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下來李文山知識儲備豐富,家裡的薄薄地書架,原先只有一兩本書,現在已經放滿了藏書,各家名家解讀,這些書花費了李文山巨大的精力,他們家現在也是耕讀之家了,這些可以傳世後代的書籍,憑著他過人的記憶默寫出來。

在書鋪抄書一個月後他發現劉青謹也在抄書,兩人都記憶力過人,商量好每個人抄不同,到時候互相借給對方抄寫。

要不是他們兩人合作,也抄不滿這書架。

劉青謹和李文山相互間交流多了,也成了至交好友又是競爭對手的關係。

周夫子告知他們可以參加縣試,為他們找好做保的本縣稟生,五人同一私塾,剛好不用湊人,保結後報名,準備去參加縣試。

當朝想要考秀才要考三次,童生試之後是府試和院試,只過了童生試,未考過後面兩次那就是童生,三次都過了才是秀才。

依著號碼入座,衙役用牌燈巡行場內,舉著考題貼板巡迴展示。

童生試的第一階段考試,由各縣(或州)長官主持。

李家人已經提前去收拾好院子,一家人全搬去江陵縣,李文山也在之後啟程到了縣裡。

在本縣署禮房登記了應試需向報名,填寫姓名、籍貫、年齡及三代履歷,或出繼者兼寫他自己本人的三代資訊。看著文書給他畫的畫,他看著就根本不像他本人。寫著字身材修長,五官白皙,背部有顆紅痣。

看得李文山額頭直冒黑線。

他們幾人都在同一所私塾,互相瞭解對方家庭背景,雙方也同意一起保結。

五人提前找了本縣廩生具保,一人二兩銀子。稟生主要是保其不冒籍,不匿喪,不替身,不假名,保證身家清白,非娼優皂吏之子孫,本身亦未犯案操賤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登記完這些,李文山他們才拿到了准考證。

這做保的錢還要花農家一年生活的錢,怪不得古代士大夫階級穩固,因為普通老百姓耗不起這個錢,五個人就十兩,都說秀才窮酸,但能考上稟生這個秀才可真不缺錢,另外他們有稟銀、稟米。

縣試分四場,一天一場,考場在縣衙禮房,主考官為本縣的縣令,比其他考試簡單許多,畢竟當天可以回來。

張氏在街上買了一個考籃子,李文山按縣試要求準備物品,帶上筆墨紙硯,一天的食物,戴校卡和準考准入證明入場。

現在才是二月,凌晨走在路上的時候,即使穿著棉襖也覺得寒風有點刺骨,一行五人都不想說話。不到一刻鍾,他們就到了。

看著周圍道路上到處都是人,每一個穿著學子服的,到了這條街上都會有很多人盯著看,眼睛跟著走。

李文山他們看著這個架勢有點嚇著了,這麼個情況,讓人有點擔心,童子試錄取的名額不多,競爭激烈。

等待的時間是難熬的,他的心跳有些加快,緊張的呼吸都有點急促起來。

李文山他們都是天未亮就起來,黎明前來到縣試考點排隊,沒想到前面居然已經這麼多人了。此時黎明前夕,署禮房外豎起了高高的火把,已經有幾十號人在等待了,旁邊還有衙役捕快在維持秩序。

天色微微發亮的時候,李文山終於可以開始進場了。需要由縣官點名,考生帶著考籃,入場前,有衙吏在門口搜查考生全身,防止懷挾抄寫等紙張入場,順便驗明正身。

署禮房門口站在兩名不知從哪裡調來的士兵,周圍除了衙役,就是士兵在把守。

隊伍走的很慢衙門的人檢查的很是仔細,看著前面有幾個學子披頭散髮的。

輪到他們的時候,李文山排在第一位,把考籃交給一人檢查,另一人則核對身份資訊。

考籃裡沒有多少東西就兩隻筆,一塊硯臺和墨,以及兩個饅頭。

脫了張氏特意花大價錢給他做的兩件皮襖,棉襖有夾層不許穿,多數人只能多穿幾件厚點的單衣,這個時候縣試還是有點冷,還好只在裡面待一天就能出來。

看著檢查官拿著前幾天在府衙文書畫的畫像,他嘴角抽了抽,抽象畫就是抽象畫,看了確實背有紅痣,就放李文山進去了。

李文山進了考場,先向考官一揖致敬,站立考官背後。

聽到高聲唱"趙家村李文山,稟生楊宗保",聽著不遠處傳來廩生確認後應聲:"稟生楊宗保。"

聽著一連唱保的聲音,終於結束了,各考生都唱保完畢。之後就是等待,在所有考生都入場後,要在縣令、縣丞、教諭等官員的帶領下給孔聖人上香,拜了三拜後,由教諭宣讀考場規矩,最後由縣令宣佈開考。

李文山拿著自己的考牌在衙役的帶領下找到自己的號房。

號房是一排排連在一起的小房子,他的對面也是一排,兩排之間的距離目測有三米寬。

他進入號房,裡面又窄又矮,轉身還行裡面空間寬度大約一米二左右。幸虧他現在挺矮小的,高度對他影響不大,裡面只有一張凳子,凳子和一個盛有清水的筆洗,沒有其餘再多的東西了。

桌子就是攔在外面的木板充當的。

條件挺簡陋的,抬頭看到牆角屋頂還破了一個洞,還好在牆角,下雨天也不會有很大影響,他還算運氣不錯。

李文山把門板放下來做桌子,然後才把凳子上的蠟燭和筆洗都放在桌子上,接著就直接用袖子擦了擦桌子,然後看著凳子沒什麼問題,心下也安了不少。

聽到敲鑼聲,一響,開考了。衙吏分發下試卷,李文山開始研墨,一邊看著考題一邊思考。

第一天考的試內容是試四書文兩篇,五言六韻試帖詩一首,還比較簡單,試貼詩稍微刁難了他,我讓他做了出來。李文山記憶力好把書背得很熟,這個當然難不倒他。字跡也寫的很工整,抄書那麼久效果還是有的。

第一場考下來還算輕鬆。寫完試卷,等到了中午,發現兩排終於有人陸陸續續交卷了,李文山也跟著交了,在號房裡坐著不動實在是太冷了,饅頭也是冷的,還被掰碎了,吃了幾口就不想吃了。等滿了十個人檢查完畢,就出了署禮房。

原先就說好了,出來不用等對方可以先回去,所以李文山自己回家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