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了!”

程咬金皺眉,朝那劉三問道。

“這為什麼他不行,殿下您鍊鐵就成啊?”

“那是因為咱們殿下皇家貴胄,哪裡是他一個小小鐵匠所能比擬的。”

一旁褚遂良送上一記馬屁。

而那鐵匠劉三,亦是連忙的說。

“是啊,肯定是殿下您是龍子龍孫,所以,天上的神仙助您煉成了鐵。”

“瞧你們一個個說的。”

李恪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這都是什麼話啊?

他搖了搖頭。

“這並非是本王厲害。”

“而是因為,這鍊鋼的煤有特殊之處!”

“哦?”

程咬金等人懵逼了。

就是劉興,也懵逼了。

他看了眼遠處那堆讓運過來的煤,然後喃喃道。

“不對啊,這煤都是黑乎乎的,有什麼區別?”

“裡面的區別大了去了!”

李恪解釋說道。

華夏的煤,說實在的,雖然數量多,但是卻有一些缺點,就是裡面的含硫量實在是太高了,這種煤如果用來鍊鐵的話。

那麼,煤裡面的硫會進入到鐵內部。

從而形成硫化鐵,使得鋼鐵內部的雜質增多,而雜質多了,自然而然,鐵的質量就不好了,是垃圾的很,而古人們,正是因為知道這麼一個道理,所以,才不肯用更加的廉價,更加容易獲得的煤來煉製鐵礦。

而是選擇用木炭來進行鍊鐵。

但是,到了宋朝時,由於北方的森林,經歷了數千年的砍伐,已經快沒有了,所以,木炭變的愈發的昂貴不說,數量也滿足不了宋朝那年產鋼鐵十幾萬頓的需求。

所以,只能夠採用煤來鍊鐵。

而用煤的問題,也非常的明顯。

就是,造成鋼鐵的質量不好,這也是為何,宋朝那又厚又重的步人甲的質量,會比不上西夏軍隊所裝備的冷鍛甲的原因。

而華夏雖然少有無煙煤,但是,並不代表沒有無煙煤啊。

何況,即便是沒有無煙煤,李恪這麼一個穿越者,不會提前的把洗煤的金手指給點出來?

“殿下的意思是,這煤裡面有一種雜質,使得煉出來的鐵不成,而您採用的這種煤 ,已經將這裡面的雜質給去除掉了,如此,才使得煤煉出來鐵,與木炭煉出來的鐵,如出一轍?”

李靖在一旁皺眉喃喃著。

好一陣,才將這複雜的關係給弄清楚了。

“對對,就是這麼一個道理,你們大抵是明白了吧?”

李恪點點頭,朝後者問道。

“明白了,明白了。”

程咬金打著哈欠說道,剛剛李恪的一通解釋,把他還有尉遲恭聽是直打磕睡,差點沒有直接的站著睡著了,不過,聽是雲裡霧裡,可是,這卻並不代表,程咬金沒有抓住問題的重點。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只見到他面露喜色。

“話說回來有了殿下這麼多的鐵, 咱們也可以多造些盔甲了,將來跟突厥人打起來的時候,也能多幾分的勝算!”

“對,是這個道理。”

李靖點點頭,又看了眼周圍,他不禁的感慨。

“殿下,您這裡一天產鐵,怕是能有數萬斤吧?”

“數萬斤?”

李恪換算了一下,唐朝的一斤,比後世的一斤差不多,就按李靖的說是五萬斤來算,也不過是二十五噸罷了!

而二十五噸?

李恪轉身,看了眼自已身後眾多的小高爐。

總共有二十個呢。

而煉出來一爐的鐵,大抵有個一噸左右,一爐子需要大抵一個小時,一天哪怕只工作八個小時,便能夠煉製成功八噸,而二十個爐子,每天便可以煉出來鐵一百六十噸呢!

就這,還是少算了呢!

因為,爐子熱了之後,煉製的速度,只會更快,而且,眼下這裡的小高爐,可以增加建設許多。

“別說是幾萬斤鐵了,就是幾十萬斤,也不在話下。”

李恪朝一旁的李靖拍著胸脯說道。

“幾十萬斤?”

李靖聽的眼睛放光。

一身鐵甲,也就是幾十斤鐵罷了,而如果一天產鐵幾十萬斤,那意味著,一天產的鐵,便可以為朝廷打造一萬身的鐵甲了!

武裝出來一萬名鐵甲士兵了!

用不了兩個月,產出來的鐵,便可以給大唐所有的士兵,換裝上一身嶄新結實的鐵甲了!

想到這裡,李靖激動的,手舞足蹈。

“天助我大唐,天助我大唐啊。”

可是,李靖正激動呢,一旁的秦瓊,卻是眉頭一鎖,皺眉潑上來了一盆冷水。

“話雖如此,可是,光有了鐵,卻不代表我們能夠生產出來足夠多的鐵甲啊。”

“要知道,這鐵甲可不容易製作!”

說著,便只聽見秦瓊皺眉說道。

“不說別的,一個匠人,一個月也就是製作出來兩三身的鐵甲罷了,這還是快了的呢,所以,要想滿足咱們這生產鐵甲的速度,那起碼也得個幾十萬個鐵匠輪流工作吧?”

“不用,不用,用不著!”

李恪搖了搖頭。

“哪用的著鐵匠啊?”

他笑著說。

“我就有個辦法。”

“哦?”

程咬金等人詫異,只見到,李恪說道。

“依我看,完全可以進行澆鑄製作甲片,如此一來,生產甲片的速度,便大大的加快了,而天下的閒人多了去了,編制盔甲這又不是什麼複雜的活,婦人們在家便可以完成紡織了。”

“如此一來,工廠只負責生產甲片,然後呢,再工人們,或者,直接的讓百姓們,把甲片拿回家裡去自行編織,編成一身,再給些銀錢,如此,一年下來,生產速度,豈不是可以大大的加快了?”

“咦?”

李靖眼睛一亮。

隨之,便意識到,這是一個可行的辦法。

要知道,鐵甲最浪費時間的製作工序,就是加工甲片了,甭看那只是一個個小鐵片,但卻需要匠人們費力的錘打敲擊才能夠製作完成。

而眼下,李恪直接的選擇澆鑄製作,顯得能夠快許多。

而且,也不會擔心質量問題,那些個鐵匠之所以要一個個敲擊出來甲片,倒不是因為這樣鍛打會使得甲片的硬度與防禦力增加,純屬是因為,這樣的話,他們只有憑藉這樣的加工方式。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