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普陀山”是印度語的簡稱,完整的名字叫做“普陀洛迦山”。

南海普陀山,四面環海,是中國歷史上的佛教聖地,與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而普陀山,後世也有“海天佛國”之名。

不過在魏晉時期,普陀山還不叫普陀山,而是叫做梅岑山的時候,佛教還要靠邊站,這裡是道教的修仙聖地。

其實道教流派源遠流長,在魏晉時期佛教初來東土,尤其是在東南之地上,民間的影響力比道教要遠遠不如。連要來東海中洲之前,道玄這個和尚都曾和張弛說這裡自古多仙,可不是他胡說的。

那時,此地佛教的傳說還都沒有流傳開來,反而是道教典故,歷來被本地的百姓傳誦。望遠了說,傳說中這裡是慈航道人的修煉之地,現在普陀山上還有慈航道人修煉的普陀山落伽洞。

眾所周知,慈航道人在道教的傳說中,是觀音菩薩的前身,當然這個同老子化胡說一樣,不被佛教中人所承認,不過在民間卻廣為流傳。

除此之外,梅岑山上還有很多道人方士修仙的傳說,比如秦朝時的方士安期生、漢朝時候的方士梅福,都是在此地修仙悟道,還有一個不能不提,就是張弛已經聽過很多次的葛洪仙翁。

道教中常有方士在此地修行煉丹,施藥救人,所以這裡的百姓也都是家家供奉道君,人人通道。

只是這些百姓萬萬沒有料到,世代通道,現在反而竟會被天師道正統的道門中人,將全島劫掠一空,更殺戮了無數的無辜島民。

這些百姓心中怎麼能解,都說因果迴圈報應不爽,可怎麼能這樣迴圈?真真叫人欲哭無淚。

張弛道玄登岸之後,便別了那名五短漁夫,梅岑山島並不大,島上就是一座浮出海面的高山,只不過蔥蔥鬱郁,不熟地形,張弛和道玄倒也不知道該去什麼地方。

“五斗米道在此地劫掠,想來是要在這裡就準備入海也說不定,我們可要快些找,不然三桐他們還不要被五斗米道帶到大海中去了。”張弛道玄兩人一馬,道玄在張弛身後說道。

張弛點頭沉思:“正是,可是這島上遍地是山,樹木蔥鬱,北府軍先我們來,說是來圍剿五斗米道,怎麼這麼快就找不到蹤影了?”

“不如我們到高處去,”道玄一指山頂:“在高處看得遠,五斗米道和北府軍來的人都不少,這麼大的一批人馬,不會找不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個主意好,張弛點頭稱是,就驅策白雪一路朝山頂跑來。

梅岑山上的山都不高,不過俗話說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所以有人修煉成仙的山中,就少不了慕名而來的修士。張弛剛到山頂四處眺望,還沒有見到大軍的蹤影,就先聽到遠處傳來一陣朗聲長笑。

循聲望去,張弛就見到了一個道人在山中走來,這名道士年紀倒也不大,絕不過三十歲的模樣,一身飄逸之氣,身背寶劍,手中還持一個小酒壺,一邊走上山來一邊唱道:“顛波湖海半生涯,羽化他鄉不還家。杯酒不堪天邊醉,閒於仙翁掃落花。”

說罷,飲了一口酒仰天大笑,笑聲中透著豪邁之氣。

這個人氣質超凡脫俗,口中唱的歌謠也頗有些韻味,張弛沒想到在山中也能遇到這樣一名高士。既然找不到五斗米道的蹤跡,不妨和他打聽打聽,張弛想著,便和道玄一起翻身下馬。

張弛見來人一身灑脫之氣,所吟唱的詩也有幾分超脫之意。張弛本身就是幾分這樣的性格,見到這人也覺得親切,打起招呼來也是別具一格:“這位兄臺莫要怪我唐突,能不能討口酒來喝。”

來人徑直將酒壺拋給張弛,笑道:“什麼唐突不唐突,仙山之中怎麼能結交俗友,就要像你這樣的直率才好。”

張弛這幾日也的確沒有沾酒,哈哈一笑接過酒壺仰天喝了一大口,然後又遞還給那道人,說道:“好酒。”

“這酒是北方胡人的烈酒,入喉辛辣,江南人士倒真是少有人喝的慣。”本塵道人見張弛竟然也喜歡喝烈酒,對他的好感也多了幾分。

“兄臺怎麼稱呼,怎麼隻身一人來到這山中來?”

那道人說道:“我稱做本塵道人,聽說這山中有天地靈氣,慕名而來,或許能有奇緣,羽化登先也說不定。”

說完,又是豪爽一笑。

張弛對虛無縹緲之說本來就不信,不過人各有志,他也不好當面反駁本塵道人,只是轉而問道:“兄臺來了多久了?”

本塵道人性格脫俗,為人也沒有什麼心機,雖然第一次遇到張弛,不過一見面就感覺投緣,也不隱瞞,細算了一番便告訴張弛:“足有半個月了,看過海上仙山,本來我還打算再到蜀中仙山中去遊覽,可惜這兩日島上起了變故,難找的到回航船隻,所以只能再滯留兩天。”

本塵道人所說的島上變故,八成就是五斗米道四處劫掠,張弛一聽連忙問道:“什麼變故?”

“五斗米道領兵作亂不成,現在逃竄到了這個島上,四處劫掠,家家被搶,連船隻也都搶走了。”本塵道人一攤雙手:“所以我暫時就回不去了。”

“那兄臺可知道現在那些五斗米道的方位?”

“當然知道,昨日他們就將搶來的糧食、船隻都集中在了島南,現在想必人也都在那邊。”

張弛一聽,施禮道謝,連忙就和道玄上馬要行,那道人奇怪,有人在南邊搶劫殺人,正常人都是往北跑還來不及,他們怎麼自己送上們去?問道:“島南正遭兵亂,你去那邊做什麼?”

要解釋恐怕不是一言半語能說得清,張弛只是籠統說道:“我有一些朋友現在被五斗米道劫持,我要趕快去救他們。”

“五斗米道自從上島,就四處燒殺搶掠,你去島南可要千萬小心。”本塵道人本來還要勸說張弛,不過又仔細看了一番張弛面相骨骼,忽然間或有所思,略略有些吃驚的說道:“不過你命中有仙緣,在這仙山之上,或許因緣際會能得長生也說不定。”

本塵道人說出“長生”二字,張弛心中一驚。這兩天一直聽人說起長生之術,現在又聽本塵道人說起,他現在倒也不著急走了,問道:“難道這世間真有長生這種事?”

“看來你不是道門中人,如果你是道門中人怎會不知長生之說。”本塵道人微微一笑,繼續說道:“盤古之時,海上有仙山五座,由神鰲揹負浮在東海之上。每座仙山上各有神藥,分食可延年益壽,合用則長生不老。只是可惜後來女媧補天之時,斬鰲足立四極,移圓嶠於琅琊,沉岱輿於海底,從此仙藥就不全了。不過也常有人機緣巧合得全仙藥,從此長生不老,羽化成仙。”

這些神怪之說張弛當然早就聽說過,只不過沒有像今天這樣系統,他二十一世紀穿越而來,從小就受的無神論教育,當然不信。不過道玄卻聽得過癮,沒想到道玄一個和尚,也對這些怪力亂神之說有興趣。

張弛關心的當然不是這些傳說,自言自語說道:“聽說五斗米道的師君孫泰有長生之術,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他雖然是自言自語,不過他當然更希望本塵道人知道其中的事情,能接過話頭,為他詳細講講清楚。果然,本塵道人聽張弛說完就笑道:“應該是確有此事。也就幾十年前,我道門中又出了一位奇才,就是杜子恭,符籙術法無一不精,相傳他有長生之術,不過他用不著,將長生之術留給了他的弟子孫泰,羽化成仙而去。”

張弛現在已經知道杜子恭哪裡是什麼羽化成仙去了,分明就是被孫泰所害。見這個道人也不過是道聽途說,看來打聽不到什麼內幕,就抱拳說道:“今天多謝兄臺指點了方向,我還要去救我朋友,要與兄臺告別了,天下之大也不知何日再見,後會有期吧。”

說完,張弛道玄便翻身上馬,一路朝島南而去。

梅岑山上,山峰雖然不高,不過島上所有山峰彼此相連,連綿起伏。張弛和道玄也不下山,在山中沿著山脈走勢,一路向南,這樣也能一目瞭然,看清島上全貌。

島並不大,再加上白雪神速,不過一會就來到了島南,遠遠已經看見了大海。

“張大哥,你聽,那邊有廝殺聲!”道玄率先聽到了動靜,連忙從白雪上飛身而起,此處山中叢林茂盛樹木蔥鬱,看得不真切,所以道玄用輕功攀越到大樹之上,比在林中看的更加真切。

“有兩隊人在海邊作戰,雙方看上去好似就是五斗米道和北府軍。”在樹上看的真切,道玄連忙跳下來對張弛說道。

張弛一聽也不猶豫,快馬又向前方跑去,廝殺聲已經盡在耳邊,再翻過一條山脊,張弛終於見到眼前山下,兩隊人正在列陣廝殺。攻的一方就是北府軍,而守的一方正是五斗米道殘眾,已經被逼到了海邊再無退路。

只不過怎麼五斗米道的人數比原來少了不少,剛出山陰的時候五斗米道少說也有萬人,可現在遠遠沒有那麼多,竟然被數千的北府軍三面圍住。

三面受敵,一面背海,也無退路。恐怕再過不了多久,就要被殺乾淨了。

“張大哥你快看,”道玄指著山下亂軍之中一人說道:“那不是三桐麼。”

道玄看的沒錯,那人正是三桐,此時正雙手持刀在亂軍中拼命廝殺,只不過周邊北府軍眾多,殺也殺不絕,反而是三桐身上已經好幾處受傷,形式岌岌可危。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