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羲和如實道:“是未婚妻, 還沒成親。”

老大夫摸了一把鬍子了,“瞧我這記性,那你拿點艾草回去,每日用熱艾草水泡腳, 可調宮寒。那幾日也別碰生冷辛辣之物, 多養養,就不疼了。”

沈羲和點點頭, 緊趕著回書院, 把艾草包交給陳氏。

陳氏心裡一咯噔,“家裡誰病了?”

沈羲和道:“不是喝的藥, 而是泡腳用的, 勞煩大嫂帶給小小。”

陳氏瞭然, “那我給你帶回去,你還有話要帶嗎?”

書院門口人快散乾淨了, 沈羲和想, 再回去要等四日後,不如現在就說了,“大嫂, 勞煩你告訴小小, 這幾天不能喝涼水,最好碰都別碰,每天晚上用艾草水泡腳, 辣的也不能吃, 多歇著……她若不聽, 你就說,不聽吃苦的是你自己,下回還疼。”

沈大娃:“……小叔你可真嘮叨。”

陳氏瞪了大娃一眼, “你知道什麼,別添亂!三郎你放心,大嫂肯定把話帶到了。”

沈羲和:“多謝。”

————

沈家

顧筱吃過午飯躺床上睡了一下午,這一覺睡的踏實,腰腿不酸,肚子也舒服多了,不過手還是涼。

顧筱推門出去,陳氏衝她招招手,“小小,三郎給你帶回來的,艾草包,泡腳用的,還說了讓你多喝熱水,別碰涼的,別吃辣。”

陳氏李氏坐在一塊兒,顧筱臉有點熱,不過是月事,沈羲和幹嘛弄的誰都知道,到底是她知道還是他知道。

顧筱:“我已經好多了。”

陳氏這下樂了,“三郎說了你要是不聽,下回還疼,這又不是壞話,聽著點沒錯,不比每回疼的下不來床好。”

李氏也跟著道:“你大嫂說得對,三郎不也是為你好,要是心裡沒你,哪會在書院還跑去買艾草。”

顧筱把艾草包放屋裡去,搬了個小板凳跟著陳氏李氏摘菜。

陳氏道:“家裡菜多,醃一點曬一點,就不怕冬天沒菜吃。”

青瓜,蘿蔔,豆角,院子裡種的不少,陳氏她們已經做了好幾年,醃的鹹菜脆口好吃。

顧筱道:“大嫂,家裡鹹菜要是吃不完,可以拿攤子上去。”

陳氏道:“這又不值錢,誰家都做,還能賣的出去?”

“不是賣,就是因為不值錢,所以才不要錢,大嫂,你往卷餅裡放點鹹菜丁,哪怕少,人家吃了也高興。”

顧筱舉了個例子,“咱們家不是放燜豌豆嗎,一勺子豌豆也不值錢,但是來買的人就多了。”

顧筱這話沒錯,往卷餅裡放燜豌豆,生意都好了。

陳氏點點頭,“那小小你給我倆出出主意,攤子還賣點什麼好。書院門口學生多,現在已經不少人中午不帶飯了。”

周氏給了大房二房各二兩銀子,一兩留著買鍋,另一兩說是本錢也好,說成給他們的獎賞銀子也行。

沈二郎從鐵匠那裡定了兩口鍋,剩下的錢就是留著做生意的。

陳氏是吃啥都好吃,肉包子,雜醬麵,炒米飯,肉丸子湯,哪樣都不差,她既想都攬著,又做不了那麼多。

李氏摸摸肚子,巷口攤子就沈二郎和大丫忙活,孩子出生還得照顧孩子,她不想讓丈夫女兒太累,就道:“巷口的就簡單加點,別費事兒最好。”

顧筱想了想,“賣給學生的要簡單方便,不如就賣包子吧,包子可以用蒸籠蒸,把餡兒料做好,面活好然後去書院門口包就行了。”

陳氏微愣,“蒸籠?”

顧筱解釋道:“和家裡的竹蓋頂簾差不多,可以讓大哥做。”

陳氏立馬就答應下來,“就賣包子!”

“二嫂想輕巧一點,那可以賣湯水呀。”顧筱道:“骨頭湯,綠豆沙水,還有桂圓桂花蜜水。提前一晚做好,第二天去賣。”

現在顧筱跟著張掌櫃,也學到了不少,“湯水可以分收錢的不收錢的兩種,骨頭湯煮一鍋也用不了幾個銅板,綠豆沙和桂圓桂花糖水收個一文錢也就差不多了。來買的人多,咱們賺的不就也多嗎。”

李氏仔細一想,是這個道理,“那今天晚上就做湯。”

這事就這麼定下了,蒸籠和鍋口一般大,鍋裡燒水,蒸汽一點點往上,就能把包子給蒸熟。

竹條交疊做底,沿要用厚實的竹片,底和沿能合在一起,然後一個個摞著,還不佔地方。

湯可以放在木桶裡,所以沈二郎第二天就開始賣了,陳氏要等鐵鍋和蒸屜,足足等了三天,這三天她也沒閒著,跟顧筱學做蒸包子。

首先面要發好,家裡得存著老面,其次餡兒要好吃,頭一回賣,就做了醬肉餡兒和青瓜雞蛋餡兒兩種。

剩下的就是得包好看了,雖然好看的包子跟不好看的一個味兒,可東西總得看著舒服才會有人買。

陳氏心裡忐忑得很,沈二郎賣卷餅送骨頭湯,生意肉眼可見地好了,骨頭湯又用不了幾個錢,從前一天賺個六七十文,現在一天能賺一百來文。

做生意有賺的就有虧的,那幾個跟著賣卷餅的陳氏也沒見賺多少,萬一包子賣不出去,那豈不是血本無歸。

那得賣一個月捲餅才把那點本錢賺回來。

陳氏一愁就免不了唉聲嘆氣,晚上睡覺翻來覆去都睡不著,她戳戳沈大郎,“你說包子能好賣嗎?”

沈大郎哪兒知道,“我不知道。”

“那你說好賣不就行了!”陳氏又翻了個身,“肯定能賣出去,蒸籠好用,蒸出來的包子又大又圓,多香多好吃,你晚上吃了三個大包子還說不知道。”

沈大郎含糊道:“好賣。”

陳氏一和他說話就來氣,“以後小小再讓你做啥可不興收錢了,這蒸籠要去外頭買,一兩銀子可下不來。”

沈大郎:“那半兩銀子不是你收的嗎。”

陳氏:“……你快睡吧你。”

沈大郎真的去睡覺了,陳氏等了一會兒,身邊傳來鼾聲,她更睡不著了,“憨貨!”

————

西屋,顧筱正用艾草水泡腳。

木桶裡的水顏色發深,味道也怪怪的,可是她已經連著泡了兩天了。

開始她不願意泡,因為一泡就是小半個時辰,耽誤時間。

不過泡完好舒服,她愛出冷汗,大熱天手涼腳涼,可不覺得自己是冰肌玉骨,八成身上有病。

泡泡挺好,顧筱又往木桶里加了點熱水。

她已經能想到下回月事一點不疼,腰也不酸腿也不痛,再也不用在床上躺一天,好像被錘子釘在床上一樣。

顧筱舒服地勾勾腳趾,艾草包是沈羲和應該是去醫館買的,他一個男子,怎麼和大夫說,也不嫌難為情。

顧筱拍了拍臉,換了一盆清水把腳洗乾淨。

她在燈下刻了一會兒字,燈光昏黃,顧筱握著刻刀的手稍頓,沈羲和後天回來。

明天她要去縣城一趟,找鐵匠打一套刻刀,這把刀雖然磨快了,能刻大件,但是小件做的不精細。

去鐵匠鋪子之後要去書坊送走馬燈,陳氏要賣包子,也得去瞅瞅。

顧筱從木盒子裡把走馬燈拿出來,燈託用的是小塊梨花木,一寸高,六角形,上面是雕的是游魚戲水。

木色的鯉魚在波光粼粼的水裡遊動,因為摩擦包漿過,所以更顯靈動。

燈託之上有放蠟燭的地方,再往上輪軸,上面有細密的雲紋,最好看的要數燈罩,紗影綽約,是顧筱織的緙絲,上面織的是薄雲和明月。

六角燈架往上延伸形成一個滴狀,上面掛著淺青色的流蘇。

哪怕是不放蠟燭,也好看。

燈罩輪軸和燈託能分開,方便放蠟燭,顧筱拿了一小截蠟燭,點上燈火放進去,再把燈罩放上。

瞬時之間,剪紙的影子就映到了燈壁上,細密金色的幾片薄雲,還有圓圓一輪明月,燈壁慢慢轉動,就能看見嫦娥偷藥,嫦娥奔月,廣寒桂樹,對月空望,月宮垂淚,碧海丹青六種景色。

燭火瑩瑩,慢慢地,燈壁開始轉動,這六種景色就如走馬觀花一般。

馬上就七月了,把走馬燈送到盛京要花半個多月,八月十五是中秋節,裡面的剪紙也是照著刻的。

顧筱喜歡的緊,她多看了兩眼,然後把蠟燭吹了。

等以後她也要做走馬燈放在床頭,肯定好看。

次日顧筱揹著竹簍跟著陳氏一塊去縣城。

板車上有木柴,鐵鍋,蒸籠,還有好幾個木桶,裡面放著面和餡兒……這一堆東西委實不輕。

沈大娃不覺得累,賺錢嘛,還能坐在家門口等著錢掉下來。

“娘,你別擔心了,賣不出去我全給吃了,不虧。”

陳氏使勁瞪他一眼,“會說話不,跟你爹一個樣兒。”

到了縣城,顧筱先去鐵匠鋪,她把圖紙給鋪子老闆看,“做這樣一套刻刀出來要多少銀子?”

刻刀的刀鋒不同,刀長也不同,總共十二把,鐵鋪的夥計看了看,道“做出來得十兩銀子,姑娘還做嗎?”

“做,多久能做好。”別說十兩銀子,就是二十兩顧筱也要。

夥計答道:“五天後來取,要先給二兩銀子的定金。”

付錢之後顧筱直接去了書坊。

張掌櫃這些天最愛做的事兒就是坐在窗前看顧筱來沒來。

團扇已經送去盛京了,快馬加鞭,過陣子就能到,他現在惦記著走馬燈。

為此張掌櫃還特意去府城看了走馬燈長什麼樣,有掛著的,有帶燈座的,蠟燭一點,燈壁就開始轉,確實是好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就是不知道顧筱做的走馬燈長什麼樣,比之團扇如何。

張掌櫃想的出神,忽聽門外夥計道:“掌櫃的,小東家過來了。”

張掌櫃猛地拍一下大腿,“快請進來!端茶,拿點心,給我機靈點……”

作者有話要說:  張掌櫃:up主你終於回來了,我一鍵三連已經準備好了!血書求更新!

還有一章,不知幾點。

我已經好了!我又活過來了!

感謝在2021-01-22 21:36:16~2021-01-23 19:17:5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兔兔那麼可愛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暴躁kungie、忘羨最高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芝士控、彌散依 10瓶;我吃泡麵 3瓶;林溪溪、尼古拉斯·奈落、我想養只貓貓 2瓶;48609062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