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完四家的事,回荊縣現在主官就只有李文山自己。看著衙門這樣重新,開始整頓三班六房,把原來陶縣丞和張主簿提拔的人員,或者本身就是四家的人清除了縣衙。

之後又在縣內招募新的衙役和其他工作人員。

核查出有問題的負責人,開始仔細審查該抓的抓,沒有大錯則繼續留任。

縣丞和主簿的職責需要等知府安排人手來接任,目前只能先由李文山處理,還好現在快過年,也沒多少事了。

知府大人離開回荊縣之前,已經答應派人來接任縣丞和主簿一職,十天後就有人奉命來到回荊縣。

李文山看著眼前的兩人,一人是身材修長,身穿寶藍色衣袍,頭髮以竹簪束起,模樣斯文秀氣,三十六七歲的年紀,看著一派文人名家風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另一個人是身穿玄色衣裳,腰繫玉帶,唇若丹蔻,皮膚白皙,留著美髯須,看得出來年輕時應該是個俊俏的。

李文山看了他們一會兒道:"你們都做下自我介紹,我好認人。"

玄色衣裳的男子。正色上前行禮道:"縣尊大人,下官高錫之,原是府學九品教諭,年紀四十又二,是乾元十二年的同進士出身,此次勝任回荊縣縣丞一職。"

寶藍色衣裳的男子,等高錫之介紹完,才上前拜道:"縣尊大人,學生姜子芹是乾元十年的舉人,年約三十又八歲。自考上舉人後,科舉屢次不第,名落孫山,此次前來任回荊縣主簿一職。"

李文山聽了兩人的介紹,沒想到知府大人這麼快就安排好了。

打量了一番兩人,尤其是高錫之。李文山沒想到這次居然有一位是同進士。

李文山喜逐顏開道:"歡迎兩位大人的加入,來回荊縣與本官共事,一起把回荊縣建設的更加繁榮。"

兩人聽了連忙稱道:"多謝大人,今後如有不當之處,還望大人明示。"

高錫之和姜子芹來之前,可是透過自己的關系網瞭解到。這回荊縣的縣令別看著年紀不大,卻是個十足的老狐狸。

因此兩人雖然謀到了官職,但卻高興不起來,尤其是高錫之,他堂堂同進士卻當不上縣令,使勁半響就謀了個回荊縣的八品縣丞。

李文山看著這樣笑道:"兩位大人,既然你們已經赴任了,那如今本官手裡的事,該交還給你們了,這些犯了事被關進大牢的,還需要兩位大人自己判斷。"

高錫之和姜子芹齊齊向李文山鞠躬道:"縣尊大人,我們剛來回荊縣對於這裡面許多不熟,恐怕無法勝任,還望大人讓我等緩解適應。"

李文山聽了此言,知道他們倆這是怕沾上麻煩,平緩了笑容道:"兩位大人不用多心,這些公務不難,審查清楚以便你們能更好地接手。"

兩人聽出這話的意思,就是不能拒絕,於是便只得道:"是,大人。"

"沈先生,你把兩位大人所負責的事整理出來,交給兩位大人。"

"是,學生早已經整治好了,兩位大人,請收好。"沈貞米恭敬的呈給兩人。

高錫之和姜子芹也客氣道:"多謝,沈先生。"

沈貞米忙搖了搖手道:"兩位大人,不值當,這是卑職應該做的。"

李文山看著甩出去的繁瑣政務,笑道:"那如此就辛苦兩位大人了!"

兩人拘謹地說道:"不敢,應當的。"

高錫之和姜子芹都沒想到,縣令大人居然這麼快放權給他們。

打聽來的資訊就是李文山抓住前任縣丞和主簿的把柄,獨掌大權。而且從知府那得知讓他們儘快赴任,他們還以為縣令很難放權。

"兩位大人,在回荊縣可有住處?"李文山看著他們問道。

高錫之和姜子芹搖了搖頭。

高錫之說:"大人,我們倆人均是外地人,在回荊縣沒有住處。"

李文山看著這樣,"那兩位可有住縣衙內衙的打算,如果有本官就安排衙役帶二位去安置。"

兩人相視一眼,作揖道:"如此多謝大人了。"

"你我都是同僚,之後需要共處的地方多的是,兩位大人不用這麼客氣。"李文山拿起茶碗喝了一口道。

"今日你們二位剛來,那就先安置妥當,明日開始上值處理公務。小祝,帶兩位大人去安置。"李文山說著對外面的衙役吩咐道。

衙役恭敬行禮道:"是,縣尊大人。兩位大人請跟小的走。"

高錫之看著這樣笑道:"多謝縣尊大人,那麼下官就先告辭了,如此有勞小祝帶路了。"

姜子芹對著縣令大人行了一禮,緊跟其後出了院子。

"小祝,本官和姜大人的的行李和家僕都在縣衙外,你可否讓他們進來。"高錫之說道。

小祝聽了笑道:"兩位大人,你們的行李和家僕,已經在後院等著了。"

兩人跟著衙役安置妥當後。

高錫之的楊幕僚看著他沉思的神色,忍不住低聲問道:"老爺,可是有什麼不妥的地方?"

高錫之回過神來道:"沒什麼,只是沒想到,這李縣令和本官想的不同。"

楊幕僚聽了道:"大人,可是有何不同?"

高錫之笑道:"沒想到,這探花郎居然不戀權,本官和姜主簿剛到回荊縣,就把職權分給我們。"

楊幕僚想了一會兒,道:"大人,有沒有可能是回荊縣的情況比較復雜,所以……"

高錫之搖了搖頭道:"回荊縣的那四家,不也被這李縣令連根拔起了,所以這李縣令還真有可能是不戀權,當然不排除是考驗。"

同樣的另一間房間裡,姜子芹這個新任的主簿也在懷疑,李文山這麼做的用意。想了半天沒想出所以然,決定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其實哪有那麼複雜,也沒什麼考驗,李文山不想把自己給累死,一個回荊縣雖說不大,但也也不小,該做的事可一點都不少。

所有的事情如果都自己扛身上,那是完全跟自己過不去,所以對於兩人的到來,李文山很是歡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