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青原看著幾人,在碼頭下船後道:“李兄,你們幾人可有打算在津臨府這休息幾天,到時候我們一起出發。我家還帶著家丁和護衛。”

季軾崢道:“這……會不會太麻煩了。”

顧青原道:“不會,我們順路,到了京城再分開也是可行的,而且路上還能相互照顧。”

幾人想了想確實這個道理,不過是他們佔便宜了,李文山幾人道謝道:“多謝,顧兄,這接下來的路程就真的麻煩你了。”

顧青原道:“不麻煩,你們和我都是同窗,這一起來互相幫助是應該的。”

在客棧休整了兩天,他們和顧青原一路同行,他們到京城的時候已經是三天後的下午了。

京城那高大巍峨的城牆以及護城河,更是讓人震撼的,是官兵把守,層層重兵。整體看得讓人特別有安全感,怪不得它是皇城。李文山等人到這裡也都松了一口氣,安全到達目的地,心情還是挺愉快的。

這快兩個多月的旅途,的確是不容易的,能平安到達京城,一路順風順水,讓眾人感覺這是一個好兆頭。

城門前

顧青原道:“我們到京城了,既然如此我們就此分別了。”

“好的,顧兄,多謝你的一路照顧。”

顧青原道:“哪裡,大家都是同窗,我這還有事,我先走了告辭。”

“告辭。”

大家交了入城費後,幾人看著他們這一堆行李的馬車,覺得還是直接入城。

李文山提議道:“不然先住客棧,看看能不能託中人找個院子,畢竟我們還是要在這裡住上大半年。”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其他幾人欣然同意,這長久住客棧可是要多花不少錢,租個院子很合適,而且也環境安靜適合複習,不會像客棧那樣魚龍混雜。

等到了東市的王井街,找了一家還算乾淨的客棧—雲居客棧。

看著快五層樓左右的客棧,李文山在這裡待的越久,越佩服這裡工匠的精湛工藝。

就是有點可惜不能大力發展,工匠是有匠籍的,這一類手藝都是父傳子,子傳孫的代代相傳,如果是帶徒弟的話還會留一手。

就他知道的,已經有很多前朝的工匠技藝,到了本朝就失傳了,很是可惜。

看著環境乾淨,幾人人多索性一起包了一個小院子先住,休整一會兒,眾人也都打算出門寄信回去報平安。

這快兩個月的時間,出來這麼遠的路程,家裡人肯定擔心。

現在平安到達京城,那麼也該給家裡寄一封信報下平安。

李文山問道:“小二哥,你可知這王井街,哪裡可有寄信的商行。”

店小二說道:“客官,您可就問對了,我們客棧後面的隔壁就是寄信的商行,你可以往這個方向,要不了一刻鍾時間。”

李文山幾人道謝後,給了小二十幾文賞錢。

喜得小二哥開心不已,這可是今天第一賞,那今天財運肯定不錯,開門紅,說不定又能和上次一樣一天拿到幾百文的賞錢。

幾人按著小哥說的地方,把信寄了,問清一個月後會送到,眾人也就沒什麼負擔了。

董釗看著現在挺閒的,上次來京城他們可沒去哪裡玩過,便道:“幾位,上次我們進京就為了考試,劉兄還病了,這次可要好好逛逛這偌大京城。”

季軾崢道:“沒錯,董兄你的提議是最好的。我上次住客棧就聽隔壁的舉人說,安民坊那裡可是各國奇珍異物都有,早就想去見識見識了。”

李文山聽得很是好奇,他知道本朝雖對商人限制頗多,但各國都有皇商,各自交流也很是頻繁,皇商除了專門給宮裡提供服務,其他的皇商都是各國另類的交流使者。

劉青謹看著好奇的李文山,便道:“李兄,這是皇家專門劃分出來給外邦皇商做交易的地方。

“聽說裡面有很多稀奇玩意兒,普通老百姓也能進去,不過價格昂貴,在那裡消費的多是京城的富家公子哥。”

李文山聽了也是好奇,道:“那可真要去看看,就算是買不起,我們也能漲漲見識。”

“行,那我們走吧!見識下到底多稀罕。”季軾崢瀟灑地搖著扇子往前走去。

只見街道沿街商鋪林立,街道非常寬大比他們見過的幾個府城都大,兩旁是行人走路的地方,中間還可以四輛馬車並行。

商鋪多是兩層或三層房子,臨街掛滿了商鋪招牌和旗幟。川流不息馬車和騾車,人流不止,幾人只覺得眼睛不夠看了。這古香古色的街道,可比那人口六十萬的晉陽府還繁華。

季軾崢道:“這裡的夜晚比白天還要熱鬧,晚上逛夜市的人非常多。”

“那就是安民坊了,走咱們趕緊進去。”季軾崢說道,趕緊招呼其他人一起上去。

這周圍經常有官兵巡邏,維護治安,幾人檢查了身份憑證,穿過門牆進了安民坊,發現裡面別有洞天,熱鬧非凡,來這裡的人都是衣著華貴,手上拿著各種新穎的東西。

李文山也看得眼花繚亂,花了點錢買下他認為新奇好玩的,那些寶石他沒要,因為不知道輻射多少,一不小心輻射量大就是喪命。

看著同樣滿載而歸的幾人,手上的東西都是給家人的。

接下來幾天幾人除了找房子,就是嚐遍各種美食,這時的螃蟹正是肥美上市的時節,蟹黃很是肥美,吃在嘴裡滿口鮮香。

又過了十幾天家裡寄來了一封信,“家裡來信了!”

幾人很是高興的開啟信封,看到信很高興,知道家裡一切平安,幾人也慢慢地靜下心。

這時又有好消息傳來了,中人按他們的要求給找了一套二進的院子。

幾人去看了佈局和臨近考場,出租年限最少要租一年,看著挺滿意的環境,幾人商量後租了下來。

於是付了押金和租金後,

“我們稍微收拾下房子,然後回客棧退房搬家,這一天天吃街上的,自己煮點又省很多。”

一直住客棧費用挺貴的,這樣下去他們也經受不住。

這一天就是他們的幸運日,這麼好位置的房子,給他們租到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