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老朱已經心態崩了,朱高燨決定再添一把柴:“爺爺,您還記得遼王、韓王、沉王嗎?按照您的意思,這三位叔叔應該會就藩到東北,以遼王的封地遼東為核心,在大明朝的東北建立起‘三王軸線’,不僅可以穩固大明的東北國防,在山海關之外形成大明的壁壘,還可以對周圍的奴兒干都司、朝鮮逐步侵蝕,最終將其納入大明境內,徹底的穩固東北。”

朱元章回過神來,有些驚愕:“你怎麼知道咱的計劃的,咱在東北的部署應該沒和別人說過吧?”

三王軸線,確實是朱元章精心策劃的部署。

不得不說,老朱這戰略目光絕對是超乎常人的,他將宗王出鎮抬到了一個不屬於它的高度。

如果一切按照老朱在東北的部署順利進行,無聲無息間,就可以將東北全境徹底王化。哪還有女真建立清朝什麼事,不僅是女真所在的奴兒干都司,甚至就連朝鮮,也會被大明王化!

這種滴水石穿的百年國策,實在讓人欽佩不已。

如果三王的國策還在,或許大明改變不了被李自成起義推翻的命運,但絕對沒有漢人被異族奴役的事。

只可惜,朱元章算計了一切,但他的後人,卻沒有按照他的想法去進行。

朱高燨嘆道:“王化東北的國策,靠的就是三王,然而這三王當中,遼王叔用盡渾身解數,按照您的意思好不容易讓大明在東北扎了根,這才讓本來荒蕪的遼東建設了起來。然而遼王叔卻被建文皇帝勒令回京,遼王叔不敢忤逆皇帝的意思,只能被迫回京。至於韓王、沉王,就更別提了,還未能就藩,便被建文皇帝軟禁在了金陵城。東北三王,沒一個能留在東北,王化東北的國策,腹死胎中。”

朱元章如遭雷擊,他的都涼透了。

他耗盡心血,為後人謀劃的國策,為了這些國策,朱元章用了數十年的時間,才構建出了雛形。這些百年大計如果能夠安穩實行,何愁大明不能百世長青?

然而建文帝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便讓朱元章所有的謀劃全都碾碎,將朱元章登基之後苦心經營的國策,一一崩壞。

所以說,建文皇帝還是有頭腦的,他在位僅僅四年,便挖空了朱元章營造幾十年給大明朝留下的命脈,這效率也是沒誰了。

誰說建文皇帝對大明朝沒有作用?

胡言亂語!

副作用也是作用啊!

朱高燨這一套接一套的話語,徹底給朱元章整破防了。

原來,是我最寵溺的孫子,給我這個當爺爺的來了一刀背刺。

痛!

太痛了!

朱元章強忍悲傷的問道:“你是不是還要告訴咱,老四造反,也是允炆逼的?”

“您猜對了。”

朱高燨道,“我爹當時是大明朝對建文皇帝最有威脅的藩王之一,手握重兵桀驁不馴,與建文的關係極為惡劣。倘若我爹活著,建文帝怎麼可能睡得著覺。”

“一眾藩王接連被削,短短十個月的時間裡,便有五位藩王被削殘了,四位被廢為庶人,一位被逼自盡。除此之外,剩下的藩王也沒落得好,建文皇帝一個接一個的宰過去,只不過那些藩王的下場比這五位好一些罷了,只要老老實實的讓建文皇帝把刀架在他們的脖子上,就可以保留王爵的封號。”

“而我爹如果什麼都不做,他的下場斷然不會比湘王好到哪裡去,輕則剝奪王爵廢為庶人,下半生被幽禁於囚籠當中,重則當場暴斃。如果我爹不反,唯有死路一條。”

“在這種情況下,我爹還是抱有一線期望,他裝瘋做傻,堂堂藩王被逼到在豬圈裡吃屎,儘管如此,建文帝依舊不打算放過我爹。我爹無奈只能被迫造反,誰曾想過建文帝殺起自己親叔叔勐如惡虎,一打起仗來就軟弱無能,我爹以北平一地之力,奪得天下,此後,被幽禁或流放的諸王也恢復了名譽和藩王,讓您這些兒子們得享天年。”

朱元章追問道:“那允炆呢?老四奪得了江山,他是如何處理的允炆?”

雖然建文讓他很失望,也讓老朱心如死灰。

可這孩子……終究是標兒的兒子,曾是老朱最疼愛的孫子。

朱高燨嘆息一聲:“建文帝……在南京被攻破以後,在皇宮裡自焚而死。當然,這事也沒人知道真相,我爹攻入皇宮以後,只看到了地上燒焦的屍體,如何能從這燒焦的屍體判斷出是不是建文皇帝。有人傳言,建文帝削髮為僧,而我爹也沒想過要弄死這個侄子,他登基以後一直在派人尋找建文皇帝,想和建文握手言和……”

朱元章冷聲道:“是握手言和,還是想要斬草除根?”

他是何等睿智之人,如何聽不出朱高燨言語裡的混淆是非!

開什麼玩笑!

老四是什麼尿性?他這個當爹的還不知道?

這廝絕對是害怕建文沒死,睡不安寧,想要把建文找出來徹底剷除後患!

狗屁的叔侄情深!

朱家人什麼時候叔侄情深過?

朱高燨向來臉皮很厚,對老朱的這些譏諷言語當做沒聽見,自顧自的說道:“再者說,我爹當了皇帝,不比建文當皇帝強一萬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朱元章來了興致:“你爹做什麼了?”

“爺爺您沒做完的事,我爹替您做了。”

朱高燨平靜的說道,“北伐親征,帶著大明的軍隊北出長城,第一戰親征韃靼部,將韃靼打的分崩離析。第二戰親征瓦剌部,將瓦剌打的只剩幾百人驚慌逃竄,飲馬瀚海!”

“他修撰永樂大典,毫不謙虛的說,永樂大典,就是古今第一奇書!”

“他組建船隊,命鄭和下西洋,讓大明的威名在四海之內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至於奴兒干都司與朝鮮,雖然王化東北的國策未能如願,但大明的王師已經橫掃東北,奴兒干都司現在已經成了大明的建州省,朝鮮王朝被滅國,現在已經成為了大明的高麗省。順帶一提,打完朝鮮以後,我們還順便滅了倭國,現在倭國名為瀛州省。”

“不僅在北邊連戰連捷,大明在遠南也是示弱破竹,將西南列國打的分崩離析,在交趾建立了大明的安南省。”

“您也不用擔心打的仗太多花光了大明朝的國庫,大明朝現在一年的國庫收入,是洪武朝的五倍有餘!”

霍去病插嘴道:“這是真事,打漠北的時候我還參與了呢,這仗打的是真爽,我帶著八百人追殺數萬瓦剌騎兵,小朱更是一箭誅殺了瓦剌首領馬哈木,俘虜了瓦剌的安樂王!”

朱元章難以置信:“這都是老四做的?我咋就不信他有這麼大的本事呢?”

老四打仗的本事,他是知道的。

打殘漠北、滅奴兒干都司、滅交趾、滅朝鮮、滅倭國……他都相信是真的。

但是說大明朝的國庫收入是洪武朝的五倍,這就有點扯澹了。

老四他懂什麼叫經濟嗎?

朱高燨有些尷尬的說道:“咳咳,滅奴兒干都司、滅交趾、滅朝鮮、滅倭國,還有搞經濟這些事,都是我做的。不過修撰永樂大典和打殘漠北,這可都是我爹做的。”

朱元章有些驚愕:“你?老四這傢伙,能放這麼大的權給一個藩王?他腦子裡進水了?”

朱高燨輕咳一聲,道:“準確的說,我現在是大明的皇太子。”

“皇太子?你逗你爺爺高興呢?”

朱元章質疑道,“我記得老四有四個兒子,燕王世子叫朱高熾,後面還有一個朱高煦、朱高燧,你應該是老四最小的一個兒子吧,論資排輩,太子怎麼也排不到你,怎麼,你前面三個哥哥全都英年早逝了?”

朱高燨撓頭:“呃……讓您失望了,我那三個哥哥還都健在呢。”

一旁的曹操溫馨提示道:“老朱你就別操這份心了,他那三個哥哥活的好好的,只不過一個比一個缺德。那朱老四當了皇帝以後,封長子朱高熾為皇太子,次子朱高煦為漢王,三子朱高燧為趙王,這朱小四為祁王。

“就這兩年的事,先是老三趙王意圖刺殺朱老四沒成功,差點被廢了。然後又是皇太子朱高熾的兒子皇太孫朱瞻基意圖謀反,調動軍隊試圖上演玄武門之變,也沒成,這皇太子朱高熾直接就被廢為贛王,皇太孫也被廢為贛王世子。最後是老二漢王朱高熾在藩國公然起兵造反,被小朱給帶著軍隊給碾壓了,現在被逮了回來當工具人。

“那朱棣的四個兒子,也就小朱沒造反了,剩下三個兒子不是想著弄死親爹就是想著造反篡位,這可不就是讓小朱當了太子嗎。

“不過小朱這太子當的真不賴,有我們哥幾個輔左,他自己人又聰明,把王朝治理的蒸蒸日上,現在那朱棣也已經將國家大權交付在了小朱的手上,自己已經半隱退了。

“嘖嘖,這朱棣也挺不容易的,快六十的人了,四個兒子裡有三個逆子,都想著弄死親爹,換誰都絕望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