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兄,這幾天你在忙什麼?”李文山忙完手裡的事,一回來就被季軾崢遇到。

李文山笑了笑道:“沒什麼,就是一些私事,現在忙完了,我也要開始讀書了。”

季軾崢道:“嗯,我去找董釗他們,交流交流學習下。你等下也來,我們在園子裡。”

李文山點了點頭道:“好的,季兄你先去吧。”

看著走遠的季軾崢,他也返回自己的房間裡。

望竹道:“少爺,您回來啦!”

李文山回道:“嗯,你在做什麼?去廚房,找廚娘做一碗麵條。”

“少爺我在打掃下灰塵。好的,少爺我立馬去廚房。”望竹放下手裡的雞毛撣子,出了房間。

三刻鐘後,望竹端了一碗雞蛋面進來,李文山買完房子就回來了,現在他還餓著肚子呢。

沒多久就吃完了,之後就去園子裡散步。現在天氣已經十月尾快到十一月。他們幾人為了慢慢地習慣天氣,穿的衣服都比較少,坐在石登上,吹著冷風,繼續讀書寫字。

李文山看著他們都覺得冷,因此問道:“我們春闈能穿皮衣嗎?”

董釗答道:“本朝規定,凡是考試的舉子入場,都不能穿拆縫的衣服,鞋也只能是單層鞋底,帶的考籃,現在只能帶登子、食物和筆硯等項這些是能帶入,其他的一律不准予帶入考場。而穿著是褌褲綢布皮氈聽用,止許單層。”

李文山道:“既然這樣,那單層的皮衣能夠穿了,不然我們去買點皮衣做幾件,這樣進考場也會好點。”

李軾崢道:“嗯,確實要準備考試的衣服,不然在裡面真的挺冷的。”

劉青謹道:“那明兒去繡坊請幾個繡娘,幫忙把衣裳做了,厚實布料的衣裳也做多點。”

李文山想了想道:“行,到時候等越來越多的舉人來了,也遇上做衣裳就麻煩了。”

第二天幾人到了繡坊,選了掌櫃推薦的厚實料子,量好尺寸,讓他們五天後來取。

董釗道:“三年前你我早該去定製衣裳,在考場裡凍的不行。”

“當初不知道,今年在裡面應該會好點。”季軾崢道。

幾人拿到衣裳,想著等天氣差不多了,到時候穿上試試,這段時間天氣已經開始變冷。他們四人還是選擇穿的單薄許多,太過厚實就怕到時候春闈時扛不住。

陸陸續續京城來了許多舉人,幾人還在街上看到同鄉會館開始營業。

同鄉會館可以免費提供給舉人居住,不過吃飯都是各自出錢,這些同鄉會館差不多都是同鄉的幾個大商人自己建的。

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得到一份香火情,哪天說不定能是一份庇護。

在街上也看到了許多舉人,再過三個月就要開始考試了。李文山他們第一次體會到京城的年味,當今還帶上皇家親眷登上宣德樓,與民同樂。

正月十五日元宵與他們江陵縣差不多前後三夜,解除宵禁令。唯一區別就是京城皇親貴族、士庶百姓在這幾天都可以徹夜長遊,在這天彷彿沒了身份鴻溝。

此時京城裡的長街陋巷、寺觀樓閣,全部都裝飾極為精巧,張燈明燭,處處火樹銀花,燦爛如畫。

四人遠遠望去宣德樓上,燈輪下有宮女千人,身著羅綺,曳搖錦繡,珠翠閃耀很是炫目。整個京城錯雜數萬盞彩燈,遠處眺望萬花齊放,好似瑤池仙境。

董釗道:“京城就是京城,連上元節燈會,都熱鬧無比。”

李文山道:“上元節過完,會試二月就要開始了,明天要開始模擬會試環境,爭取一次考中。”

季軾崢正色道:“嗯,我讓阿秋找人搭的號房做好了,情況儘量一樣了,到時候在裡面試試,就知道如何準備衣裳。”

接下來十幾天,幾人開始都快扛不住了,還是厚單衣又加了兩件才感覺好點,風寒好幾次,慢慢地習慣了這種環境。

李文山試了幾天,交代書童道:“望竹,你去找草安堂的大夫,多開點風寒的藥,發燒的,還有姜一定要多買點。”

“好的,少爺,我立馬去。”望竹說著趕緊跑了出去,準備去草安堂。

一月末去了禮部登記個人信息和三代情況,以及是否有喪。

從禮部釋出出來的資訊瞭解到,會試由春季陰曆二月初九、十二、十五三天舉行,故又稱春闈。

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以進士出身的大學士、尚書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員為監考,另有同考官十八人,多由翰林院翰林充當。

各省只要是舉人功名(未候補當官者)及國子監監生都可以應考,全國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真的淘汰率特別高。

考中者均稱貢士,第一名者稱呼為會元。

還會考慮地區發展水平不同,分為南、北、中,西四地域按比例錄取各省被錄取的名額,以應試人數及省的大小、人口多寡而酌定。這麼看來考試錄取規則還是比較公平的。

國朝會試後還需在第三場加試《刑統》,律法科,斷案判斷等,未來主政一方者都缺不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會試是分三場舉行,三日一場,第一場在初九日,第二場在十二日,第三場在十五日,與鄉試一樣先一日入場,後一日出場。看來又是和鄉試一樣不能出考場。考生所帶的東西還有嚴格限制,可是比鄉試苦上不少。

三場所考題目為四書文、五言八韻詩、五經文以及策問等,與鄉試一樣。考中者稱貢士,經殿試合格後稱進士。

幾人看著跟門衙子打聽的訊息和考試公佈的差不多,也只能悻悻然回去。

還好的一點就是單衣厚實點,可以穿七件沒問題,這樣李文山去定了一個從頭包到腳的去氈的皮衣,雖然挺薄的,但起碼一個好處,擋寒氣和風的效果會比其他布料做的單衣好點。

登記完畢領了考牌,回去開始收拾物品,考籃在禮部官員推薦的鋪子買的,雖然挺貴的,四人還是人手一個。

從分準備好後,李文山等人松了一口氣,二月初的京城天氣,還是挺冷的,在一個窄小的號房裡待九天,肯定會有不少人病倒。

只能自己做好充分準備,帶了不少姜,暖爐和火摺子,門衙子說貢院裡有專門賣媒的地方,到時候還能燒點熱水暖一暖。

二月份,整個朝廷的熱點都在會試上,考生們特別關心哪個大人會成為主考官,到時候寫文,不說投其所好,也能不讓其厭惡。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