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昊等人輕鬆的氛圍不同。

此時的虎牢關中,賈詡在得到訊息之後,第一時間的反應就是不信。

大半個清晨沒有回過神來。

“怎麼可能還有埋伏?這怎麼可能呢?我以詭道用兵,不循常理,而敵人竟然也劍走偏鋒,以詭道反制這、這真是出乎預料,羞煞某也!李昊軍中必有奇才,只恐董仲穎扶持的劉協難保帝位,我這亂國之策,究竟是對是錯?”

賈詡呆呆地站在虎牢關城頭,望著南方的煙塵,一臉不可思議與慚愧。

雖然李昊他們早就不見了蹤影,但賈詡卻似乎看到了對手的影子,這無疑是個可怕的對手!

卻說李昊一路向北,由於都是騎兵行軍速度極快,只用了十餘天的時間,便來到了神隕關前。

在李昊大軍距離神隕關還有十幾裡的時候,蕭何就得到了探報!

於是與章邯等人早早的出城迎接,見到李昊歸來之後,當即上前施禮參拜。

“屬下蕭何、章邯參拜主公!主公此去中原,斬華雄、敗呂布,天下震驚!”

李昊笑容滿面的扶起了蕭何與章邯等人,先是謙虛了幾句,然後又把二人誇讚一番!

幾人邊走邊聊,蕭何也將李昊不在的這一段時間情況一一向李昊進行了彙報。

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自神隕關到天空之城之間,新修建了一條由水泥鋪成的道路。

一路行來,田野裡的百姓忙的熱火朝天,開墾土地的開墾土地,耕種的耕種,一派安居樂業的景象。

老弱婦孺都在勞作,有不少五六歲的孩童則在田野裡嬉戲追逐。

看到了大軍之中飄蕩著鎮國公的旗幟,百姓們紛紛丟下手裡的農具,向李昊行禮致謝!

劉伯溫在馬上讚歎道:

“想不到短短時間內,天空之城已經被主公治理的國泰民安,一片安居樂業景象,與中原的烽火連天,大是不同。如此持之以恆下去,必然國力昌盛,何愁不能平定諸侯?”

有如此成就其實大多數都是蕭何的功勞,李昊對於田野裡的欣欣向榮也是感到欣慰,笑道:

“此乃蕭何之功,待平定幷州後,將整個並州委於蕭何治理,到時幷州必然會成為我等立足於這亂世的根本。”

收復幷州作為根基,是李昊這一路來和劉伯溫等人商議的結果。

畢竟不能老讓少帝劉辨呆在天空之城。

而蕭何在聽到李昊的話,顯示一愣也沒多問,只是開口道

“蕭何,何德何能,豈敢當主公如此謬讚!”

被李昊如此賞識誇讚,蕭何心中自然是高興。

蕭何把天空之城的情況介紹了一遍,李昊聽完也是滿意的點點頭。

得知大軍返程,少帝劉辨早就率領著一眾文武百官,出城二十裡迎接。

來到近前,李昊率領眾將下馬,隨後按照禮節參拜少帝。

劉辨見此,急忙上前,將李昊扶起來。

沒有太多的話語,師傅兩人只是簡單的敘舊一下,隨後便一同進了天空之城。

李昊回到了天空之城,先是回到了將軍府,和慕容千鶴溫存了一番之後,這才讓人通知眾人,今晚在將軍府中設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延席之間,章邯向趙雲、李存孝豎起大拇指道:

“聽聞兩位將軍一路斬將奪旗,立下赫赫戰功,某心中羨慕的緊呢,不知何時才能像兩位將軍一般上沙場揚名立萬!”

李昊知道章邯這是待不住了,於是正色道:

“章邯不必著急,馬上就會有你的用武之地了,如今幷州無主,明日我打算向少帝提議,進駐幷州。”

聽得李昊的話,章邯雙目一亮,隨後面露喜色地開口道:

“哈哈、太好了,我章邯要做先鋒,助主公掃平幷州!”

幷州,太原郡治所在晉陽。

此時的晉陽城下旌旗招展,十萬黑山軍漫山遍野的席捲而來,黑壓壓的猶如蟻群一般,令人觸目驚心,不寒而慄。

“傳本太守命令,讓那些不想死在黑山賊手下的大族派家丁門客到城牆上來協助守城,快去!”

太原郡太守張懿望著席捲而來的黑山軍,心中叫苦不迭,在棄城逃跑與據城死守之間搖擺了許久,最終決定死守。

由於丁原身死,幷州軍被呂布所得,現在的幷州兵力相當地空虛。

此時的晉陽城內也只有一萬郡兵,若是硬抗十萬黑山軍的進攻,估計也就能堅持一兩天的時間。

但晉陽身為整個幷州最大的都城,城內門閥眾多,門客僕人加起來大概也能湊個二三萬人左右。

倘若能夠獲得一半的支援,再鼓動一些普通百姓登上城牆協助防守,估計能死撐五六天的樣子。

張懿在進到黑山軍來襲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派出了手下親信,前往各地求援,希望於有人能夠發兵來救。

四月時節,漫山遍野裡一片盎然綠意,但黑山大軍踏過之後,頓時變作一片枯黃,如同災難大片的場景一般。

黑山軍起於一年之前,由博陵人張牛角、常山真定人褚飛燕組建。

他們聚攏了數萬餘人盤踞在太行山上,劫掠各地,與黃巾各部遙相呼應,不斷地發展壯大,最終變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

張角三兄弟死後,黃巾各部頓時星散,每日都有大小不一的黃巾餘部,從冀、豫、兗、司等各州跋山涉水的前來太行上投靠黑山軍,大小不一,多者近萬。

少則三四千,使得黑山軍的規模越來越大。

只是短短的一年時間,盤踞在太行山上的黑山軍已有四十萬之眾。

當然這是包括了老弱婦孺在內的數目,真正能上沙場廝殺的精壯也就二十萬上下的樣子,其他的都是跟著逃命的家卷。

黑山各部平日裡並不聚集在一起,各自在茫茫太行上尋找險要之處扎下營寨,各自解決糧食問題。

平日裡由張牛角、褚飛燕兩大渠帥庇護他們的安全,但有朝廷軍隊來攻,二人必然發出黑山旗,糾集各部,共同擊退來伐的官兵。

接到旗幟的黑山各部落必須準時出兵。

否則就從黑山軍中除名,逐出太行山。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