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來李文山除了看案卷,就是去看看三位大人如何處理公務。

呂維宏出聲道:"李大人。"

"呂大人,可有事?"

呂大人淺笑道:"剛才尚書大人派人前來通傳,要聚集一起商討下工部事務的安排。前段時間,尚書大人在大朝稟明聖上,今年工部一整年要做的事。"

"好的,多謝呂大人,尚書大人可有說什麼時候?"李文山問道。

呂大人聽的"巳時二刻,現在辰時初,李郎中大人到時候記得前往。尚書大人也說了藉此機會讓大家互相熟悉一下。"

"多謝呂大人告知在下,到時候還請呂大人多多提點。"李文山作揖道。

"郎中大人您客氣了,這是應該的,那下官就先不打擾了。"呂維宏淡笑道。

"好的,呂大人慢走。"

巳時二刻

工部的各個司的主官和員外郎都來了。

葉尚書看著人差不多了,便道:"既然都來齊了,本官就和各位說幾件事。"

"今年幾位皇子已經成年,聖上下旨封分出皇宮。宮外的宮殿按各位皇子的品級修改一番,所以郭侍郎讓你手下的營繕司注意點時間。"

郭羽鉞點頭道:"葉大人放心,下官已經和王郎中說了此事,這幾天在組織工匠了,後天可以開工了。"

葉尚書聽了點點頭,又和丁侍郎說道。

"丁侍郎,你的事務今年會多點,兵部今年已經統計出來需要的武器和戰服比往年多出不少,要開始安排工匠開始生產。"

"大人,去年我們工匠剛研究出來的三眼火銃,今年可有配上?"丁侍郎看著手裡的單子說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葉尚書繼續道:"有,你手裡的下一張就是軍火。去年給國朝的士兵試用了,對付匪徒效果很好,所以今年軍隊大量配置,還有另外兵部需要不少的地雷和射炮。"

丁侍郎看著那單子上五倍於刀劍的需求,"大人,可否分批次,一次性這麼多我們工匠不夠,無法交付。"

尚書點了點頭,"嗯,最晚今年秋季交付完畢。"

丁侍郎聽了點了點頭,"行,大人如果有匠人,再給我們這裡分配一批。"

葉尚書點了下頭道:"丁侍郎放心,匠人村那裡已經新招了一批匠人,到時候安排到你部下。"

拿起摺子說道:"丁大人,還有一事,派出去的勘探人員回報,在疆松府發現兩處礦產。一處是銀礦,另外一處是鐵礦,聖上已經下了旨,士兵已經出發了,讓我們立馬安排人前往協助開採。"

"好的,葉大人,可還有其他事項?"丁一霖說道。

葉尚書笑道:"還有件事,大家認識下新上任的郎中,大家都認識是遊古彬原來的營繕司的員外郎。這位是李文山李大人原是回荊縣縣令,現在掌虞衡司,武器之事就勞煩李大人多多費心了。"

李文山起身點了點頭行禮道:"尚書大人客氣了,工部能人輩出。在下李文山,見過諸位大人。"

其他人也一一回禮。

李文山一直全程掛著微笑。

葉尚書看著差不多了,便道:"如果你們其他人沒事的話,我們就散會了!"

其他人紛紛搖頭。

"行,各位大人,按公務任務各自完成手裡頭的事,散會。"葉尚書看著這樣沒什麼問題直接道。

"李大人,你留下來一下。"丁侍郎叫道。

看著其他人一一出去後。

"兩位大人,可還有其他事?"李文山作揖問道。

丁侍郎看了李文山一會兒,直接說道:"李大人,你剛來這裡許多公務不是很清楚,因此到時候為了完成任務,本官和員外郎都會有參與,還望李大人不要介懷此事。"

李文山聽了淡笑道:"丁大人客氣了,下官剛來工部,還需要多跟著丁大人熟悉下流程。大人儘管放心,下官沒什麼意見,到時候讓下官幫大人打打下手,也藉此熟悉一下公務。"

葉尚書看著這樣便道:"你們倆互相配合,本官要求你們儘快完成任務就好。李郎中,你也多跟著丁大人學學如何處理事務,以你的能力想來很快就能接手,本官對你信心滿滿。"

丁侍郎看了幾眼,也道:"尚書大人,李郎中心胸甚是寬廣,下官只有些許淺薄的經驗,好幫助下李大人更快適應工作。"

李文山聽出兩人的機鋒,便行了一禮道:"多謝兩位大人對文山的好意,今後還望丁大人多多指教。"

葉尚書看了看他們,道:"既然沒什麼事,那你們就去處理公務,如有不明確的地方,可以隨時來找我。"

"丁大人,請。"李文山示意丁侍郎先行。

"嗯,"丁侍郎半點不客套,直接抬腳出去。

李文山看著他走了也隨著出去。

一早上公務的處理,多數給他的都是繁瑣的瑣事,李文山也一一接下面色不變,把瑣事一一安排妥當。

員外郎說這時進來,"李大人,我們虞衡司的眾人,由汪大人一起組織一頓午飯,慶祝大人來我們寧德,請李大人參加此次聚會。"

"本官在此,多謝諸位,那我就卻之不恭了。"李文山雙手作揖微微笑道。

"那,下官走了,還有許多事要忙,李大人待會兒見。"

李文山聽聞此言點了點頭。

處理完手裡頭瑣碎的事,也到了午飯時間。

丁侍郎安排了一桌接風宴,一群人簡單的吃了一餐,午休後開始投入忙碌地工作。

李文山看著手底下三人安排的事,調理清楚,不需要過多干預。

申時

到了下值的時候,李文山回到府裡,仔細想了想白天發生的事,沒發現什麼特別不對勁的地方。

工部眾人的秉性和處事方式,都沒瞭解清楚,既然丁侍郎說要接手,那他就可以先放手。而且比起工部那一攤子事,對於火器他更是很好奇,沒想到國朝這幾年居然也發展了火器。

回荊縣他這個縣令雖說官職不大,但主政一方可以說是一個土皇帝,這京裡的部門做事,還需要仔細謹慎,上下級離得近,讓丁侍郎盯著頗有幾分不習慣的感覺。

一天回憶下來沒什麼問題,李文山把從工部帶回來的工匠書籍拿著翻閱起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