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書程苪翊,與手下的心腹將領,就今天的事討論許久。

程苪翊翹了翹短鬚,說道:"你們說,這事怎麼辦,明日那皇子來我們這裡,一不小心到時候出亂子怎麼辦。"

"想那麼幹嘛,最壞的打算,就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將領聽著頭都大了,他可不愛動腦

"老高,我們雖然都是粗人,但必須要做到粗中有細,在京城可不比邊疆。"程苪翊看著急躁的高震凱,只得出聲道。

高震凱粗聲粗氣地說道:"老子,寧願去邊疆和那些突厥蠻子打交道。這京城裡的彎彎繞繞,太他娘的讓人頭疼了。"

"你們自己想吧,我要回去了,那些皇子別招惹了我老高,不然我也不會客氣。"高震凱說完之後,立馬出了兵部往自己的府邸回去了。

程苪翊看著這樣,攔都攔不住,只得讓他走了……

其他人見著這樣也說:"大人,就像老高說的,怎麼搞只要不招惹我們就算了,不然到時候我們可不管他們是不是皇子,大不了老子不當將軍了。"

程苪翊見大部分人都這麼說,只得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了。

"是啊,兵部乃是關係到國朝安全和國運的地方,哪容得一個皇子在兵部瞎折騰,也就是這幾年他在京裡待久了,畏首畏尾。"

乾元帝在朝堂上放出的訊息,仿如一塊巨石,把平靜湖面打破,湖下一片暗湧流動。

皇子府

"五皇子,您今天怎麼了,看著有點魂不守舍?"五皇子妃問道。

"今日,父皇安排孤,六弟和七弟一起任職了。"

五皇子妃看來這是好事,"這不是挺好的,當初您可是一直說父皇沒給你安排公務。"

"你懂什麼,孤去前院,你安置吧。"五皇子不耐煩地,甩了甩衣袖道。

五皇子妃沒想到會這樣,瞬間揪緊了帕子。

這一晚真入睡的沒有多少人,李文山倒是很是安心,天塌了有高個子,何況不過是皇子想要當皇帝。

乾元帝年紀也六十了,按他的意思完全可以退休當太上皇,何必天天那麼累,晚上勞心勞力的處理國朝大事,一大早就起床上朝,一年唯一的休息日就是正月初三的那天。

睡了安穩的一覺,李文山精神飽滿起來上值。

現在工部也沒啥事,鑄造錢幣的這批也接近尾聲了。

火器營裡的武器生產,也可以按照標準生產,幾個月下來李文山是第一次體驗到上班喝茶的感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看了看窗外的景色還是不錯,李文山拿起畫筆,開始畫一幅雨中竹林圖。

一個時辰後,著色好,李文山看著點點頭,"這麼久沒畫了,雖然有點生疏,但還是不錯,多畫幾次就能進步很大。"

午時之前

這時來葉尚書的秘書,前來求見道:"李郎中大人,小的奉葉尚書之命,請您務必參加這次慶功宴。"

李文山看著這人,知道推拒不了,只得問道問道:"尚書大人可還有其他吩咐。"

"沒有,尚書大人說您來工部幾個月了,郎中大人您一直貢獻很大。卻一直沒空給您辦慶功宴。今日雲居樓訂了。在萱草園自己人慶祝一番,為郎中大人您慶功。"

"葉尚書實在太有心,還望孫秘書替我向葉尚書表示感謝,本官肯定會參加的。"李文山聽了拱手一禮道。

孫秘書看著神色認真誠懇的李郎中,心中也舒服了幾分,怪不得能得人喜愛,"好的,郎中大人,那小的先告退了。"

午時前

"尚書大人,李郎中來了。"遠遠看到李文山今天的主角到了。

"下官拜見葉尚書,兩位侍郎大人。"李文山拱手一禮拜道。

"文山,見過諸位同僚。"李文山又對著其他人行了一個平禮。

"客氣了,郎中大人,今日不必拘禮。"三人對於他這種不驕不躁的態度很是滿意。

"快入座,今日我們可都是沾了你的光,不然尚書大人如何都是捨不得,吃這麼一頓雲居樓的飯菜。"丁侍郎笑道,讓李文山趕緊入座。

葉尚書一副容光煥發的模樣,哈哈笑道:"你們如果都像文山,這麼聰明觀察府那麼敏銳,你們如果得了聖上的表彰,那本官也捨得這麼一次的。"

"那我們可不行,丁侍郎,你我兩人可是在工部那麼久,可都沒發現,這可不行,還需要多靠您"左侍郎坦然笑道。

“快動筷子吃吧。”葉尚書招呼道。

……

食至半酣

丁侍郎拿起酒杯,站了起來說道道:"今日本官要敬一杯老大人,還請尚書您略吃這半盞酒。"

葉尚書笑眯著眼,"行,今日是高興地日子,不過下午還需要上值,飯可以多吃,酒卻不能多飲,一人一杯就行了。"

"是,尚書大人。"其他人紛紛稱道。

"各位同僚,多謝你們與老夫共事那麼久,尤其是左右兩位侍郎,如今的工部可都是他們撐了大半,不然我這個糟老頭子,可吃不消這麼多繁重的公務。這杯酒,老夫先幹為敬了。"

葉尚書說著拿起金盞小酒杯,敬了他們一杯。

"多謝尚書大人,我等為尚書大人分憂是我們的的榮幸。沒有尚書大人您的指導,就沒我們如今的工部。"丁一霖丁侍郎帶頭說道。

"下官敬大人一杯,在此多謝大人。"

其他人也紛紛敬了一杯,一場午飯吃的離上值,還有三刻鐘的時間,丁侍郎見每個人的臉色都略帶疲憊,葉尚書撐不住了,已經早早離席。

丁侍郎見狀,便道:"今日就到這裡了,諸位回去稍作休息,待會兒繼續上值。"

"大人,下官告退,多謝諸位大人的招待。"李文山對著左右兩位侍郎說道。

兩人都點了點頭,左侍郎直接道:"去吧,李郎中,本官希望你什麼時候。能來我們這邊看看,興修水利可也很缺技術,只能用古老的手法,每年都需要修修。"

李文山尷尬地笑了笑,“左侍郎大人,下官對這些都是不怎麼瞭解,但如果需要下官願意的話,我們可以嘗試一番。”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