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官已經斷案完畢,諸位可有不周之處。”李文山看著陶縣丞和張主簿。

陶縣丞和張主簿答道:“大人,您的判決,下官等人覺得非常適合,既懲戒了一番又能讓另一邊心生畏懼。”

“那本官就結案了,該罰的罰了,如果回荊縣內還有造假的,你們有碰到這種都可以直接上訴本官。”李文山對著旁聽的老百姓說道。

“太好了。”老百姓聽到這句話,就是一片歡呼聲。

李文山看沒什麼事了,敲了敲驚堂木“啪“。

“退堂。”李文山往後衙走去。

衙吏們又是發出“威……武……”的聲音。

陶縣丞和張主簿也後退了堂

盧捕頭看著這樣,伸手壓著沈百五去:“走吧,沈掌櫃,我們也該出去了。”

沈百五看臉羞愧愛,但只能紅著臉,低垂的腦袋跟著出去……

帶著枷鎖遊街示眾三日,一些知道他賣假藥的可是恨得他牙癢的,許多人拿著石子丟他……

“扔的好,你看他居然還閃躲。”人群中傳出聲音。

“再扔兩塊……”

沈百五被石子砸的有點疼,瑟縮的閃躲著。

盧捕頭看著亂飛的石子呵道:“你們不要亂扔石子,不然妨礙公務抓起來,讓你們去監獄裡住兩天。”

老百姓被盧捕頭這麼說,也嚇了一跳,有些孩子默默地扔掉已經撿好的石子。

就這樣沈百五安安靜靜遊街完,讓他在回荊縣也沒什麼面子,家裡的資產拿出一部分賠償了買假藥的人。

三日遊街之後沈百五灰溜溜地離開了回荊縣。

這幾天衙門可是熱鬧了,王大爺家的一畝地,邊界間隔不清楚,讓縣太爺給主持公道,又有家裡的雞被別人抓了,別人不認,然後鬧得沸沸揚揚的。

直到李文山用規矩定了一些除非大案,不要再來衙門折騰,協商不行再來,才把縣衙沒弄得和菜市場一樣。

因為濟民藥鋪的假藥事件,整個回荊縣的商家,做生意也一改往日的風氣,個個都恨不得掛上誠實商家的信譽。

縣衙裡

張主簿問道:“大人,今年到明年正是徭役開始的時候,您何時考慮徵召民夫?”

“按你們往年那樣開始,今年是本官新來的所以體恤百姓一個人給五文錢。”李文山放下手中的筆說道。

陶縣丞也是能手,立即能跟上安排,“是,大人,那我就去安排了!”

“嗯,行那你們去吧!我看看縣衙的這些案卷,瞭解清楚情況。”

“是。”

“陶大人,張大人,兩位大人這徭役情況如何?”幾位鎮上安排工作的人員焦急問道。

“和往年差不多,本官和陶主簿也主動出一部分銀子作為獎勵,到時候直接分給民夫吧!”陶縣丞大氣的說道。

“那太好了,沒想到今年服徭役還有錢拿。”一鎮長激動地說道。

陶縣丞和張主簿招了招手,說道:“你們回去吧!兩天後我們開始修補城牆和官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是,大人,那草民先回去忙活了。”十幾個人行禮之後也隨即告辭。

在回荊縣處理完事務,也有了很多自己的時間,讓李文山不知如何打發,只得繼續拿起書本看了起來。

兩天後

民夫們都開始在城牆修修補補了,李文山也去看了幾次發現安全係數還是有的。

望竹你去給我牽一匹馬出來,“是少爺。”

李文山跨上馬鞍就出發往官道跑去,看著密密麻麻的都在做體力活。

陶縣丞急忙跑進來道:“大人,您怎麼一個人來了!可要我……”

“不用,我就看看而已,這些人的伙食準備好沒?”

陶縣丞道:“應該還沒好,不然大人可以去看看?”

李文山示意陶縣丞先走,“那本官先去看看,他們吃的如何?”

來到一處隨意搭灶的廚房,裡面菜色豐富的。

“你這準備做多少?”李文山看著不怎麼忙了。

那人忙道:“大人,我們這準備的伙食,每個人一菜一肉。”

李文山稱讚道:“不錯,幹的都是重活。可不能剋扣他們的伙食標準,吃飽了才有力氣。”

一路走了一圈沒發現什麼問題,跟陶縣丞告別。

“陶大人,本官先回縣衙了!”李文山拱手道。

“大人,您慢走,下官就不遠送了。”

陶縣丞笑得直到看不到李文山,才感覺臉上有些僵硬。

李文山回到回荊縣,城牆一面已經補的差不多了,效率還挺高的。

回到衙門打算繼續處理公事,這時敲門聲響起。

“進來。”

僕役恭敬的行禮道:“縣尊大人,這是小人早上遇上一個姑娘塞給小的”。

“嗯,你下去吧!把信留下。”李文山一聽就知道不是好事,頭也不抬說道。

開啟信封是薛圓圓寫來了,問如何能不能快點幫她贖身,看了一遍放在旁邊。

午飯前,李文山去看了城牆民兵的伙食,看著確實是一個菜一個肉兩張餅子。

“老牛,沒想到這次徭役,還是我吃最飽的一次。”

肩膀掛著褡褳的男人說道。“我還讓我家二丫給我多弄幾個餅子,沒想到這邊真的像里長說的能吃飽飯。”

“居然還有肉,小心翼翼地夾起肉,準備偷偷帶回家。”

“是啊,老牛我可是吃了不少,嗝不能再吃了哥們。”

李文山看著這些人的交談知道對於縣衙安排的伙食挺滿意的。

“陶縣丞或者張主簿回來了我說一聲,我有事和他們商量。”

“是,大人”。

申時

縣衙役急忙稟告道:“大人,陶大人和張主簿回來了。”

“嗯,你讓他們來見見我,有點事找他們。”

“大人,您可有何吩咐?”

李文山道:“陶大人,薛圓圓的事可打探清楚了?”

陶縣丞曖昧的笑了笑道:“那紅(袖)招的劉媽媽說了,白銀一百兩價格是特別實惠的價錢。”

李文山聽著這麼多錢,確實還挺不捨不得,“行,那本官就出一百兩白銀,張主簿你讓文書到時候把薛姑娘立女戶。”

張主簿有點不懂,縣令大人為什麼不把人直接放後院,還做什麼女戶,但還是應承下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