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府與牛府驚現出陣陣嚎叫,咒罵聲,痛苦聲,抽打的聲音絡繹不絕。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兩府內終於是安靜了下來,程處墨與牛見虎二人均是被下人抬著回房,眼看著僅剩一口氣,但程咬金與牛進達卻並未有任何的關切之意。

揍完孩子之後,二人反倒是做出了同樣的舉動,手提灰酒,直奔翼國公府。

一路上,秦超略顯無精打采,整整一夜未睡,天都亮了他卻仍在趕路。

儘管兩旁的風景要略好於中原,但此刻秦超卻真是無心去觀賞美景。

臨近午後,秦超一行三人終於是抵達封地,一座破落的小院子,坐落於一座不知名的村莊內,這裡就是秦超的新家。

而看著那個家的模樣,秦超也有些欲哭無淚,還不如自己那破茅草屋呢,好歹推了重建也並不可惜,而眼前的這座房屋,推倒使人不忍,不推卻又看不過去。

中書舍人的助手將秦超領至此處,交代了明日會有萬年縣的官員來丈量土地,然後便匆匆的離開,再晚一些的話,怕是今天就進不了長安了。

草草的收拾了一下,秦超直接倒頭便睡,實在是忍不住了。

秦超倒是睡的安穩,可長安城內卻差點翻了天。

戰場已經由翼國公府轉到了東宮,突厥的南下至今尚未結束,李世民正是頭疼的時候,卻不料這個時候接到了這麼一個讓他措手不及的訊息。

“輔機,此事你有何看法?”李世民微微揉著太陽穴,甚是頭疼道。

長孫無忌狠狠地皺著眉頭,腦子裡卻是亂做一團,暗罵那秦超找麻煩的功夫可著實不差,剛立了戰功,皇上尚且猶豫獎賞的時候,這傢伙便自己送來了把柄。

此事若是坐實,秦超便會人頭不保。

特別是在這個特殊時期,任何敢於挑戰李世民底線的人,都會被一律處死,絕無商量餘地。

可事情卻偏偏沒有那麼簡單,那秦超不是什麼省油的燈,涇陽城的那些豪門大戶也不是什麼好東西,還有那涇陽縣令,也是個無能的傢伙。

更重要的是,程處墨和牛見虎也摻和了進來,還有那二百千牛衛。

一個又一個的外部因素摻和進來,也讓這件事情變的甚為棘手。

可思來想去,無論怎麼處理,總是會有人對這件事情的處理感到不滿。

如今李世民皇位不穩,最怕的就是處理這種難以服眾的事情,稍有不慎,便會引起一場巨大的風波,而每一場風波,無論大小,都會對李世民起到一定的衝擊。

長孫無忌是李世民的丈哥,兩人也早就勾肩搭背,只需一個眼神,對方便能讀懂意思。

後來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長孫無忌為什麼能排第一?論戰功,他比不過秦瓊、程咬金等人,論治國,他又比不過房玄齡、杜如晦等人,諫臣又比不過魏徵等人。

那麼他又為何能排第一呢?而知道歷史的人對於這個問題根本沒有任何的疑惑,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首功除了長孫無忌以外,根本沒人擔當的起。

首先便是玄武門之變,由房玄齡率先提起,長孫無忌親自勸說李世民,這為其一,其餘的看似沒什麼,可長孫無忌其實就是專職幫李世民處理一些他不便出面的事情,說白了就是李世民的暗中打手,同時兼任智囊團首席顧問,李世民幹的大多數事情,都有長孫無忌的身影。

“陛下,臣以為此事不易處置,理應向涇陽撥糧撥錢,用於清還債務。升任涇陽縣令劉順石為朝散大夫,以待補缺。程、牛二人皆升一級,蘇烈守城有功,且顯將才之能,而此人早年間便有統兵經驗,應任折衝府都尉或左右果毅(此時應該是統軍府,都尉是統軍,果毅是別將,方便閱讀,直接以後來習慣性稱呼來寫)。應至於秦超……”說到秦超,長孫無忌不由犯了難。

守住涇陽,保住那近萬百姓,秦超應當首功,獎賞也無疑應該是最大的。

可秦超立下了首功的確不假,十三個人頭的戰功,也是排行首位的,但秦超也同樣是個能闖禍的傢伙。

什麼狗屁的軍事管制,說白了就是衝擊官衙,奪權自立,這是要被誅九族的。

雖然事後秦超果斷交權,且期間並未作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亦或者說,間接的在那近萬百姓中聲揚了李世民的仁義。

但衝擊官衙就是衝擊官衙,不能去看他的目的是什麼,這是個很不好的行為,也絕對不能開這個例子。

但其他人都賞了,唯獨不賞秦超,這對於李世民的威望也會有一定的衝擊,可若是賞了,豈不是開了先例?以後軍將都這麼玩,國家還怎麼治理?

罰是罰不得的,獎又不想獎,不罰不獎又對民間無法交代,誰讓朝廷之前已經將秦超等人樹立成英雄人物了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秦超不如任司農寺少卿,正六品上,專職土豆種植,培育之事。”想了半天,長孫無忌只好給秦超安排了個職事。

秦超本就是因土豆而被召入京城的,如今對他的封賞以土豆為主也說得過去,至於司農寺少卿原本是從四品上的職位,但這個並不重要,單獨增設一個職位,定個級別,那還不是皇帝一個人的事?

專職土豆,這也就是說,當土豆數量足夠,百姓掌握了耕種育種方法之後,這個職位就可以撤銷了。

而秦超本就是從六品上,中間還隔著一個正六品下,這次也算是越級提拔,勉強算是對的住了。

“諸位覺得呢?”李世民心中很不高興,但他卻知道,這是唯一的處置方案。

糧食,朝廷不能不還,他需要穩定那些世家,避免更大的動亂,其他人的賞與罰李世民也都沒有異議,唯獨對秦超的處置,李世民很不滿意。

秦超的所作所為,李世民比誰都清楚,包括城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秦超說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李世民都一清二楚。

李世民自問自己,倘若當時處於那個位置的是他自己,怕是他也會選擇同樣的做法。

雖是如此說,可李世民心中還是很不爽,無疑,秦超的做法是在挑戰他的底線,一道決不允許逾越的界限。(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