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機過來的速度挺快的,第二天中午前,鍾濤就領帶著三輛板車,拉著三臺120挖機到了宿舍區。

雖然到了,不過也沒有立馬開始幹活,先安頓好,等明天再說。

不過下午誠鑫到是帶著三位挖機師傅,去場地看了看。

昨天拖拉機耕了半天地,四臺拖拉機,每臺都耕了五小時,共計一千六七百畝。

第一天這半天算是開門紅雖然也遇到深埋在土裡的巨石,不過好在避險系統,犁鏵都沒有問題。

第二天,新來的挖機也加入了挖掘溝渠的工作裡。

一天下來,工作速度比80的小挖機稍微快了一點點,不過也沒超過太多一天十小時也是三百多米。

而拖拉機這邊呢,一天下來總共耕了三千零一百多畝地。

不過今天運氣沒昨天下午好了,雖然有避險系統,不過還是有一臺拖拉機犁鏵組磕碰到了石頭,從而導致一副犁鏵變形。

好在避險系統也起到作用了,雖然收起犁鏵的時間晚了一點,但是也沒有量成太大的損失,只是一副犁鏵變形而已,沒有傷到整個犁鏵組的骨架。

李師傅一邊教學下邊更換,花了十來分鐘就把變形的那一副犁鏵給更換了。

接下來好幾天,誠鑫每天晚上幫著周勇他們,送著一桶桶柴油,分別給五臺挖機加油。

下午沒事或者無聊呢,要麼給蘇雪打打電話聊天,要麼就去開兩圈拖拉機。

偶爾也去學習學習挖機。

畢竟學會了就是手藝不是?萬一哪天這鬼老天爺又開個玩笑,把誠鑫又送回去,然後又沒有靈液。

說不定誠鑫看著這學會的挖機技能,也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不是?

對了,要不要多學點這世界的歌曲和多看看電影電視劇呵呵。

轉眼一週,上午一小半天,當誠鑫把拖拉機開了一個來回後,整個兩萬多畝地算是完成第一部的翻耕。

完事後,誠鑫讓李顯科五人外加李師傅他們休息半天,明天在進行旋耕,也就是把犁鏵翻耕的泥土給打碎。

至於挖機?這才一半都沒幹到,休息啥啊休息,繼續幹。

而且不止他溝渠,誠鑫還讓他們進入到已經翻耕的土地裡,把標記這深埋在泥土裡的大石頭給掏出來。

掏不出來的直接破碎錘伺候。

一共有著一百多處,花了一天時間才徹底搞定。

一天過後,挖機行駛到離草場邊緣四五公里外的地方繼續挖自己的溝渠。

而拖拉機小組們,把後面拖拽的犁鏵組,更換成了一副寬度在八米的鋼耙。

這些土地都是第一次開發樓盤裡面大大小小的碎石石塊的非常多,必須把石塊都清理乾淨,才能再次旋耕。

不然犁鏵耕完就上旋耕機,可能用不了一天時間,旋耕機的刀組全得幹報廢了。

電腦控制著耙犁的深度後,拖拉機以每小時二十多公裡的速度,拖拽著它們前行。

它們路過的地方,只要是超過半個拳頭大,或者更小一些的石頭,都會被耙出來,然後從耙犁的一邊成一條線擺放在泥土上面。

由於車速快,還有耙犁的寬度也比犁鏵組寬,一臺拖拉機每小時能耙兩百多畝地。

四臺拖拉機,一天十小時就能搞定八千多畝。

這兩萬多畝地,三天時間都差點每花完就背耙了一遍。

一塊塊大大小小的石塊,從泥土裡被耙出來後,整整齊齊的排成一排的躺在泥土上。

還好,有著裝載機,這些石塊被耙出來後,由裝載機給鏟了運到挨著輸水管道邊上堆放著。

沒辦法,誠鑫也是個二把手,要是那些國外常年開荒的農場,它們就有碎石車。

直接開著這種特殊車輛,順著那擺成一條線的石塊開過去,這些石塊就會變成一壟沙土。

一臺裝載機,花了兩天時間把石塊清理完畢,接著就可以開始上巨無霸了一樣的旋耕刀組了。

這旋耕組可比犁鏵組個耙犁組寬多了,前面兩種在這才更換的旋耕刀組面前,那就是個小弟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整副旋耕刀組,寬度達到十八米,一共前後兩排旋耕刀組。

由於刀組太寬了,平時兩邊都是摺疊起來的。

當拖拉機拖拽著旋耕刀組來到地裡後,從拖拉機的操作檯的顯示器上,啪啪啪一點,由電腦控制液壓裝置,把摺疊的兩邊放平。

不管是犁鏵組,還是耙犁,或者是這旋耕刀組,都有著一組輪胎,只不過有的在中間,有的在兩邊。

這種超大型的旋耕機,不像一般的小型旋耕機那樣,有著從拖拉機傳輸出來的動力進行旋耕。

它是直接靠著拖拽前進的動力,帶動螺旋刀組對泥土進行粉碎的。

這玩意寬度大,而且前進速度也快,每前進不到四十米,就旋耕了一畝地。

一天十小時下來,要不是因為每次點頭得花費一些時間,它一天能旋耕五千畝土地。

四臺拖拉機,兩天時間都沒到的功夫,就把兩萬多畝地給旋耕了一遍。

這就是機械的力量啊,兩萬多畝地,在這種大功率機械面前,只花了不到半個月,就完成了深耕。

額,雖然沒有深耕,不過用犁鏵也算是深耕了。

半個月時間完成深耕,篩除石塊,旋耕碎土,現在只等灑下草種了?

想多了,還得有個步驟,那就是灌水或者灑水。

就這表層看著都是白花花鹽鹼土,不泡一泡鹽鹼,誠鑫怕就算侵泡靈液後的草種灑下去,過幾天不說發芽,可能都被醃熟了。

面積太大,而且灌水的話,有點不可實際。

而且考慮到以後還得經常噴灑稀釋靈液,最好採用噴灌系統。

現在除了挖機還在挖溝渠,拖拉機開荒小組也沒事了。

所以誠鑫考慮一下覺定挖機小組繼續挖溝,拖拉機開荒小組跟著他回村休整。

嘿嘿,誰叫挖機小組的工作量大呢。

半個月時間,他們也就剛把從澹水輸送管道為起點,到陽穀那邊那條長度接近二十公裡,寬度兩米多,深度一米半的排水渠挖好。

現在還得再耕好的草場中間,挖一條兩公裡多水渠。

這還沒完,還得在整片耕好的土地裡,每隔一百來米,挖一條二三十公分寬,深度也在二十公分左右的小溝。

所以呢,兩萬多畝的地塊,至少得挖掘一百多條,長度在一公里左右的小溝渠。

一切為了更好排鹽鹼,挖機小組還得繼續努力。

不過等最後兩公裡的大水渠挖掘完,這些小溝渠挖掘的速度也快。

當然,挖機小組也不是所有人都跟著誠鑫回村。

文新強和廖陽留了下來。

雖說挖機組只有五人,但是每天也得吃三頓不是?

所以吳倩和待遇得留下做飯。

考慮到這荒郊野外的,還有五個大老爺們,誠鑫就讓文新強和廖陽留下了。

他倆留在這,每天也可以幫著挖機運輸油料,同時也可以學習一下挖機不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