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超的提議很讓牛進達上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牛進達很清楚這個道理。

再跟秦超談論了一些細節以及後續的計劃方案之後,牛進達再也不管自家莊子打井的事情,牛見虎成為了牛家莊子的最高掌舵人,一邊是率領著西灞村打井隊,一邊則是牛家莊子的佃戶。

牛進達有信心說服皇帝同意這一計劃,而他也想讓自己的莊子成為第一個受益的。

於是乎,西灞村打井隊的工人們倒是可以忙中偷閒,站在一旁指揮著那些牛家莊子的傷兵進行打井作業,不時的提出一些意見以及心得。

反正工錢他們照拿,牛家莊子的傷兵幹了活也沒錢拿,有這種偷懶的功夫,誰又會不樂意呢?

再說秦超也已經講的很明白,傷兵並不影響西灞村打井隊的日後工作,無論最終的結果如何,這三十一個打井組的人員是已經固定下來了。

安排好了事情,秦超則是飛速的逃回了西灞村,他可不想蹲在這裡等著被程咬金堵門,對於秦超來說,還是西灞村比較安全一些。

再一個,秦超也並非無事可做。

眼下西灞村灌溉的問題已經解決了,一口井負責八十畝地,只需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就能將整片地灌溉一遍,若是種地之前打上田埂,灌溉的速度會更快一些。

而壓水又不費力,家中的男人們外出打井,孩童與婦人們則奔走於田間,即便是老人,也均是坐在井邊看著孩子們壓水灌溉。

解決了村民們最擔心的的問題,那麼剩下的自然是秦超認為最緊要的問題。

建房子。

目前的房子雖然能住,但秦超卻對此頗為不滿,沒有暖氣,沒有自來水,甚至沒有水泥地面,一點也不豪華,秦超覺得自己已經脫離了貧苦百姓的階級,所以也理所應當的可以做一些能讓自己享受的事情來。

燒製水泥,紅磚,如果有條件的話,秦超甚至還想試著燒製一些地板出來,反正現在他有的是錢,加上打井隊又是個吸金大戶,讓自己建一座房子還是不成問題的。

……

東宮!

玄武門事變之後,李世民如願以償的成為了大唐的太子,並於兩個月後順利登基為帝。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太上皇李淵雖心中有著萬般的不甘,可前隋的經驗教訓擺在眼前,也由不得李淵不退位。

歷史上隋文帝楊堅就是一個很好的經驗教訓,二皇子楊廣奪得太子之位以後,隋文帝卻並沒有看清楚未來朝局大勢,或者說沒有看清楚自己的未來。

於是在不久的將來,便暴斃而亡,楊廣順利登基。

李淵正是為了避免讓自己重走隋文帝的老路,所以在宣武門之變之後,才不得不將皇位傳給李世民,以此來尋求自保。

而李世民雖然發動了玄武門政變,殺掉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但是在孝心方面還是比楊廣強很多的。

李淵依舊居住於太極宮中,即便已經成為皇帝,李世民也沒有提出入主太極宮的想法。

兒為了不讓李淵太過無聊,更是將成群的美女送入太極宮,供李淵享樂。

然而結果就是,這才剛剛沒多久,那些被送入太極宮的美女便有四個已有身孕。

不過對於李世民來說,這些都是小事,李淵給他造再多的弟弟妹妹,無非也就是給李世民添些堵而已,無關大局緊要。

而此時擺在李世民面前的問題,卻比太上皇給他製造的問題更加嚴峻。

一個是突厥南下所帶來的影響,第二個是突厥南下以後,對唐王朝統治所帶來的影響。

兩者雖然看似是同一個問題,但卻實則不同,一個為軍事影響,一個則是民間影響,但兩者都對唐王朝的統治有著巨大的影響。

如今,李世民終於是聽到了自登基以來的第一個好消息,雖並不足以龍顏大喜,但也聊勝於無。

“好!賞!重重的賞!所有參與此戰的將士,除戰功以外,另賞田地十畝!”李世民歡快的決定著。

突厥人來勢洶洶,李世民率領少量將領策馬渭水南岸,遙指頡利、突利二位可汗不守盟義,後長安臨時組織的軍隊抵達,終於是嚇唬住了突厥人,雙方於渭水斬白馬為盟,在賠了一大批物資之後,這場差點危及到唐王朝根基的戰爭終於是結束了。

但李世民並不甘心,於是便下令位於北方的軍隊迅速集結,襲擾突厥分散兵力。

而最終的結果就是,突厥人從唐朝這裡得到的賠償,差不多又全部被唐軍追了回來,這次突厥人等於是白跑一趟。

雖然只是打了突厥人的後勤,但李世民也還是很開心,然而此時此刻,在李世民的心中已經開始醞釀著北征突厥的大計,但是在此之前,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玄齡,民間可有異動?”興奮過後,李世民不由得開始擔憂起了民間,這才是唐王朝統治的根基。

從登基開始,李世民就很在意民間對他的看法,也曾下了數道旨意來彌補自己在玄武門之變時損失的形象,然並卵,一場突厥南下,讓李世民的挽救行動瞬間灰飛煙滅,甚至更加危及。

“在長安,民間百姓多為飯後閒談,偶有埋怨,但卻無關緊要。渭水以北,怨恨頗深,一時恐難挽救。”中書令房玄齡嘆了口氣,如實的彙報道。

中書令的職責便是幫助皇帝處理宮廷政務,負責直接向皇帝上奏的密奏‘封事’,責任重大,位列宰相之首。

地方官員的奏摺,除非是擁有直接向皇帝上奏權力的官員,否則所有奏摺都是先送到中書省,再由中書令上奏給皇帝。

所以,關於民間的情況,整個朝堂沒有比房玄齡更清楚的。

聽著回覆,李世民緊緊的皺著眉頭,儘管他早有心理準備,可如今還是難免有些失望。

而這件事要怪也就只能怪太上皇李淵始終不肯立他為太子,也不肯賜死他,倘若李淵能夠心狠一些直接二選一,後面也就沒那麼多事了。

“以玄齡之意,朕當如何?”一時間,李世民也有些懵圈,不知該如何處置,只能詢問其他人的意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