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菜種類更多, 土豆絲,豇豆,黃瓜絲, 茄子條,蘿蔔片,豆片, 紅薯片,還有各種瓜類。

旁邊放著裝麻醬的陶罐, 還有醋瓶, 盛辣椒油的瓷盆,花生碎, 炒香的芝麻粒,還有大顆大顆的油炸花生米和炸豌豆。

客人來了領個號, 然後去後面選菜, 選好了去稱重,會有人給拌。

素菜是用麻醬醋辣椒油拌的, 最後放花生米和炸豌豆。

葷菜就簡單多了, 因為本身滷過,就不放麻醬,調的是辣椒油和醋的蘸碟,這樣吃著就特別香。

食肆人多, 加上天熱,來的人也不會太墨跡, 輪到自己的號了就進去選菜,選完了趕緊稱重付銀子,買好趕緊走。

買點涼拌菜,再打一壺啤酒, 這夏天暑熱勉強能捱過去。

不僅尋常老百姓吃涼拌菜,世家也吃。

比如陸家。

自從陸雲霜病了之後陸夫人就再不許她去沈家食肆。

陸雲霜偷偷去過幾次手工坊,陸夫人也不知道。

她只以為女兒乖巧聽話,出門也是去收拾鋪子,再加上陸雲霜這些天氣色好,陸夫人便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直到飯桌上出現了涼拌菜。

陸夫人根本不知這是從沈家食肆買回來的,平時晚上將將能喝半碗粥,今兒晚上就著拌菜喝了一碗。

天一熱她就不怎麼吃肉了,今天吃了不少,碗旁邊堆了不少豬蹄的小骨頭。

淺淺的酸辣味最是開胃。

陸夫人看了看女兒,道:“不是特別辣,你能吃些,多吃點飯。”

陸雲霜神色有些奇怪,她吃過一次沈家食肆的東西之後連著去了三天,這才吃壞了肚子,沈家食肆的麻醬她一口就能嘗出來。

陸雲霜看了眼伺候的丫鬟,輕聲道:“娘,您覺得好吃呀。”

陸夫人瞥了女兒一眼,她是人,怎麼嘗不出什麼東西好吃什麼不好吃。“你吃著不好吃嗎,雖說是素菜,但味道很好,這個醬很香,辣也不是那麼辣,酸味正好,夏天吃些素的好,明天還吃這個。”

陸雲霜咳了一聲,“娘,這應該是從沈家食肆買來的,女兒也覺得很好吃,明天就讓管家再去買一次。”

陸夫人臉上掛不住,可這麼大歲數,說出去的話就是潑出去的水,原本就是她對沈家有偏見,

陸夫人嘆了口氣,“買吧,味道的確不錯。”

不僅僅陸家這樣,其他家裡也是這樣。

盛京城的涼拌菜就一直吃到了秋日,暑熱散去,才漸漸不吃了。

不賣涼拌菜,又開始賣烤生蠔這些,選單又加了一樣,蒜蓉茄子。

沈家種了不少長茄子,拌菜賣了不少,地裡收的都放在地窖裡,一時壞不了,現在正好烤著賣。

茄子一切為二,上面鋪上醃好的蒜泥和紅辣椒圈,放在烤架上烤,那滋味可別提了。

一份烤茄子只要二十文錢,既能吃飽又能吃好。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沈家多了個莊子,一百六十三畝地,收秋都要好幾天。

田地裡都是金色,金色的麥子,金色的玉米,金色的柿子。

莊戶的人在收秋,割麥子的割麥子,掰玉米的掰玉米,挖紅薯的挖紅薯。

收好的莊稼送到莊戶家的院子裡,哪怕不是自家的東西,看著也歡喜。

沈老爺子這陣子一直在莊子盯著,時不時也會搭把手,見著莊戶的人會說兩句話,無非是收成好,老天爺賞飯吃。

沈老爺子心裡暢快,他從沒和別人說話,和周氏都沒說過。

他活這麼大歲數,小時候念過幾年書,後來成親,娶了周氏,但沒分家。

沈家是真的窮過,分家前窮,分家後也窮,他累死累活供幾個孩子讀書,就盼著沈家能出人才。

三郎功課好,出人頭地。

家裡日子也好過了,也從廣寧搬到盛京了。

大房二房三房都挺好,他這個老頭子反倒是沒什麼事兒做了。

沈老爺子種了一輩子地,不種地就去碼頭做苦力,才攢下這麼多家業。

他只會種地,在盛京沒啥事兒做,幸好有個莊子,種地,收秋,人一閒就容易亂想,沈老爺子希望有點事兒幹。

莊子收秋就收了十多天,糧食曬乾裝倉之後,沈老爺子才回去。

一到家,他就把豐收的喜訊告訴家裡人了。

總共一百六十三畝地,收了不少糧食,供給食肆的,自家吃的,怎麼都夠。

沈老爺子還帶回來莊子產的東西,兩筐柿子,新挖出來的紅薯,好幾袋豆子,河裡撈出來的魚,一簍子蝦,到家裡都蔫吧了。

顧筱把蝦養盆裡,留晚上炸著吃,紅豆送到手工坊,紅薯曬兩天,等甜一些了就送到食肆去。

糧食全放在糧倉裡,然後撿好的做種子,明年興許還是個豐收的好年。

鄭氏是嫁進來的新媳婦,自從瞭解到沈家的家底之後,她也不敢多想,沈誠不在家,她能做的只有孝順公婆,顧好家裡的瑣事。

若是可能,跟著學做菜。

鄭雲舒和顧筱同齡,有的話聊,沈誠五月下旬走的,這都八月中了,還沒回來。

新婚燕爾,自是相思情切。

現在秋收忙過了,沈誠再回來興許她能一起跟著。

鄭雲舒把魚清洗乾淨,在海邊長的姑娘自小就做慣了這些活。

魚紅燒一條糖醋一條,蝦醃過再下油鍋炸,兩個素炒菜,兩個燉菜,這就是沈家的晚飯。

吃著吃著,大門口傳來一陣動靜,鄭氏若有所感,回過頭去,只見大門前面停了輛馬車,上面蹦下來一個人,不是沈誠是誰。

陳氏手裡的筷子差點掉地上,“咋這時候回來吶,吃了沒……”

大娃拍了下額頭,先看了看鄭氏,沈家伙食好,鄭氏比他走的時候胖了點。

大娃道:“本來想上午到的了路上耽誤了一會兒,還沒吃飯呢,餓了一路了……”

說完,沈大娃還摸摸肚子。

鄭氏趕緊添了一副碗筷,大娃衝她笑了笑,然後道:“我帶回來了不少東西,吃完飯再看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由南往北,路途遙遠,帶這麼多東西可不容易。

沈家人沒問,等吃完飯,自然就看到了。

鄭氏給大娃盛了冒尖一碗飯,沈家伙食好,在外頭肯定吃不著好東西。

大娃也是餓極了,大口吃飯大口吃菜,一路風餐露宿,他是真餓了。

“還是家裡飯好吃!”沈大娃仗著牙口好,吃炸蝦一口一個,連殼都不吐。

陳氏說了句:“這魚是你媳婦燉的。”

鄭氏怔了怔,她長在漁村,吃的最多的就是魚,做魚有一手的,沒想到陳氏還會提,“這是我家鄉的做法,你們都嚐嚐。”

顧筱又夾了一塊,鄭雲舒做的清蒸魚很好吃,一點腥味都沒有。

大娃回來,鄭氏眼睛都亮了,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

食肆現在不忙,這回大娃走,鄭氏應該跟著去。

沈家吃飯的時候很安靜,吃完了李氏大丫去刷碗,大娃把馬車上的東西卸了下來。

走的遠了,見到的東西就多。沈大娃手上有錢,啥都想帶回來。

再說他認識了不少商販,便宜。

南方帶回來的果子,枇杷,橘子,芒果,香蕉。

蜀地的布料,綢緞,還有一匣子的釵飾,銀的多,樣式很新穎。

全是吃的用的,沈老爺子和沈大郎看了一眼,意興闌珊。

沈大娃又搬出來一個盒子,“南邊的煙葉子,給爺帶的。”

沈老爺子這下高興了,沈大郎裝作不在意地看院子裡的樹,沈大娃道:“給爹和二叔帶的酒,給小叔帶的墨錠。”

沈大郎道:“還買酒回來做什麼,家裡有不少葡萄酒。淨瞎花錢。”

話是這麼說,可眼裡的笑意幫都藏不住,兒子買回來的酒啊,聞著都香。

沈大娃出去一趟,誰都想到了,布料綢緞和釵飾一分,顧筱分到了一支銀釵,一匹丁香淡紫的布料。

周氏那邊也分了,不過因為是沈大娃帶回來的,大房分的要多些。

鄭氏陪著沈大娃去梳洗,顧筱抱著東西和沈羲和回屋了。

一匹布可不少呢,屋裡的被子是成親時的新做的,顧筱想做兩身衣服,裡面穿或者是睡覺穿。

這個顏色雅淡,沈羲和也穿得。

顧筱看了看屋子,兩個人住,東西就越來越多,針線筐,緙絲機,牆上掛著字畫,有兩副是沈羲和寫的字,她看著好看,就給裱起來了。

一副寫的歲歲年年,一副寫的是兩情長久,不在朝暮。

沈羲和東西好像少一點,屋裡全是她的東西,吃的用的,櫃子她佔了一大半。

哪裡沈羲和佔的多呢,好像是床,沈羲和比她高,比她大只,所以地方佔的多。

顧筱道:“該做厚衣裳啦。”

沈羲和:“我衣服還挺好,今年不用做新的。”

又不乾重活,他穿衣服仔細,跟新的差不多。

顧筱看了他一眼,“那哪兒行呀,還是要做兩身的,還有爹孃的,也得做新的。”

一年總得有兩身新衣裳的。

沈羲和這回不吱聲了,他能感覺到看重,“那仔細眼睛,你就老是看書,做針線,不管什麼時辰,這樣最傷眼了。”

顧筱小聲地啊了一聲,“我知道的,你別老是說我。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沈羲和也知道,成了親就不是小孩子,可還是忍不住想照顧顧筱。

“你在家和三丫玩的最多,還說不是小孩子。”

顧筱道:“那是因為三丫可愛,我才喜歡她,也不全是因為可愛,自家孩子,怎樣都喜歡。”

沈羲和頓了頓,“你很喜歡小孩嗎。”

沈羲和聲音發啞,顧筱愣了一下,她挺喜歡的,但沈羲和為什麼這麼問,是她想的那個意思嗎。

作者有話要說:  晚安啾咪!感謝在2021-04-17 13:53:56~2021-04-18 12:39:0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蘇挽月、暴躁kungie、蘭普蘭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寂震風 40瓶;恐龍媽、星夢 20瓶;靜界、愛吃櫻桃的女孩、蛋撻皮?、蘭普蘭、橘獨秀的腰間盤突出了、思思 10瓶;糖糖小貓 8瓶;麗子裡 5瓶;小小檸萌 4瓶;神仙小怪物、安知魚樂、蘇挽月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