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山聽聞此言也笑道:"大人,兵部那群人可都是來了我們工部好幾次了。恨不得做完一件拿一件,這麼催的話,不如讓他們出點血。"

丁侍郎眼神看向李文山,"哦,那你說說如何讓他們出點血?"

李文山向丁侍郎施了一禮道:"大人,這刺激工匠的獎勵,都由我們出不是很不合理?而且也沒這個道理,兵部是不是也該出點錢,也好給我們的匠人爭取點權益。

想了想繼續說道:"而且最近這麼久下來的加班的錢,我們可是付了不少。"

丁侍郎聽了也露出了狐狸般狡黠地微笑,"你說的有道理,李大人,你很不錯。沒錯,這些可都是成本,不能我們工部一人扛了,兵部也是要出點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樣吧,本官待會兒和尚書大人商量下,你就先去忙吧。"說著用手摸了摸短鬚,心情顯得很舒暢。

"大人,下官告退。"李文山知道之後的事丁侍郎會解決,不需要他參與。

李文山看了看天色,離下值的時間還早著呢,回了自己的處所。

把手裡頭的事都理順了,把一些事全部交代給兩位主事和員外郎的事務全部分配清楚,他不攬權,何況把事情交待清楚了更省了他的事。

他也就沒什麼事了,拿出黑白玉石棋子,開始自己獨自對弈。

人生就彷彿棋子,落子無悔,當官後李文山放鬆的時間就是下棋,還能思考下,下一步他應該如何走。

"嗚……嗚嗚……"

正下了一半棋,正打算繼續落子,突然就聽到一偏僻位置的窗戶下有哭聲,抬頭看到這扇窗戶是對著竹林。

李文山站起來看了許久,沒人,又豎起耳朵,靜靜地聽了起來。

"嗚嗚……怎麼辦……嗚嗚……"仔細一聽是一個女人的哭聲。

工部哪裡有女人,他們這種國家的行政機關,就算是做飯給低階的官員和僕役吃飯,做飯的也都是男人。

李文山出去,對著一旁站崗執勤的護衛說道:"你們去看看,那裡到底怎麼回事,誰在那裡哭。"

"是,郎中大人。"兩名護衛整齊劃一的動作後,拿著長刀往李文山說的地方小心走去。

"出來。"兩個護衛對著竹林後面的藏著的人大聲呵叫道。

竹林裡什麼東西瑟縮了一下。

"出來,還躲在裡面,到時候抓住了就關進大牢。"另一名護衛呵斥道。

"官爺,民婦這就出來。"竹林裡嚇得微微顫顫地一個女人,跌了幾次後出來了。

“你躲在那裡幹什麼,還有你一婦人怎麼進來的工部的?”一護衛見是一三十左右的婦人呵斥道。

"官爺,民……民婦不是故意的……”那婦人嚇得縮了縮脖子。

“好了,讓她去跟我們去見郎中大人,由郎中大人自己決定。”另一個護衛按下身旁的護衛說道。

“走吧,你跟我們走一趟。”又對著那婦人招手說道。

那婦人嚇得很,雙手緊張的絞緊,只得拖著腿,帶上腳上那雙補丁壘補丁的鞋子,在護衛的推搡下,到了李文山跟前。

看著眼前這個頭上隨意用一根樹枝挽發,褪了色的對襟短襖,長裙打著好幾個同色補丁,面相普通眼睛紅腫年紀三十左右的女人。

“你為何在本官窗戶外的竹林裡哭泣?”李文山問道。

那婦人嚇得跪了下來,“大人,民婦不是故意的,民婦只是想起以後悲慘的生活,為自己的命和幾個孩子的命忍不住哭了。”

“你是誰?誰放你進來的?”李文山聽著這婦人的哭聲頭疼的很。

“大人,民婦孃家姓陶,是周大順家的。能進來這裡是這次周大順受傷了,這裡的大官說讓家人來照顧,民婦特意前來照顧他的。”那婦人嚇得磕頭拜道。

“周大順,是鑄造營的匠人,左手手被燙傷,截肢的那個?”李文山問道。

“是的,他就是民婦的丈夫。”那婦人連忙點頭答道。

“那你怎麼不去照顧他,躲在竹林裡哭?”

婦人說著連連對著李文山磕頭,“剛才當家的睡著了,民婦出來吃點飯,竹林那面離當家的很近。是民婦哭的聲音大了吵到大人了,民婦該死,求大人饒命……”

李文山揉了揉太陽穴,道:“為什麼哭,說清楚了,說不定本官還能幫你們一把。”

那婦人知道遇上了好官,連連磕頭“多謝大人,多謝大人。”

“好了,別磕頭了,把情況說說。”李文山制止她繼續。

“大人,當家的受傷了,因此民婦一家就被周家人單獨分了出來,給分了一間屋和半個月的糧食。”

李文山看著站在一旁看著,女人的淚水滴落在青石板上,“其他都不給分了,民婦家裡還有五個孩子,最大的才十歲,最小的兩個月大,想想以後的日子看不到頭的苦,民婦就忍不住才哭了。”

這個時代日子過不下去的人多的是,賣兒賣女者甚,或者靠著出典妻子養活一家的也有。可憐的人真的特別多,李文山沒那個能力能管到這些。

這周大順殘了被家庭拋棄,在這裡太過正常了,聽完後李文山只得沉默不語。

“你現在先回去照顧人!到時候工部到時候會給五兩銀子的補償,不要再亂跑了,之後再說。”李文山想了一會出聲道。

“你們送她回去。”李文山對著兩位護衛吩咐道。

“是,郎中大人。”護衛抱拳拱手道。

“走吧。”護衛拿著套刀套的刀,推了推那婦人。

那婦人看著這位大人讓她回去,心裡也舒了一口氣,聽到讓回去,趕忙往回走。

李文山看著走遠的人,也轉身進了屋。

……

另一邊

丁侍郎先把李文山的主意,寫成了一個冊子,並且如何做詳細地寫了下來,看著有些漏洞,又補充了很多自己的主意之後,才呈給了葉尚書。

葉尚書看了看,連連點頭:“不錯,你這裡面的想法都很好。”

丁侍郎謙和地笑道:“這裡面有許多是李郎中的主意,下官不過是稍作整理和補充一些。”

葉尚書放下冊子笑道:“這李郎中可不是池中物,以後絕對是一番人物。明日我去和兵部尚書商量一番,一起去求見陛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