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文山繼續上班,看著翰林院的重兵重圍也沒了。

恢復往日平靜的翰林院,心裡也平靜很多。

嚴崇明看到他很是高興,"文山兄,太好了,你回來了!"

李文山回頭看到他,也打了聲招呼:"嚴兄,多謝關心。"

嚴崇明道:"那天翰林院也被查抄許久,我們昨天才回去的。我們正打算給你想想辦法,這兩天討論了很久,還沒實施你就沒事了。"

李文山笑了笑道:"審案的提督大人查出來,蘇侍講誣告我,我也沒有犯事,我就被放出來了,不過還是要多些眾位。"

嚴崇明笑道:"哪裡,我就說你哪會,做那些事,我們都擔心的很,沒這些事太好了。"

"嗯,翰林院上值了,我們進去吧!"李文山不想多談。

沒多久就新來了一個官員,年紀大約四十五歲,面白有短鬚的文弱書生模樣的男子。

"同僚們各位好,我是你們新的翰林院掌院,姓周名瑜亮。"

"周掌院好。"李文山他們一行人起身恭敬行禮道。

"嗯,大家繼續做好手頭的事,各自負責的事不變。"

看著這樣眾人都知道吳掌院是回不來了,也不多說什麼繼續幹活。

李文山看著其他人用好奇的眼神看著他,也不多說什麼繼續忙活著手裡的事。

午時休息

一群人圍了過來,溫宗澤道:"李編修,中午我請客,給你慶祝平安歸來。”

上官珵說道:“是啊!不如大家一起聚聚。”

李文山看著這些人笑了笑道:“你們去吧,我娘給我準備了午飯,我的書童應該差不多送來了。而且這幾天不在,手裡頭的工作挺多的,能平安回來感謝紀提督明察秋毫。”

其他人看著這樣也訕訕的,畢竟他們這些人裡有些當天就出去了,也沒去給李文山家裡報信,或者幫忙打聽。

上官珵道:“那既然這樣,改天再聚好了,現在還是好好把手裡的事做好。”

溫宗澤道:“也好,到時候我們翰林院一群人,沐休的時候組織一場文會,大家好好放鬆下。自從考上進士,我還很久沒參加文會了。”

李文山看著這樣就道:“行,到時候,我一定參加,工作繁忙吃了飯,大家都好好休息下!”

“少爺,這是夫人讓我送來的,您趕緊吃。”望竹提著食盒道。

其他人看到這樣,雖然心情不愉,還是沒說什麼散開了,各自準備組隊出去吃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文山開啟食盒後,看到有一盅雞湯,李文山看著有點想笑,他娘這是把他當產婦補了。

李文山抬頭看了看望竹道:“這是雞湯?”

望竹道:“是的,夫人給少奶奶弄得,這是多出來的,您也能喝的。”望竹看著李文山的臉色小聲的說道。

又補了一句,小聲道:“少奶奶,喝雞湯喝的膩了。”

李文山也不說什麼,開始吃了起來。接下來幾天李文山按部就班上下班,生活很是平靜。

幾天後,太極殿內。

高內侍恭敬行禮後,稟告道:“陛下,九門提督紀大人和戶部侍郎陳大人求見。”

乾元帝喝了一口龍井茶道:“嗯,你讓他進來吧!”

“是。”高內侍道,出了宮殿後,道:“紀大人,”

“陛下,此次案件已經和戶部侍郎一起審訊完畢了,這些就是案卷,請陛下親自過目。”說著紀紀烏瞿拿出很有厚度的案卷,呈上去獻給乾元帝。

陳尋也跟著行禮道:“陛下,微臣為辜負陛下厚愛,已經和紀提督完成此次任務。”

高內侍忙接過那厚厚的案卷,小心擺放在龍案之上。

乾元帝溫聲和語道:“兩位愛卿,此次辛苦了!”

紀烏瞿和陳尋忙恭敬行禮道:“臣,食君之祿,憂君之事,是臣的本分,一點都不辛苦。況且能為陛下分憂,是臣的榮幸。”

乾元帝聽得很是滿意,點了點頭道:“眾朝臣都有此心,朕之國朝如何不興!”

紀烏瞿更是小心答道:“陛下是明主之君,天下太平,御下百姓不說全部豐衣足食。偏遠地區也是能衣遮體,腹有食。國朝有陛下是國之大幸,百姓之幸。”

陳尋也道:“陛下功績甚大,修通南北運河水系,讓朝廷政令通達順暢,施政符合民心,治下百姓欣欣向榮,國朝上下都顯得生機勃勃,陛下是國朝的中興之主。”

乾元帝聽著這些,從被皇子逼宮打擊的心,也稍微緩解了許多。

“紀烏瞿,陳尋,你們倆倒是挺會說話的。”

兩人忙道:“微臣句句屬實,發自肺腑。”

乾元帝聽得挺滿意的,點點頭隨手把茶盞遞給高內侍道:“這次事件,可審出其中牽扯多少人?”

陳尋裝啞巴不說話,紀烏瞿看著這樣,他作為主審,只得由他來開口道:“稟陛下,此次牽扯者甚廣。”

乾元帝聽著這樣,也不繼續聊了,他心裡也知道,幾位皇子背後都站有勢力。對於背後有哪些人,雖說不是一清二楚,但也多少有所瞭解,拿起那厚如兩本書的案卷看了起來。

一個時辰後,乾元帝大聲罵道:“放肆。”隨手把案卷扔下龍案。

乾元帝氣得胸膛起伏不定,隨時要火山爆發,道:“沒想到牽扯這麼多朝廷官員,朕的鹽政都快成了他們的錢袋子,朕的這幾個好兒子,可真是厲害。”

高內侍被陛下突然的怒火嚇得跪了下來。

陳尋和紀烏瞿也低著頭不說話,乾元帝發了一通火後,情緒穩定了點道:“紀愛卿,主犯誅三族,參與者斬首,情節嚴重者三族流放三千裡,從犯流及其家眷流放一千裡,其他人等貶為官奴,鹽政的。”

陳尋一聽忙道:“陛下慎重,此次牽扯甚廣……”

乾元帝氣得要死,這些世家的老狐狸,一個個狡猾如狐,這些參與之人都是一些偏遠的族支。

世家的主家都沒有明顯證據參與,就算是梅妃的家族,支援皇子也就幾個偏遠子弟參與此次事件,梅妃又吞金自殺了,乾元帝感覺自己一口氣堵在心口上不來。

“陳愛卿,既然這些人選擇了謀反,就要承受謀反的罪過,紀烏瞿。”

紀烏瞿跪下道:“臣在。”

乾元帝道:“你奉旨辦事吧!”

紀烏瞿道:“臣接旨。”

乾元帝對著他們揮了揮手道:“跪安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