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正在和王徵南商量組建河北軍區時,石家莊附近開始了劇烈的爭奪戰。多爾袞不會這麼輕易退卻,而是要誘惑李定國的軍隊進攻,快速的吃掉一部再說。

獨立第一師師長張嘯天看著人山人海的騎兵,知道被韃子包圍了。他機靈的下達命令:“第四師進入石家莊城內,四個師的炮火全部劃歸第四師指揮。”

“是!”第四師師長急速帶領人進城,丟掉馬匹開始登上城牆朝清軍開炮。

“通知其他兩個師,不要脫離我們的炮火範圍,要背靠石家莊城打擊清朝軍隊!”聽著城內隆隆的炮聲,張嘯天果斷的讓通訊員去給第二師、第三師送信。

“是!”

“張師長,這是蒙古鐵騎兵!”第二師師長王明輝踩馬過來,對張嘯天說道。

蒙古大軍單一簡潔的組織體制是其軍隊的顯著特徵。標準的蒙古野戰部隊由三個騎兵縱隊組成。每個縱隊有一萬騎兵,大體相當於一個現代騎兵師。

每個騎兵縱隊包括十個騎兵團,每團1000人;每個騎兵團包括10個騎兵連,每連100人;每個騎兵連包括十個騎兵班,每班10人。

所有騎兵一般都是騎馬作戰,但是假如許多馬匹垮掉,那麼一部分士兵就只好在騎兵部隊的掩護下立於馬後進行射箭。

他們全身披著盔甲,盔甲通常是皮製的。頭戴帶著簡易頭盔。重騎兵騎的馬匹往往也披有少量皮製護甲。重騎兵的主要兵器是長槍,每個士兵還帶一柄短彎刀或一根狼牙棒,掛在腰間,或者置於馬鞍上。

蒙古軍的百分之六十是輕騎兵,他們除了戴一頭盔外,身上不披盔甲。輕騎兵的任務是偵察,掩護,為重騎兵提供火力支援,肅清殘敵以及跟蹤追擊。

輕騎兵的主要兵器是弓。這是一種很大的弓,至少需要166磅的拉力,比英國長弓還要重,射擊距離為200至300碼。

他們身帶兩種箭,一種比較輕,箭頭小而尖利,用於遠射;另一種比較重,箭頭大而寬,用於近戰。跟重騎兵一樣,他們也有一柄很重的短彎刀或狼牙棒,或者一根套索,有時還帶一支頭上帶鉤的標槍或長槍。

蒙古士兵在戰鬥開始前要披一件綢長袍。這種綢用生絲製成,編織得十分細密。成吉思汗發現箭很難穿透這種綢衣,只會連箭帶布一同插進傷口。因此蒙軍招來的金國外科醫生只須將綢子拉出便可將箭頭從傷口中拔出。

為了確保和加強騎兵的機動性,每個蒙古騎兵都有一匹或幾匹備用馬。這些馬緊跟在部隊的後面,在行軍過程中,甚至在戰鬥進行時都可以隨時用來更換。換馬是按接力的方式進行的,這樣可以保證安全,對完成預定的任務影響最小。

蒙古騎兵都是從當時訓練得最好的士兵中選出的。他們從三、四歲開始就被送入戈壁沙漠中的學校,進行嚴格的騎馬射箭訓練,因此他們具有駕馭馬匹和使用武器的驚人本領。

比如,他能在快速撤退時回頭射擊跟在他後面的敵人。他們很能吃苦和忍耐嚴酷的氣候條件,不貪圖安逸舒適和美味佳餚。他們體格強壯,只要一點點或者根本不需要醫療條件,就能保持身體健康,適應戰鬥的需要。隨時服從命令是他們的天職,人人都能嚴守不怠。

發覺蒙古軍如此不要命的衝鋒,張嘯天鎖起眉頭說道:“三百米外用炮火打擊,三百米內用步槍、擲彈筒打擊,一百米內用散彈槍,五十米就用*轟它狗日的!”

“是!”部隊迅速傳達著指揮員的命令。

李定國接到蒙古軍出動的訊息,急忙下令靳統武的二十五萬大軍朝北方開進。他們隱藏在安陽一帶,就等著和清廷進行決戰!

安陽距離石家莊二百公里,部隊趕到需要經過七個小時。李定國相信,獨立師四個師絕對能堅守到援軍的到來!

他手上還有禁衛軍一個師,自己手裡又有特務營、警衛團。考慮片刻,他讓王徵南的特務營留下,確保邯鄲不被清兵佔領。

“騎兵師前進!”李浩東接到命令,急忙下令部隊出發。李定國趕過來告訴他:“我們在外圍打擊敵人,他們追擊我們後退。讓獨立師減輕一點壓力。”

“是!以團為單位,多路出擊!”李浩東很快理解李定國的作戰意圖,對三個團長吩咐道。

“是!”

李定國帶部隊撲上去,發覺清朝大軍朝他身後運動。他即令部隊後撤,和英王阿濟格率領的騎兵保持一定距離。

炮火,雙方都在使出渾身解數的發射著。由於李定國的部隊較分散,損失相當小。而清軍和蒙古軍隊卻大不一樣。他們兵力集中,炮彈落下十幾米的人都會被波及。

清軍明白,這次戰鬥關係著他們能不能入主中原,一旦失敗,才佔領不久的北平也會從新失掉。他們發了瘋似的尋找敵人決戰,沒有想到對手只在遠處用炮火和鋼槍還擊!

靳統武帶著七個師從滄州繞過去,另外十三個師正面前進著。後半夜時分,部隊終於到達目的地。他們不顧人困馬乏,開始了首先第一輪的炮火打擊。

“鄖縣大軍二十多萬?”阿濟格慌了,對手現在投入了這麼多部隊,真不知道後邊還有沒有後援。後路已經被掐死,他只得喊道:“勝負在此一舉,殺!”

“殺!”

韃子精兵發起反擊,靳統武冷靜的喊道:“轟他狗娘養的!騎兵準備上馬!”

“是!”

長途奔襲,必須讓戰馬恢復一下體力。騎兵戰士牽著馬韁繩,等待著上馬出擊的命令。

在石家莊外,三個師失去了炮火掩護。城內四個師的炮彈全部打光,他們只能用散彈槍還擊。張嘯天見狀急令部隊進城,戰馬已經累得不能再衝鋒。

四個師進城後,蒙古軍四面圍了上來。他們發覺,在高大的城牆面前騎兵失去了作用。親自指揮的鰲拜吩咐把大炮拉過來,希望能轟塌城牆衝進去。

“韃子準備的比我們要充分。”王明輝看著韃子兵炮火這麼猛烈,神色嚴肅的說道。

“告訴戰士們,敵人開炮我們分散躲藏,城牆缺口要保持相當的兵力,用散彈槍、*擊退他們!”張嘯天下達命令後,對王明輝說道:“第二方面軍已經把敵人的退路堵死,他們這是垂死掙扎!”

“清兵和蒙古軍有四十萬,我們要比他們少十萬人馬。”王明輝聳了聳肩膀說道。

“賬不是這樣算的!”張嘯天點燃一根煙抽著:“我們起初的炮火最猛,他們損失相當大。加上少爺在外圍的打擊,敵人現在和咱們旗鼓相當!”

張嘯天不等王明輝說話,繼續說道:“第二方面軍的到來,炮火還會令他們喪失很多。我們抓緊休息,聽到衝鋒號聲全力出擊!”

“是!”王明輝答應著,朝自己的部隊集中地走過去。

蒙古軍在城外也十分無奈。他們不敢靠近城二百米,對方的步槍一槍一個,讓他們損失太大。戰至天亮,發覺部隊減少了一半還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北平的攝政王多爾袞已經感覺到了失敗的陰影。他不顧一切的把北平所有軍隊拉出來,要和李定國的部隊決一死戰!

天亮時,李定國對補充彈藥的所有部隊下達反攻命令:“打完炮彈,所有騎兵發起衝鋒!”

“是!”

十八個師的炮火,一下子摧垮了大清朝和蒙古軍隊。他們在無窮無盡的打擊下,只能躲在馬腹下求得活命。炮戰進行到一個多小時,只聽四面八方傳來嘹亮的號聲。

“衝啊!”

“殺!”

萬馬奔騰已經不能在這裡形容,雙方幾十萬匹戰馬,猶如戰鼓陣陣。人喊聲、馬鳴聲接連不斷,兩軍眼看要近戰交鋒。

“射擊!”距離只剩下一百米左右,靳統武勒住戰馬,下令戰士們開始射擊。

清軍無奈,只得用弓箭還擊。但是,他們距離達不到,殺傷力遠遠沒有散彈槍那麼恐怖。鰲拜、阿濟格都明白,自己失敗已經完蛋了!

“衝!衝出去!”鰲拜不愧是久經戰場的老將,知道再耽誤下去損失會更大!

“殺!”清兵揮馬揚鞭開始衝擊。

“*!”靳統武急促的喊道。

“轟——”一陣彈雨過去,前邊的戰馬被爆炸聲和彈片擊倒。後邊的衝了過來,踩著自己人又繼續前進。清兵很快發覺,他們已經被自己人的屍體和戰馬軀體擋住了退路。

“這樣的戰鬥,我還真想不到!”李定國在遠處觀看著,他已經被震撼的無話可說。

“奶奶,蒙古兵和韃子真他媽難纏!”靳統武從不懼戰,和清兵一戰讓他內心也產生了震動。

“前赴後繼啊!”在石家莊城牆上觀看的張嘯天也不住的咂舌。明明知道衝不過去,清兵還是勇往直前。

“如果不是仗著炮火和槍支厲害,我的部隊只怕要敗給清軍!”李定國想起了古人的一句話:“事實沒有假如,造化不容翻悔;經驗為什麼可貴,就是因為經驗有了,機會往往就沒有了。世間事若依你這麼假如下去,還有完沒完呢?”(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