看著王氏那麼傷心,李文山心裡也不好受。一家人的好心情都被李三爺這樣蹦躂的,引得特別鬧心。

"爺爺,到時候我讓里長,注意點,只要他們不惹事就是了!"李文山看了看他爺爺道。

李老頭想了想,也不再多說什麼,現在趙里長可是想巴結他們家。

"過幾天等這些事忙完了,我和爹一起去趟老家重新修墳就行了。"李文山道。

李文山一邊想著怎麼解決李三爺一家的事,這他們血緣關係這麼近,其他人則願意賣他們面子。還是要想個法子警告下他們,讓他們老實點別惹事。

趙里長為了賣好,已經告訴過他,好幾次不明就理的人找不到他們,就把禮物拜託給李三爺家,想讓他們幫著說服李舉人辦事,那李家二房也是臉皮厚,一點都不推拒的大包大攬。

眾人明白緣由雖然氣憤,但礙於和李舉人關係不遠,也只能啞巴吃黃連了。

等了幾天趙里長上門,各家都有那麼幾畝良田,改為李文山名下,四百畝地的名額,村民們佔的滿滿地,和著趙里長,一起帶著地契去過戶,李文山也把家裡的田地,也過戶到自己名下。

而李文山手裡免徭役的五十個名額,村裡須出錢購買。李文山也定了除了他家佃農,和李三爺家之外,其他人的徭役的名額,則需要花錢購買。

他承認他不是善良的人,對於這種和村民的關係,更喜歡利益間的交換。

王三喜也喜滋滋地租了李家的田地,趙二壯這腿有些瘸的漢子,也樂於給舉人當佃農,可比他們自己種地舒服許多。

"真的太感謝李舉人了,我算了算我們家明年糧食會多收五斗呢!"趙三金說。

"確實,還是讀書人本事強,這麼快都成了縣裡羨慕的鄉紳!"趙二雲說。

趙四柱問道:"三金,你家可是條件不錯,三蛋是不是,也送去舉人老爺,當初蒙學呢!"

趙三金說道:"我當初沒錢,二蛋想送去,卻買不起紙墨,現在這努力了攢了兩年,三蛋也大了就送三蛋去試試。"

楊五兩說道:"我家那狗蛋,讀書差勁,我跟夫子說了,不聽話不會讀書使勁揍,沒想到還是那死性。"

"回去我也要對我家小子下手,免得婆娘都說我不管孩子,不會讀趁早換一個會讀的,還省的浪費老子賺的錢……"

"就是……"

"我家那臭小子也是欠揍……"

另一邊幾個婦人也在說李家事

趙三金的媳婦雲氏道:"哎,你們可知道!我可是在縣裡賣果子聽說,有些富裕人家想把女兒、侄女或者外甥女說給我們村的舉人老爺。"

"真的!我還想我家外甥女努力點呢!畢竟我們是同村的……"另一婦人道。

趙五嫂嗤了一聲道:"嘁,就你外甥女那乾癟的身材,頭髮枯黃的黃毛丫頭,舉人家看得上?"

"你……"那婦人氣得不行。

趙三金的媳婦雲氏不想聽他們吵,打斷說:"你們是不知道,那可都是丫鬟僕婦成群的千金小姐,平時誰看得見,那可都是高貴的人兒。"

趙五嫂道:"姑娘小姐都是個識字的,穿金戴銀的金人兒,也就是富裕人家和舉人老爺才配得起,和天上的仙女一樣。"

"我說你外甥女有什麼錯,模樣都比不上人家的洗腳丫頭,你還是回去讓你家別做夢了,找個農家漢子好好的過日子吧!。"

那婦人被氣得臉色脹紅,又說不出話來,畢竟自己外甥女就是那個模樣,都怪那後來的嫂子,虐待前頭生的女兒,把好好的丫頭給折騰成什麼模樣。

也是她那兄弟立不起來,被婆娘拿捏住,可憐她那外甥女。

"你看李家幾個女兒和女婿,帶著孩子回來了!"一婦人眼尖看到了叫道。

"那不是正常,這兄弟這麼大的喜事,可不是給幾個姐姐長臉,哎,當初王氏說親到我家的時候我還嫌棄王氏的肚子。早知道當初我就該答應了!"趙五郎的老孃後悔的直拍大腿。

"那是,當初王氏放出風聲,我家那傻小子還看上了,鬧著要說親,孩子他爹還揍了他一頓。"孫三娘也是懊悔,早知道這樣她肯定同意。

那今天有這麼風光的親家,他們也能沾點光。

"現在李家成了大戶人家,李舉人也不知道說親誰。"

"還能誰,肯定都是高門大戶的小姐,不會是我們這鄉下野丫頭配得上的。"一婦人說道。

"走,舉人家今兒可是要辦宴席,聽說不收禮,很多婦人都在那幫忙,趙二壯家的菊花就在,我們也去吧!"趙五嫂說道。

"行,還能看看那些富貴人家穿什麼呢!也讓我們長長見識。"

……

"姐姐姐夫,你們回來啦!"李文山正好出來打算去找下里長,看到他幾個姐姐拖家帶口的回來了!

"小弟,你可真厲害,真給大姐長臉了!"大丫姐很是高興地說道。

其他幾個姐姐也非常高興,畢竟孃家兄弟有出息,在婆家都是比別人強,更別說了,現在他們是在村子裡都是比人強。

公婆都說他們家娶了李家女是有福,幾個外甥外甥女有這麼厲害的舅舅也是福氣。

李文山道:"回來就好,先去吃飯吧!宴席快要開始了!"

這時一輛豪華的馬車停在李家院門前,下來一中年婦人。

"李舉人家嘛!"

李文山看著這個穿著綾羅綢緞的婦人問道:"是,請問你是?"

那冰人接著道:"您就舉人老爺吧!長得可真是一表人才,我是江陵縣官媒冰人,周錢氏。縣裡的程舉人有意和您說親,其家有女年方年金釵之年,管家,刺繡手藝精通,可是不可多得的好女,舉人可以有意說親?"

李家其他人也好奇誰來了,出來一看聽到是城裡官媒在說親。

李文山聽得一頭黑線,這什麼跟什麼,前世他都單身一輩子了,這世還未成年,就因為考上,秀才和舉人一直有人說媒。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哎,這是府裡的老太太吧!您看我這來說媒的,是縣里程舉人的女兒,程舉人……"王氏被拉著說了一通。

好不容易冰人說完,她也覺得是門好親事,但這樣的岳家負擔大,在縣裡就知道程舉人的女兒夫人都挺辛苦的,經常刺繡補貼,針線活哪會不好。

程舉人喜歡花眠柳宿,家裡再有錢也給糟蹋的不行,這人品不行的岳家,招上了那是倒黴。

因此王氏拒絕道:"程舉人家中女兒確實優秀,我這孫兒,舉業未成,為了認真讀書所以不打算說親,多謝您的美意。"

周錢氏道:"這可以先定親,等程小姐到及笄之年,到時候就能成親,不耽誤事的。"

"實不相瞞,我家孫子,他老師有意給他婚配,所以……"王氏故作一臉為難道。

其實哪有這回事,就是看不上程家那破落戶家風。李家和他們家結親,那是自找麻煩。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