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平臺的上升速度,可以用龜速來形容。

七十來米的高度,花了六分鍾才到達。

一聲輕微的哐當聲中,升降臺到達了與缺口底部平行的位置。

拔出鑰匙,關上保護按鈕的鐵盒子,誠鑫哥倆騎著全地形車就往前開去。

在誠鑫把鑰匙的時候,鍾濤就開啟了欄杆門兩人騎出去後,也沒有停留,直接朝著前方百米外,蜿蜒曲折,用水泥建築的公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整條公路有一點五公里長,雙向車道,不過比一般的雙向車道要窄一些。

幾分鐘後,兩兄弟終於到達了山頂。

這也是兩兄弟從出生到現在,第一次來到從小就想上來看看神秘山頂。

“兄弟,這真像村裡說的那樣,真他喵的荒涼啊。”

兩兄弟上了山頂平原後,立馬停下車,接著掏出望遠鏡朝四周望去。

整個平原,地勢相當的平,一眼望去,好幾公裡外都能看見,再遠的地方因為視野和角度的問題,不知道是怎麼個情況。

在視野能看見的地方,隔著老遠的距離,才能看見一查或者幾株野草或者灌木。

而整個地面呢,凹凸不平,各種開裂,而且往遠了看,感覺還是白茫茫的一片,都看不出泥土色。

就像誰在地面上,灑了薄薄一層石灰一樣。

“荒涼就荒涼把,種上東西後就好了。”

看了一會,誠鑫收回望遠鏡回覆到。

“你有信心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種出糧食或者草場?我靠有點懸啊。”

鍾濤看到這片土地的樣子後,那是一點也不看好。

“辦法多得是,不試試怎麼知道?”

國內許多地方都能在鹽鹼地裡種出糧食,誠鑫不相信他這不缺水,又有靈液這種外掛,還種不出一點糧食和草場來?

說完話,誠鑫也沒有在多說,下車後,在車上找出一把來時準備好的鎬頭。

就是那種一頭是鋼釺一頭是鋤頭一樣的玩意。

砰砰砰,誠鑫拿起鎬頭,用鋤頭那一面就往地上挖。

沒有出現意外,和原來上來過的專家說的一樣,誠鑫挖了十釐米出頭,出頭在挖下去,就帶不了多少泥土起來了。

挖到十釐米以下,都感覺不到一丁點挖土的感覺,反而像是在挖鋤頭。

這還是誠鑫力氣大的結果,要是讓鍾濤來,在往下挖,可能每挖一次,鋤頭也只能帶起來薄薄一層皮而已。

“我靠,真硬啊,這下面是泡沙石?”

靠誠鑫挖了十釐米的樣子,在往下挖。只聽見砰砰砰的鋤頭和地面撞擊的聲音,而不見一點泥土被挖去來。

這那是在挖土地?這尼瑪就是在挖風化石啊。

砰砰砰,沒理會鍾濤,誠鑫把鎬頭換了一面,用鋼釺的方向再次往深處鑿。

這下因為受力面積邊小,外加誠鑫的力氣大,釺頭很容易就鑿了下去。

撬了一下,一小塊像石頭一樣硬的硬土就被誠鑫撬了起來。

放下鎬頭,誠鑫撿起了那塊費了勁才撬起來的硬土,用手掰了下,一分為二。

鍾濤也蹲下來,伸手從誠鑫這拿了一塊過去,也掰了一下,然後又仔細打量了一會。

“我插,這玩意不像泡沙石啊,怎麼這麼硬?”

鍾濤這是看出來手裡的玩意就是泥土,並不是他以為的風化石。

“這山上全是鹽鹼地,下面這些土都硬化了,所以才這麼難挖。”

誠鑫開口簡單的解釋了一下。

“硬化了?我看著都快變成石頭了,這硬度,你就是用大型旋耕機來耕,也耕不動把?”

鍾濤這話說得沒毛病,就這硬度,在牛逼的大型旋耕機,除了上面一層十公分的泥土,再往下,都是沒辦法耕動的。

“這硬度,旋耕機肯定沒辦法,我回去後詢問一下,看挖機行不。”

“挖機的炮錘混凝土都能打碎,這土在怎麼硬也比不上混凝土和石頭把?”

“還有工地上那種鎬頭一樣的,都可以試試。”

誠鑫以前就想到過這事,所以也沒有猶豫,立馬回答了鍾濤。

“!

挖機?我說兄弟,挖機雖然能破開著硬土,可是你這些玩意是用來種糧食的。”

“就挖機那炮錘,還有你說的那帶鎬頭的那種,雖然能破開了,可是破開後的土,都是一塊一塊的,難道你還準備用其他裝置鎖再來把這些硬土塊給破碎成面面?”

鍾濤這兩年其他沒怎麼學,種地方面可瞭解得挺多的。

所以誠鑫一說這個方案,他立馬就說出了其中的利弊。

“額,也是啥,不過現在不急,到時候試試看不就知道了嗎,只要成本不是太高,麻煩一點也沒事。”

土地絕對要開發,怎麼來,那就得看開發成本了。

“走吧,再去其他地方看看。”

誠鑫這也不是轉移話題,到這山上,也不是為了檢視土地的成分或者情況。

這次過來的目的,是尋找一處能存水的凹地。

畢竟以後這上面不管是草場還是農場,都需要大量的澹水來澆灌或者沖刷土地裡的鹽鹼。

直接從管道裡接到地裡也不行不是?

所以,必須找一塊窪地,或者是一處山谷啥的,把從山脈引流過來的澹水儲存在裡面。

兩兄弟再次出發,方向是朝著村裡的方向而去的。

找去這邊找,畢竟那邊離村子近,這樣不管這山上是安裝管道,還是開挖溝渠把澹水引過來,距離也短。

隨之投入也要節省許多。

一路走走停停,時不時的下車挖一挖土地,結果和第一次差不多,都是十釐米左右就很難挖下去了。

中午簡單的吃了一點,下午繼續尋找。

從升降平臺到靠近村子的懸崖邊,總共也就不到六十公裡。

就算一路走走停停在四處看看,半天多的時間,兩兄弟都跑了一個來回。

從靠近陽穀這邊過去,在從靠近陰谷那邊回來。

雖然這一路,也看見好幾處地勢低窪的地方,也有可以當做蓄水池的地方。

可是這些地方都太小了。

最小的百十來平方,能蓄水的深度也有高有低,低的就兩三米,高的七八米

大的地方,十幾畝的面積是有,可是能蓄水的深度太低了,感覺都蓄不了三米的水。

這種地方,蓄水進來後,水域面積雖大,但是深度不夠,蒸發量也快。

這種地方,誠鑫不滿意,只能當做備用的,要是實在找不到,也只有用這些地方了。

找了一天,也騎了一天的車,兩兄弟在天黑前搭好帳篷休息了一晚。

次日,兩兄弟又開始尋找。

陽穀到陰谷的直線距離,可是有些好幾十公裡的。

只跑一個來回,那是根本看不完的。

兩兄弟往中間靠了幾公裡,再次尋找了起來。

一邊尋找,同時也時不時的停車檢查土地,期待能順帶的找到一塊硬度不是那麼高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