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聽了沈嫣這麼說,也只的按耐住心思,有孫子在身邊心裡也好受點。

“老三,從這裡出發還要多久?”王氏忍不住問道。

“娘,剛才問了店家,說禹州府離回荊縣不遠,按我們的行程,應該還要幾天就能到了。”

“好了,老婆子我們趕緊去休息,到時候也早點出發。”

王氏聽著只得和李老頭回房休息。

其他人也不再多想這些話題,心底盼著快點到回荊縣,到時候一家團聚。

……

回荊縣

整個縣現在都忙碌得很,都在為了秋收做準備。

街上擺攤的小販和老百姓也稀疏了不少,有些是農人都已經回家開始秋收。

夏季的炎熱和高掛的太陽,黝黑皮膚的農人正在地裡收割麥子。

頭髮發白的老漢,佝僂著背漫步在田埂兩旁的道上。

“狗子,你家今年這麥穗都彎了腰,今年真是大豐收。”

三十歲左右面貌普通,身材中等農家漢子伸直腰看到是老叔爺。

“老叔爺,是啊!您家今年也大豐收,大壯叔不是讓您在家休息嗎?”

老漢笑眯眯地道。

“我在家閒不住,這今年的糧食多心裡歡喜,就出來看看,等會兒就回去,你可別跟你叔嚼舌根。”

“哪會,老叔爺,您年紀大了還是早點回去吧!秋收就不要您操心了。”

老實點的農家漢子,見這樣只得催促老人回去。

“你收你的麥子吧!你叔爺我自己會回去,走了。”

看著慢慢走遠的老叔爺,漢子看著天色好,也不想耽擱,擦了擦多疼的汗珠,彎腰低頭繼續割麥。

……

楊幕僚臉色很是神采飛揚,看著就知道有喜事發生,對著高縣丞行禮道。

“大人,屬下有好事稟告。今年各鎮鎮長上報,今年的麥子全縣豐收。”

高縣丞聽了也很是高興,當今聖上重農事,秋收豐收,對於他可是一筆不小的政績。

“確定無誤?”

“無誤,屬下和幾個鎮長去了幾處,確,地裡的麥穗都彎了腰。”楊幕僚想起那一大片的麥田都是鼓囊囊的麥子說道。

“好,沒想到我老高,也有時來運轉的一天。”

高錫之是真的高興,當初考上了進士是同進士,還不如考不上,在禹州府教諭位置上蹉跎幾年。

沒有人脈,都覺得這輩子就這麼窩囊了?沒想到被知府大人,委派為回荊縣的縣丞,天上掉餡餅官升一職。

剛來第一年就遇上大豐收,這到時候考核評級是可以掛上優等,再來幾個優評,之後就能升官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高錫之越想越美,“大人,大人……”楊幕僚看著不在狀態的主家,大聲喊道。

高錫之被喊得一抖,“嗯哼,楊先生,你去請姜主簿過來一敘。”

楊幕僚聽著這話道:“是,大人。”

沒多久,姜子芹姜主簿到了,“縣丞大人,您找下官可有要事。下官正組織今年秋收賦稅的人手。”

高縣丞聽出他語氣中的不滿,裝作沒聽懂,笑著道:“姜主簿,本官請你前來,是剛得知今年秋收豐收,正想問下人手可安排妥當了。”

姜子芹聽了這話,他也聽屬下說過今年天公作美糧食豐產,於是作揖道。

“大人,下官知曉此事,縣尊大人說讓我們按往年比例收稅,人手下官已經安排好了,就等著麥子收了之後下鄉收稅。”

高錫之這時人也冷靜了一點,便道:“本官找姜主簿前來商量,要不要讓農人抓緊秋收,現在看著豔陽高照,就怕之後會有雨水,到時候……”

姜子芹對於農事不是很懂,便道:“大人,那些農人都是經驗豐富的,應該不需要你我指點。”

姜子芹覺得高縣丞是沒事找事,許多公務和他重合,都想著插上一手,這點讓他厭煩不已。

“既然如此,那就算了,主簿所說也不是沒有道理。”高錫之忍不住伸手摸了摸美髯須道。

這時,門外傳來聲音。

“兩位大人,縣尊大人有請。”沈貞米恭敬行禮道。

縣尊?找他們什麼事?雖然心裡疑惑還是前往。

“拜見,縣尊大人。”兩人來到大廳作揖道。

“兩位大人,本官請你們前來,你們當初提議在遠離河流的田邊打一口井,用於農作物灌溉本官覺得很是實用。”李文山看著兩人的神色道。

“所以這次下鄉收稅,你們記住哪裡需要打井,秋收後本官打算在縣衙設宴,邀請本地鄉紳們見上一面。”

高錫之和姜子芹,聽了前半段知道是縣令大人採納了他們的提議,後半段宴請鄉紳就不懂了。

兩人互相對視一眼,道:“大人英明。”

李文山看了看窗外的太陽,炎熱的氣息隨著微風吹進室內。

看著不說話的兩人,只得搖了搖手道:“秋收賦稅的事,交給你們倆了,這事馬虎不得,還望你們倆人認真點。”

“是,大人,請您放心。”倆人連忙道。

……

接下來的幾天,李文山也去走訪幾處,回荊縣各地農田裡農民們都在爭分奪秒的割麥。

十天後,一早醒來,李文山感覺空氣比平時溼潤,出了院子看到下雨了。

“當家的,下雨了!”一婦人把木盆摔在了地上。

躺在床上賴床的男人,聽到這話立馬鯉魚翻身起來,隨便系上腰帶。看著屋外居然陰雨連綿。

“壞了,我們地裡可還有一畝麥子沒收。”狗子叫道。

“當家的,現在怎麼辦?”婦人著急道。

“還能怎麼辦,你去把幾個兒子都給我叫起來,我先去地裡。還好就一畝地,現在收回來用鍋炒還能吃的。”狗子說著拿著鐮刀往地裡衝。

村子裡各家的漢子都拿著鐮刀直奔自己家的田地而去。

雨中男人割麥,女人在家用鍋炒麥,忙活了好幾天,看著已經發芽的新麥子,男人女人都流下了眼淚。

幾個年紀大的看著這些麥子心裡也挺不好受的。

“狗子,里長說讓家裡的成年男丁,都去祠堂他有話說。”大壯叔開口道。

“好的,叔。”狗子擦了擦眼淚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