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嫣瞭解官場的官職知道其職位後,緩了興奮地心情說道:

"相公,五品的工部郎中,可雖不如其他五部。但也是一個京官,比原先的江南府通判還好了不少。"

"嗯,確實挺好的,工部工作比較清閒。"李文山點頭道。

沈嫣看著他說道:"其實我還希望你以後不要出京了,來回的奔波可是很累人的。這次扶靈回鄉,奶奶年紀大了肯定是顛簸不住的。"

李文山想著家裡都是老弱婦孺,唯一頂點用的他爹,年紀也挺大的。

"我是這樣想的,既然要回荊,這裡離京城十來天。到時候找個鏢局護送奶奶回京,我扶靈回鄉。"

這就是李文山的弊端,家族就他們自己,使不上力。岳家還能託人在官場上幫襯他一二,父母也是農家子,讓李文山覺得壓力很大。

沈嫣忍不住說道:"這,那爹孃願意嗎?而且作為兒子,公爹肯定不願這麼做的。"

李文山嘆了口氣,道:"等跟他說了看看,如果堅決的話就是再商量下如何做了,奶奶是肯定不能跟著回趙家村了。"

沈嫣點了點頭道:"確實如此,奶奶年紀大了,這次爺爺的事就打擊很大。"

"我先去找爹孃商量一番。"李文山說著起身去了爹孃的院子。

"少爺好。"小丫鬟看到來人忙請安道。

"嗯,老爺夫人在嗎?"李文山點頭說。

小丫鬟忙回道:"在的,奴婢這就進去通報。"

李文山揮了揮手道:"嗯,你去通報吧。"

小丫鬟屈膝之後,立馬小碎步往院子裡而去。

"秋燕姑姑,少爺來給老爺和夫人請安呢!"

"行,那我進去稟報,你稍等。"秋燕說著去堂屋稟報。

"老爺,夫人,少爺前來給你們請安了!"

"你可知是發生什麼事了?"李鐵柱詢問道。

"老爺,奴婢不清楚“,是門口的小丫鬟來說的。"

張氏白了他一眼,"你哪裡那麼多廢話,進來之後不就知道了,你去請少爺進來。"

"是。"秋燕屈膝之後退了出去。

"小沫,你趕緊帶少爺進來。"秋燕出去對著小丫頭吩咐道。

"是,秋燕姑姑。"名為小沫的丫鬟,趕緊小碎步跑了出去。

"少爺,老爺和夫人讓您進去。"小丫鬟喘著氣道。

"嗯,你辛苦了!"李文山說著扔了一個荷包給她。

小丫鬟知道那是銀子,喜笑顏開,連連道謝:"謝謝少爺。"

李文山看著那蘋果一樣圓圓的臉,笑了笑了,隨即進了院子。

"爹孃。"李文山進去後行禮道。

"你今天來這裡,可是有什麼事?"李鐵柱直接問道。

"我調任的到哪裡的旨意下來了。"李文山語氣平淡的說道。

"不用守孝了嗎?"李鐵柱問道。

李文山回答道:"兒子,被聖旨奪情了,聖上允許我扶靈回鄉,之後調任工部五品郎中,"

"我打算讓奶奶回京城,這樣不用受顛簸之苦。"李文山說道。

李鐵柱聽著李文山說的話,沉默半響,"你奶應該只會和我們回趙家村了。"

李文山也想到了這個可能性,雖然他被奪情了,但他爹也要回鄉,在墳前結廬守孝。

李鐵柱看著兒子的神色,還是說道:"你還是趁早問問你奶奶,她什麼打算。"

張氏也道:"是啊,你們在這裡想太多都是虛的,不如問問老太太,自己什麼想法。"

李文山聽罷點了點頭。

下午

李文山陪著王氏聊了一會兒天,看著熱鬧的情景,李文山還是直接道:"奶奶,你可有打算和我一起上京?"

"不了,你爺爺要回趙家村好安葬,你爹孃到時候也會回去。我也想趙家村的一草一木了,到時候跟著你爹孃他們回鄉!王氏的眼神充滿了回憶。

李文山聽著這話就知道,讓奶奶不回鄉,這是虛的了。

"你今天怎麼好好問我這些?"那人疑惑說道。

"奶奶,朝廷調令下來了,我打算過兩天啟程扶靈回鄉,想著你跟嫣兒他們一起待在京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王氏直接道:"你爺爺回趙家村,我也會回去,我身體吃的消。回去了我就打算待在村裡不出來了,在村裡陪著你爺爺。"

李鐵柱聽了這樣,也只能說道:“小山你就答應吧!大不了分兩次走人。”

“行吧!我答應了,不過奶奶你要有何不適都要停下休息。我也要回家給爺爺守孝一年,所以才沒做事。聖上下旨奪情了,要不是運氣好那是要非常多久的。”

“那行,我讓嫣兒吩咐丫鬟婆子們,開始收拾行李。”

王氏聽了滿意地直點頭,又想起守孝的事,感嘆道。

“我們死了,居然影響你的仕途,這……那我可要好好活著。”

“那奶奶,你每天可都要好好吃飯。”

沒幾天,李家的行李物品都打包清楚了,僱傭的鏢師也到位了。

聽過大夫診脈,王氏身體不錯,讓他們在一家也放鬆了不少。

第二天一家人懷著激動地心情,等著能夠離開這裡。

把物品安置在馬車上,一行人出發往城外而去。

老百姓看著李大人一家要走了,心裡很是不捨,一路跟著,有些甚至跪下懇求。

有些女眷奉上做好的衣裳,以及一些吃的。都通通塞給李文山他們。

“大人,我們舍不得你。”一些百姓說著哭出了聲,場面顯得特別淒涼。

其他人也紛紛表示了不捨,跟在其身後,看著李大人一家,出了縣丞的大門。

李文山只能語氣溫和的一一勸返百姓,不要給他們送行。

“高大人多謝,你不用再送了,千里送君,終生不嫁。”李文山看著已經放出了城門,一路想送十里地的高錫之道。

高錫之也道:“李大人,下官在此多謝官大人的照顧,如果沒有大人,下官還只是一個小小教喻。”

李文山拱手道:“高大人客氣了,你也非常努力了,有實力以後前途一片光明。”

“不必再送了,高大人告辭。”李文山拱手之後翻身上了馬。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