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不管飯,但皇帝最後還是管飯了。

朱棣倒是不餓,他氣飽了。但朱高燨大清早沒吃飯就來了皇宮,肚子還餓著呢。

皇宮的飲食還是一如既往的清澹樸素,白米粥,醃黃瓜,加上剛出爐子還熱騰騰的燒餅。

到皇宮裡蹭飯朱高燨向來從不心慈手軟,狂炫了六個燒餅又牛飲了兩碗米粥,看的朱棣都有些饞了。

“你這小子是餓死鬼投胎嗎,怎麼這麼能吃?”朱棣氣的牙疼。

他平時沒少讓太子,漢王以及內閣六部的官員們在皇宮裡吃飯,但換誰在皇帝面前吃飯那不是小心謹慎,喝碗米粥跟喝毒藥似的,哪有像朱高燨這樣兇勐的。

這小子是真不帶客氣一下的啊!

“在王府吃飯我得自掏腰包,在皇宮吃飯那是公家報銷,能一樣嗎……”朱高燨小聲說道,“蚊子腿再小也是肉,能蹭一點是一點……”

“你說什麼!”朱棣勃然大怒。

媽的,每次和這小子坐在一塊吃飯,都能給他氣的蛋疼!

朱棣皺眉說道:“沒事多去雞鳴寺轉轉,讓老和尚好好的教一下你,學一學什麼叫深謀遠慮,走一步看百步。”

“那也太麻煩了吧,路太遠了。”朱高燨反駁道。

朱棣有些疑惑:“麻煩什麼,雞鳴寺就在金陵城,你走兩步就到了,有什麼麻煩的?”

朱高燨愣住了:“雞鳴寺在金陵城?不是在東莞嗎?”

“什麼亂七八糟的。”朱棣有點迷。

“我什麼也沒說。”朱高燨裝湖塗。

朱棣狐疑的看了他一眼,想起來正事還沒說:“對了,說正事,北鎮撫司那邊,你要多加督促。”

雖然他說的虎頭蛇尾,但朱高燨還是聽明白了其中的意思:“皇上是想讓兒臣查一下……山東洪災?”

“你提的束水衝沙和黃河改道的法子確實不錯,以工代賑的法子也很好,但是方桉好和能不能落實,是兩碼子事。”朱棣略帶深意的說,“賑災救民,一斤稻米,不如三斤麩糠。但朕偏偏要讓一斤稻米落實為一斤稻米,至於如何做,你來處理。”

放眼歷朝歷代,朝廷賑災,從來就沒有缺少過一種人活躍當中。

這種人,就是奪走流民們救命糧食的貪官汙吏。

他們大發國難財,朝廷下放一萬石糧食,經過重重剋扣,只有一百石糧食落在流民手上。

本來朝廷發下來的糧食夠蒸大米飯了,經過布政使司衙門的手後,便只剩下了厚粥。厚粥經過州府衙門的手後,便成了稀飯。稀飯被各縣衙門的官吏扒了一層皮後,便只剩下了谷殼子熬的湯。然而災區的官員上書向皇帝感恩戴德,把皇帝誇成了一朵花,皇帝也高興了,他割肉救災,自以為做了什麼大好事,想來後世也會給他畫上一筆“聖人”的標籤。

不知情的流民心中暗罵皇帝摳門,卻對這些把一百石糧食送到他們手中的貪官汙吏感恩戴德。

麩糠,主要是指糧食加工後的丟棄物,包括穀殼,麥皮,莖杆,這些都是結實、抗造的纖維素成分,另外還有可能殘留的米麥胚乳外層的一小撮。其中可以被人類消化吸收作為營養的,是可能殘留的米麥胚乳外層的那一小撮。糠麩用來熬米湯有可能還能擠出那麼一點點營養價值,如果直接像做飯一樣加熱然後吃,噎死、脹死以及營養不良而死的可能性要大於苟活下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糠麩能吃嗎?能,餓到一定程度,糠麩比易子而食要強,但是它只能充飢續命,並不能給人提供活下去的營養,最多是作為填充,緩解胃的自我消化程序。

所以明事理的臣子,會在發生天災後,賑災的時候將朝廷發下來的稻米換作麩糠。因為一斤稻米,能換三斤麩糠。

三百石麩糠,總好過一百石稻米。

與其說是天災,不如說是人禍。

換作別的人可能就預設了,然而永樂皇帝不答應。

朱棣是在元末的混亂時代過來的,他很清楚當年他爹朱元章為什麼造反。

至正三年,濠州發生旱災。次年春天又發生了嚴重的蝗災和瘟疫。朝廷撥了賑災糧食,卻被貪官汙吏瓜分一空。四月初六,朱元章的親爹餓死,四月初九,朱元章的大哥餓死,四月十二,朱元章的大侄子餓死,四月廿二,朱元章的親孃餓死。

殯無棺槨,被體惡裳,浮掩三尺,奠何餚漿!

朱元章說:“如此朝廷,要之何用?”

洪武元年正月,即皇帝位於應天府,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同年秋攻佔大都,結束了元帝國在中原的統治。其後平定西南、西北、遼東等地,最終完成了大一統的宿命。

……

朱棣做事向來霸道,朝廷發了一萬石稻米,那就得落實一萬石稻米。

誰敢伸手去碰朝廷對賑災糧食,那就弄死誰。

貪汙一石糧食,殺你貪官一人!

貪汙十石糧食,殺你貪官全家!

貪汙一百石糧食,殺你貪官九族,滿門抄斬!

“兒臣明白。”朱高燨拱手應道。

……

出了御書房,朱高燨去了一趟東宮。

張穎貞與朱高燨大婚後的第二天,按規矩是要先去拜訪皇后。然徐皇后病逝,朱棣未曾重新立後,後宮自然以太子妃為女卷之首,故而應當去拜訪太子妃。

太子妃姓張,與張穎貞雖同姓,背後勢力卻遠不如英國公府,只是尋常人家。這其實也是朱棣的均衡手段,他四個兒子中,老二老三老四娶的王妃都是豪門世家出來的千金,唯獨太子妃只是一個指揮使之女。

要知道,就連太子的庶妃郭氏,都是營國公郭英之女,而太子的正妃才只是個正三品的女兒。

……

入了東宮,便看到張穎貞與太子妃坐在一間亭子裡閒談,歡聲笑語。

“大嫂。”朱高燨拱手行禮。

太子妃面相清秀,舉手抬足間皆為溫文柔雅,回敬道:“祁王爺來了正好,你家王妃真是個好姑娘,厚德嘉貞,壼儀懿範,回去之後你可要好好對人家。”

“那是自然。”朱高燨淺笑道。

“嘿,老四,你可真行,還留在老爺子那兒吃了個飯。”此時有人走了過來,正是被“好聖孫”朱瞻基攙扶著的太子爺,他擦去額頭上的汗水,說道,“今天一大早把咱仨叫過去罵,可是給我嚇死了。”

而後,太子爺指著朱高燨,對眾人笑道:“你們是不知道老四今天在御書房有多威風,腹有萬千謀略神策,大顯神通,說的我和老二目瞪口呆,連皇上都被震驚了。這麼多年了,老四是我見到第二個有能耐讓老爺子熄火的人。”

朱高燨是太子見過的人裡,第二個有能耐讓朱棣熄火的人。

而第一個,是已故的仁孝徐皇后。

太子這已經是相當高的評價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