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你讓小金把我的鳥記得帶上。"陽陽吃著早飯,一邊搖著小短腿說道。

"行,不過你帶回家了拿什麼喂他,而且小翠鳥也會想爹孃的。"沈嫣不想再帶著翠鳥,而且也有幾分不忍心。

陽陽看了看他爹買的鳥籠,裡面裝著他爹抓的翠鳥,一聽要放了心裡很是不捨。

沈嫣見狀便道:"你把這鳥放了,你看喂了幾天他都不吃,再不吃就會餓死了!不然娘到時候給你買一隻會說話的鸚鵡,如何?"

"鸚鵡有翠鳥漂亮嗎?"陽陽不願意放了,但又不忍心看著鳥兒餓死。

"有,更漂亮,還會和你說話,比這翠鳥好多了。"沈嫣看來是他實在太孤單了,沒什麼玩伴。

也是家裡的小廝年紀都比他大,別人遷就他一起玩,時間久了就膩了。

"娘,真的嗎?"陽陽不確定地問道。

沈嫣微笑道:"娘什麼時候騙過你了,到了縣裡立馬給你買。而且你回家了,到時候村裡也有很多小哥哥和你一起玩。"

"真的,娘!"陽陽高興地跳了起來。

"嗯,所以你趕緊把這翠鳥放了。"沈嫣點了點頭,表示肯定。

"好,小金子,你把我的鳥拿出來,把它去放掉。"陽陽立馬跳下飯桌道。

"哎,好的少爺。"小金子立馬把鳥籠提起來。

前幾天可養的他心驚膽戰地,就怕這鳥倔強的餓死自己,到時候小主子可要哭了。

"翠翠,你走吧!我要回家了,你應該也想爹爹孃親了。嗯,我放你回去,你自己去找爹爹孃親。"陽陽把鳥籠的門開啟。

翠鳥立刻機靈的一下飛了出去,就怕又被人捉住。

陽陽看著鳥兒飛走了,心裡很是失落。

沮喪地回了艙房,抱著沈嫣的腿,撒嬌道:"娘,我已經放了,你什麼時候給我買。"

沈嫣被他這麼一撲差點摔了,穩住後摸了摸他的頭道:"等會兒,娘先讓他們收拾好,你爹說要到了,下船了就給你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哦!太好了!娘。"陽陽高興地蹦跳了起來。

一炷香後,已經可以看到碼頭上人來人往的人群。

看到熟悉的場景和熟悉的鄉音和吆喝聲,李文山心裡百感交集。

如今他才深刻地感覺到了,這個時代的氣息已經深深刻入他的骨子裡。

回家真好,他都覺得江陵縣的空氣都比京城更加適合他,一種由內而外的自在放鬆,讓他對這裡眷戀不已。

"老爺,公子可需要抬貨的?"一群短打打零工的農家子問道。

"李大人,您回來了!我們里長和族長都等著您呢!我這就去叫人。"人群中一人激動地叫著,轉身就跑去叫人了。

李文山看著他,是趙家村裡的人。

沒多久趙家來了三十幾個漢子。

"里長,李大人,就在這裡了。"那原先的跑去的漢子引導著人過來了。

"李大人,您回來了!信中您吩咐的事,小人都已經辦妥了。"趙里長上前道。

"你是?"李文山不認識這個人於是疑惑問道。

趙里長看著一身孝服的李文山,忙道:"原先里長是我爹,如今他年紀大了,由我接任。原來小人是在縣城當賬房的,如今也回村了。"

"趙里長,麻煩你了!"李文山點點頭不再說話。

"不麻煩,弟兄們,你們上船去小心幫著李大人把事辦好了。"趙里長吩咐道。

"是。"趙家人響亮的答應道。

沒一會兒,趙家一群人幫著李家把事務接手了。

李老太爺的靈柩,也被趙家人接手了,一起帶下了船。

李文山給了船家和水手們紅色的封紅,拱手道:"一路上多謝,船家的照顧,祝諸位一路平安。"

"多謝,大人賞賜,"一行人笑得臉上開花了,他們這船本來就是運送這些的,所以沒什麼晦氣不晦氣的說法,如今收到銀子還有個不菲的紅包更是開心的很。

"望竹,你待會兒去花鳥市場,買一隻會說話的鸚鵡回來。"沈嫣吩咐道。

"是,少奶奶。"望竹忙行禮道。

趙里長看著這樣,"大人,您是要回趙家村,還是……"

"回村吧!"李文山說道。

"那行,那我們現在就出發吧!不然天色晚了,到時候不好回去。"趙里長說道。

李文山看了看四周問道:"你們可有僱了馬車?"

趙里長訕訕的笑道:"大人,這別人聽說我們是……所以都不願意租借,只有村裡人的一輛牛車。"

"既然如此,那現在才已時,去牛馬市場買一輛馬車,其他租借來的馬車坐人。"李文山點了點頭。

"肖石你和望竹,一起去買,順便把馬車租了。"李文山看了看周圍人說道。

"是,少爺。"

三炷香之後,兩人一起回來了。

趙家一行人幫著李文山把靈柩運上了馬車。

李文山看著馬車的佈局,覺得很是不錯,"你們兩個把差事辦的挺不錯的,賞五兩銀子。"

"小人,多謝少爺賞賜。"兩人高興不已。

而陽陽已經抱著望竹買回來的鸚鵡開心不已。

"娘,鸚鵡可真漂亮,比翠鳥好看。"

"漂亮,漂亮……"鸚鵡一出聲,立馬把沒見過的陽陽驚住了。

陽陽興奮不已,激動大叫,"娘,它真的會說話。"

"會說話,會說話……笨蛋。"鸚鵡被驚的在鳥籠裡撲騰的想要飛了起來。

小金子和丫鬟們也是驚喜不已,看著鸚鵡眼神都透著喜愛。

沈嫣點了點頭道:“那你可要好好照顧它。”

“嗯,我會的,娘。”說著低下頭繼續逗著鸚鵡。

安置妥當之後,一群人一起啟程往鬥門鎮趙家村而去。

一路上趙里長不停地和李文山說著村裡的變化,趙家村因為他中了進士,村裡的私塾開辦起來,請了鎮上的秀才來教書。

“這幾年下來,私塾有一個學識還不錯,不過先生說火候還差了一點。”趙里長說道。

看了看李文山比他兒子都小一點,居然先考上了進士,如今還當官了。

而他的兒子趙景芝如今還在為了鄉試準備著,這人和人可真是比較不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