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能賺多少錢,事實上我也不敢打包票。不過我可以根據現在的業績,給大家算一算!現在我們江灣農場,有三百多畝地,是你們院子的七倍,一個月能賺二十一萬左右。二十一萬除以七等於三萬,三萬再除以十七戶,相當於每戶平均一千七百六十五塊左右。”隔江沙洲的村民們要聽能賺多少錢,江秋就給他們細細算來。

“這麼算的話,就是每戶一千八一個月,一年下來就是兩萬塊有多了!”張友根默默盤算了一下,有些不敢相信的說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真的有一個月一千八?臥槽!這可比打工強多了啊!”

“是啊!只要把田交出去每個月就坐收一千八!一年就是兩萬塊,都可以蓋一層水泥板房子了。”

大家都會算,這麼一算可就沸騰了。大家在城裡打個工,進個工廠,累死累活也就是一兩千塊錢一個月。然而現在不用幹活,家裡就坐收一千八,這麼好的事情,真的就從天上掉下來了!大家又怎麼能不沸騰?

江秋聽著下面的議論,繼續補刀道:“而且,你們自個兒還可以在農場打工,工資照發!接下來農場擴大了,肯定就要再招人的。咱們優先從出田入股的人家裡面招!”

“是啊!這工資還沒算呢!這農場裡的活計,可比工廠輕鬆多了。而且大家本來都是種田的,熟門熟路的,工友又是鄉裡鄉親,工作地點又是家門口,不用離鄉背井,幹起活來可比工廠有滋味得多!每個月的錢不差工廠多少,一千底薪加上獎金,也有一千五左右了。要是兩個人在農場裡幹活,就是三千的工資。加上一千八的分紅,就是四千八!一年五萬多塊!可以蓋兩層水泥板房子了!”

“臥槽!真是不算不知道啊!一算可就真划算!江家娃子,你真不是騙我們的?”

“是啊!你說你們院子上的那些人,是不是都腦子有病啊!寧願一畝地一百塊錢一年租給你們,也不願意把田交給你們入股!不就是把田埂給整沒了嗎?跟著實實在在的錢來比,算得了什麼啊!我們家幹了!”

“是啊!又不是以後沒得分了?即使以後分到的田沒現在好了,但是至少先把錢賺了不是?自個兒種田,一畝地一年也就是純收入兩三百了不起了!現在都翻了幾十倍了,不幹是傻子!”

“老江家真是仁義啊!我相信你們是真心想帶著大夥兒發財的!那些人不識好歹的人,就讓他們後悔去吧!”

江秋看著下面的反應,會心的笑了。果然還是錢最有吸引力,跟這些幾近文盲的農民,說什麼合作什麼前景,都是虛的,他們聽不太懂。而能夠分多少錢,他們心中卻是會算數的。

事實上,江秋想要搞這個集體農場,公私合營,雖然有壯大自家的目的,但是更多的還是為了給鄉親們讓利。讓一塊畝產年收入兩百多塊的地,瞬間提升到七千塊,這是翻了三十倍以上了。

正如某位村民所說的,寧願一百塊一年租給農場,也不願意把田交出來,生怕被江秋家裡謀奪了田產,可真是不識好歹了。

“那麼,現在大家舉手表決是否同意搞集體農場!”

一時間,十七戶人家的代表,全都舉手贊成,全票透過!

此次村民大會算是完美召開了,接下來就是各代表與江家商議合同的事情了。

“先給大家說好了。咱們現在做的事情,就跟改革先鋒小鋼村當年做的事情是一樣的。我們自己籤的合約,政府那邊目前還是不作數的,全靠我老江家的信譽擔保。相信就籤,有疑慮,現在反悔還來得及。”江秋道。

“還能有什麼疑慮的?你老江家也是這集水衝的人,你要是真敢坑我們,就不怕我們直接上門抄家!再說了,咱們農村裡的事情,什麼時候要當官的多管閒事了?誰家不是憑風評過活,憑信譽吃飯?你老江家的信譽,咱們信!”

“是啊!我們信。”

江秋笑而不語,拿出來兩份早就擬好的手寫合同,道:“這裡呢,一份是成立集體農場的合同。一份是公私合營的合同。現在沒有相應的政策,所以我們只能是憑信譽擔保了。不過上次趙市長來考察農場,很是讚賞這種模式,估計要出臺相應的政策,也快了!到時候政策一出來,我保證第一時間就跟大家去政府登記注冊,換全新的合同。到時候由政府擔保,大家萬無一失。”

“江家娃子想得真是周到。”

“你們先看看這集體農場的合同,一條條弄清楚再看公私合營的合同。”江秋道。

合同條款並不多,細節方面規定的不是特別詳細。但是各方面都考慮到了,以村民們的眼光來看,的確十分的周全。

“1.經村民大會表決,各戶同意自願以田產入股,成立集水衝村隔江沙洲發展公司,每戶合為一個股東席位,由戶主擔任股東代表或每戶內部選出股東代表後到公司進行登記。每戶股份為:每戶入股田產/公司總田產*100*%。示例某戶入股田產畝,公司總田產50畝,則所佔股份為/5*100*%=6%。”

“這個好!寫得明明白白!”看完這第一條,村民們就不禁點了個贊,接著往下看去,全都是如此明晰的。

只有看到疑慮時,才會提出疑問:“‘7.由每戶股東代表組成股東大會。股東大會是公司最高權力機構。公司管理者由公司股東大會選舉,候選人由10%以上股東代表共同推薦提名,每位股東代表最多可推薦兩名候選人。’不是由村幹部直接兼任嗎?”

“理論上雖然是集體企業,但是我們還是要跟行政分開。不然當了村官還要當公司的官,那官兒也太大了,錢都由一批人過手,沒有監督,很難辦。不過如果村幹部能夠選上公司幹部,也是允許的。”江秋解釋道。

“這個好啊!權力都抓在一個人手上確實不好!”村民們點了點頭。

“‘8.公司設需選舉且有工資的固定職位四個:經理、秘書、會計、出納。以後可根據實際情況,向股東大會提交申請增設職位,透過後可增加相應職位。’只有四個官兒,是不是太少了?”

“不少了!官多民少可不是什麼好事。”江秋道。

這話也得到了大家的贊同,只不過提出疑問的人想的是,官太少了自家就難撈著官兒當了,但是江秋這樣說了,也只能把這小九九埋在心裡了。

“1.公司每月分紅一次。每戶分紅額為公司淨收入*每戶股份。公司淨收入為總收入減去上交稅款、職工工資以及其它透過股東大會的必要花費以及法律法規規定需要繳納的必要費用。公司一切財務收支,股東大會均有監督的權力,所有財務支出均需透過股東大會批准。”

“這個股東大會好啊!能管著當官的了,相當於讓每個人都當了官啊!”眾人心裡紛紛讚道。

“這個合同看完了,基本沒什麼問題。那麼接下來怎麼籤?”

“就學小鋼村,大夥兒簽名按手印透過得了。”這一提議得到透過,村民們自發的按了手印籤了名。集水衝隔江沙洲發展公司就算是成立了。

“下面,大家夥再看看這個公私合營的合同。”江秋道。(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