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吃飽的陽陽,李文山逗了逗他,"怎麼還不會叫爹。"

沈嫣看他們父子玩鬧,微笑的看著,也只有這時她才沒感覺相公有什麼變化。

玩一會兒,讓奶孃抱著孩子去睡覺。

李文山看了看沈嫣道:"嫣兒,家裡爺奶和爹孃年紀都大了,明天你讓人去請回春堂的老大夫回來看看你們的身體,我看著爺奶精神頭差挺多的,你和孩子也看看。"

沈嫣聽了這些話,心裡很甜,臉上笑意越來越濃,點點頭道:"嗯,我會照顧好家裡人的。"

"辛苦你了,嫣兒。"

沈嫣看著他這樣,笑道:"不辛苦,你才辛苦了!你也要好好休息,公務再忙可以等明天後天再做,你可是我們的依靠。"

李文山點了點頭道:"我知道了,你先去休息吧!我去書房處理點事。"

沈嫣看著李文山去了書房,臉上笑容漸漸淡了。

"碧桃,你明天去問問望竹,我們不在的日子裡,少爺身邊可發生了什麼事。"

"是,奴婢明天就問望竹,一定把事情問出來。"碧桃回道。

第二天一早。

李文山就組織人手,縣衙留下一部分人,其他人全部分派出去。由高縣丞和張主簿,以及他自己三人帶隊,先前往三個鎮子,組織人手開始幹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樣安排,我們三人各自帶人去組織人手開始幹活,兩位大人可有意見?"李文山看著他們說道。

"沒有,大人安排的很好。"高錫之和姜子芹搖了搖頭。

"那行,你們到了鎮上,當地的讀書人找一個作為賬房先生,到時候讓他做好統計工作。定好每天發工錢,這銀子我們先一人拿五百兩。"李文山看著他們道。

"是,大人。"高錫之等人恭敬道。

"那我們出發吧!"

回荊縣開始忙碌起來了,本來農閒要來縣城打短工的農人,現在有一半留在村裡打短工。

衙門給的工錢也不低,而且這井還便利了他們這些種田的,各個農家子都特別積極。

打井的人看好地形,讓人開始打井,連續十五天,回荊縣三分一的村莊在田邊附近都打好了井。

"出水了!出水了!"農家子們看到井裡出水了特別興奮,他們以後種地不要大老遠挑水了。

打井師傅看到這井也是高興不已,對著官差稟道:"官爺,這井打的有十二米深了,水很多不用再打了!"

官差看著井確實很深,水也很快湧上來,“行,老邢,我們現在去下一個地方。”

“那行,兄弟們收好工具,我們去下一處打井。”老邢對著他的一幫工人喊道。

識字的童生,也喊道:“各位叔伯兄弟,工錢來結算下,我們在小桃村的活幹完了!”

“好,多謝官老爺,幫我們農家人,打了這井,讓我們以後種地也方便很多。”里長對著官差鞠躬感謝道。

“不用謝我,你們要謝那就謝我們縣令大人就好了!”官差擺了擺手道。

“我們每戶人家,都給縣令大人立了長生牌,保佑縣令大人長命百歲。”

“是啊!幫我們把自己的田要了回來。現在還給我們打井,幹活還給我們的工錢,縣令大人是戲文裡的青天老大爺。”一村民大聲喊道。

“是啊!青天大老爺……”一群人跟著喊了起來。

官差忙招手制止道:“我們大人說了,不能隨便給他起外號,你們好好種地豐收繳稅,就是對朝廷最好的回報,我們走了去下個村子。”

又交待道:“里長之後會有人來村裡立碑,到時候你們配合一點。”

“草民知道,官差大人,儘管放心,草民肯定把事辦好。”里長拍了拍胸脯答應道。

一行人結束之後,看時間還早就立馬出發了!

“鄧昭,沒想到我們回荊縣百姓運氣這麼好,居然遇上了好官,不僅土地回來了,還給我們在農田邊打井不收錢。”鄧小灶喝了一碗家裡媳婦送來的黃豆粥道。

“是啊!我們遇上好官了”鄧昭說道。

“還是你讀書人好,工作體面,這記記賬就能賺錢,我這一汗珠子摔八瓣,才能拿錢。”鄧小灶擦了擦汗珠。

鄧昭看了看鄧小灶道:“堂哥,你到時候把你兒子送去學堂吧。”

“那肯定的,過段時間把他送去先生那裡學學,不求他能有大出息,懂幾個字以後也好有個工作。”鄧小灶放鬆了肩膀道。

“叔,這兩天如何了?還是昏迷不醒嗎?”

“嗯,老樣子,大夫看了說沒多久了!”鄧昭沉默一會兒道。

鄧小灶拍了拍他,道:“你還有娘和弟妹要照顧,打起精神來。”

“我知道,現在努力攢點錢,把家裡外債還了,好好照顧我娘他們。”鄧昭說道。

“有什麼事可以找我們,大家都是兄弟親戚。”說著拍了拍他的胸膛。

“上工了!”

“哎,那邊喊人了,我過去了,你也趕緊做事。”鄧小灶聽到有人喊,說了兩句就往前走去。

沒多久一群人又開始忙活起來。

二十天後,回荊縣大大小小的村莊,田邊都打了井,還好都沒佔了農田,也算是一件好事。

村裡村民們看著田邊的井,很是高興,直呼明年種地方便省力了。

一塊塊石碑也立好了,那些出錢的鄉紳和富商也都非常滿意,這種名留千古的事他們居然能做成一件,在當地縣誌上也算留下了一筆色彩。

高錫之和姜子芹統計完這些資料,稟告道:“大人,我們總共打了九十八口井,花了兩千三百兩,現在還有剩餘七百兩,這錢都在這裡了!”

李文山接過賬目看著,沒想的還有剩錢,想了想這七百兩該怎麼花。

“縣城,公共井水可夠?需不需要再打幾個,本官想用此銀子,順便修整下村民趕集擺攤的地方。”李文山沉吟一會兒道。

高錫之拜道:“大人,那我們需要去調查下,之後再做決定。”

“行,你讓衙役們去調查下,縣城裡的情況,水井不夠就再打點井。”李文山聽了高錫之的提議同意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