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復下激動地心情道:“今年會元是誰?”他們幾人也很是好奇。

望竹答道:“是,江南府的上官珵。”據傳天資不凡,三歲識字,六歲能作詩,江南府鄉試解元,年二十三歲

劉青謹聽了問道:“那兆袁逸呢?”

小木頭答道:“兆解元,中了第四名。”

看來連中六元難度真的非常大,對於春闈的大事,很多人關注,各種訊息出的很快。他們出去探聽了點訊息,會元和亞元考試不得不說的各種版本的故事。

第二名亞元,溫宗澤他們溪山書院出來的,大族出身,時年二十四歲

第三名是展安博,是江南府的鄉試亞元,時年三十二歲

第四名就是兆袁逸,是他們徐州府出來,但是是在京城國子監學習的,時年二十六歲。

第五名是孔家旁支,孔棋聰,只知其年齡二十九歲。

第六名是嚴崇明,自幼家貧,過目不忘,秀才時拜入嵩陽書院的山長蘇祁,為關門弟子,傾囊相授。

……

第十名就是李文山,自幼家貧,農家子出身,記憶過人,舉人時運氣好,拜入溪山書院得沈敏之收為弟子。

過了兩天陸陸續續就有宮裡的司儀,派人來教導他們進宮的禮儀和進宮需要注意的地方。

哪裡不能去,進宮後不許在宮中出恭,不能吃有味道的和通氣的食物。眼睛到處看亂看,不要直視聖顏,用語要稱呼等等一大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之後幾天就有官府送來貢士服,幾人都試過了很是合適。忙了一通頭昏腦脹的,眾人才算記住進宮要注意的事。

四月初殿試開始了,寅時今年的三百名貢士按著名次高低排好順序,排隊在宮門外,就等著進宮了。

仔細觀察發現貢士的年紀多為年輕力壯者,二十到四十歲左右,五六十者稀少。想想也是如果錄取都是老頭,對於朝廷不利,年輕的進士可以為朝廷工作時間更長。

時間到了,宮門開了,他們這些貢士跟著內侍進了宮。

李文山他們眼睛不敢往旁處看,低垂眉眼看著前方,紅牆黑瓦、戒備森嚴這是李文山對宮裡的第一印象。

走了大約半個時辰,到了保和殿,這裡就是他們今天殿試的地方。

眾貢士在宮門外被檢查一遍,在進殿之前又被搜身檢查一次。

只要他們殿試關過了,他們都可以脫離每三年的科考。讀書寒窗苦十幾載,讀科舉之路也將要結束,他們將要迎來人生的新階段。

即使以後不當官,只要有進士的身份,全國任何一家書院教書都可以隨便選。

眾人被侍衛包圍著,由內侍引進保和殿。眾人按考試名次站在座位旁,恭候皇帝聖駕到來。

一刻鍾後,內侍總管,高聲唱到:“聖上駕到。”

大殿裡站著的人,齊刷刷地跪下,雙手伏地,眼睛低垂下,口稱:“恭請皇上聖安。”

皇帝就坐完畢後,“免禮”。

內侍傳聲道:“免禮。”

眾人恭敬謝道:“謝聖主隆恩。”

聖上開口道:“開始吧!”讓文閣大學士把題目分發下去。

殿試要考一天,也就是日落才交卷。考生們直接雙膝跪地在桌前,皇帝御前不得賜座,直到考試結束交卷後才能離開。

貢士們拿到卷子開始寫上自己的詳細信息,祖宗三代的情況都寫上。之後開始審題,殿試題是策題,參加殿試的考生必須依據策題寫出兩千字左右的策文。

看著題目是:問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看著這題所有人都麻瓜了,怎麼答?如果答不好的話,雖然不會被革取功名,但也會掉出兩榜,成為如夫人的同進士,皇帝如果厭惡你,那時候還有什麼前途可言。

殿試的策題非常注重時政,李文山前必須要好好構思後再作答。仔細思考一番才開始在在稿紙上寫了起來。

這還是歌功頌德比較靠譜,當今聖上也算得上中興之主,為民為國所做功績也很多,就比如那修建四通八達的運河水系,就是當今聖上下旨的。

在草稿紙上反覆構思修改,直到最後再認認真真謄寫在考卷上。李文山開始用“館閣體”,字要方正、光園、烏黑、體大,看得讓人舒服。

“臣對:

臣聞帝王之臨馭宇內也,必有經理之實政,而後可以約束人群,錯綜萬機……

……

……

……不識忌諱,幹冒宸嚴,不勝戰慄隕越之至。

臣謹對。”

李文山在草稿紙上改了又改,又快到了午時,離場後,內侍端上午飯是兩個饅頭和一碗水。李文山看著水決定不喝,要不然到時候出醜的就是他了。拿起兩個饅頭吃了起來,看其他貢士還在答題。

宮裡的饅頭好像也沒比宮外的好吃,味道很是一般。

吃完後偷偷地揉了揉腿,他已經跪麻了,要不是前面的練習,他現在早就受不了了。

時間不早了,李文山開始把草稿紙上的答案,眷寫到試卷上。

當今回來後居然走下龍椅,在考場看著考生答題,有時還會停留。李文山眼角看到一片明黃色的衣襬,知道是聖上。他也有點緊張,但還是能夠剋制住心態,儘量不受其繼續答題。

在落日之前,李文山把卷子寫好了,放在那裡晾乾墨跡後,就放著坐等內侍來收走。

他們這些貢士也出宮回去了,等成績出來再進宮。

貢士們在宮內不能去茅房,早晨就沒吃過什麼湯水,也不能多吃。

連中午宮裡給的饅頭都吃得前少,這好不容易熬到出宮,一群人都是轆轆飢腸的出了宮。

四人解決完生理問題,開始準備去飯莊吃飯!

劉青謹道:“季兄,我今天可真是緊張,當今聖上走到我跟前時,我都差點抖手,墨都滴到稿紙上了。”

季軾崢道:“是啊!我眼角看到當今聖上那明黃色的龍袍,站的不遠,我就緊張差點寫不下去。”

李文山也稍微有點緊張,但畢竟經歷多了,也就放鬆下來,繼續答題。

真正關係到前途命運關卡,誰能說出自己能做到真的風輕雲淡,萬事不憂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