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一年(1638年)春,張獻忠所部轉戰於鄂、豫、皖。大明朝兵部尚書楊嗣昌,慌忙制定出“十面張網”的圍剿戰略。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殺!殺進南陽城,明軍在城裡的人不多,我們撈一把朝山裡撤!”張獻忠號稱八大王,是心毒手黑、殺人如麻、殘暴著稱,但也是為人多智謀、果敢勇猛的傑出人物。

張獻忠身長瘦而面微黃,因他小時讀過一點書,又受過軍事訓練,很快就顯示了指揮才能。經過七年來的東打西殺、捨命相拼,手下的隊伍也由幾千人發展到幾萬人,成為當時“暴民”中最強大的一支部隊。

做過屠戶、當過兵的張獻忠,冷兵器時代,常年累月的殺人,已經拿殺人不當回事了,與宰豬殺羊沒啥不同。一上陣就興奮,幾日不殺人就心中不樂,需要血與火的刺激。

手下將領和士兵,都是娶不上老婆、吃不飽飯的窮人,當了流賊、首領之後,身邊美女圍繞不斷,個個如花似玉,這就是他們喜歡做流賊的理由。劫富濟貧、替天行道只不過是個口號,能夠自保就算不錯了。都是些烏合之眾,勝不相讓,敗不相救,聚到一起就是為了打家劫舍,沒有別的目的。

大王一聲攻城,幾萬士兵嗷嗷叫的朝南陽城跑去。攻破了城就能搶到金銀財寶,遇到美貌女子,便擄回營去。

“轟——”城內突然發出震耳的炮聲,這種炮不是現代的大炮,而是土炮。緊接著城門大開,一隊隊精幹的部隊從城內殺出。

“踏踏踏踏——”

一陣馬蹄聲傳來,只見一位身材高大魁梧的紅臉大漢騎在馬上,手持長矛鐵槍喊道:“太子少保、“平賊”將軍左良玉在此,與我將爾等拿下!”

“殺!”

明軍大聲的呼喊,卻無有一個人上前廝殺,張獻忠正在驚疑,卻聽見四周傳來“嗖嗖嗖”的射箭聲。他明白了,這位“長敗將軍”給他使了陰招,大隊的人馬早已埋伏在南陽城外。

“快,撤出去,我們中計了!”不用張獻忠喊叫,手下的士兵已經開始朝來路奔跑。

左良玉設下埋伏,誘敵深入,義軍大敗而逃。他放下長槍、拿起寬刃大刀追擊張獻忠,揮刀擊之,張獻忠面流鮮血朝後退了一步。

“休得猖狂,少爺來也!”來者是一位十七歲的小將,少年英武身材魁偉,眉目修闊舉止有度,單槍匹馬奔跑過來,把左良玉第二次揮起的大刀給擋住。(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