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方從醜國出發趕到復活群島上,花費了兩天多,將近三天的時間。

從如此遙遠的路程上就能看明白——復活節島完全是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孤島!

這島往東3500公里才能到達智利,往西7500公里才能到達澳小利亞,往北5000公里才能到達醜國,往南4500公里才能到達南極。

離譜的很。

這個島與最近的有人居住的島嶼都是2000公里以外,已經和畢方本來要去的努尹環礁差不多的偏僻了。

畢方一邊走一邊介紹著復活節島的相關歷史和資訊,路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些高達數米,用石頭凋刻而成的巨型人像.

偶爾畢方也會駐足,對準幾個石像仔細拍攝,展示一些細節。

許多人都從圖片視角看過,也瞭解過這些巨大的石像,只不過從旁觀者的視角來看,這些石像的造型似乎有些憨憨的。

現代人經歷過數百米高樓的巨物轟炸,許多凋塑物更是高達十米,數十米,因此從照片上看,可能並不覺得這些四五米高石像有多麼的令人驚奇。

但從古人,乃至現代人從下而上的仰望下,這些人像依舊神秘猙獰,讓人望而生畏。

這樣的凋塑,在復活節島上足足有數百個。

“如此多巨大的石像讓探險家羅格文感到震驚,但是洛傑文在他的航海日記中只對這些巨型石像做了簡短的記錄,就匆匆地離開了復活節島。”

“直到50年後,央國另一位著名的探險家庫克船長也來到了復活節島,並第一次對這裡的石頭凋像進行了測量。”

“最後發現,復活節島共有800多尊被當地人稱為‘默艾’的石頭巨像,‘默艾’平均高度約有4米,重量大約在十幾噸以上,最大的一座高21.6米,重100多噸。”

“這些石頭凋像大部分都是根據同一個樣式凋刻,有的石像頭上還戴有岩石做的紅帽子。所有的石像都是長臉、長耳,身體直到胯部,而石像的眼睛是用珊瑚和深色石頭做成的。”

畢方伸手觸控著粗糙的石像,哪怕不發力,也能感受到它的厚重。

石頭也有自己的生命史,雖然這段生命史和動植物的生命史有著顯著的區別。

不管是馬路上的石頭,還是田野中的石頭,它們常年經受著日曬雨淋,車馬的踐踏,還有微生物的作用,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變化,變成新的東西。

人類看不見它們的變化,因為它們的變化很小。

我們的肉眼無法察覺,但我們清楚的知道它的變化。

“如果我們可以改變時間流逝的速度,像拍攝電影一樣把千百萬年的歷史拍攝下來,然後飛快地放映這部片子,我們在幾個小時內會發現大自然的巨大變化。”

“海洋的深處出現山脈,山脈上升到地面之後又變成了凹地,炙熱的熔化物中出現礦物,然後礦物碎成粉末,接著變成了黏土。”

“無數的動植物在不過數秒的時間跨度內變成了厚重的石灰岩,在幾分鐘內,人們把礦山變成了平地,把礦石變成了鐵板、鐵軌,或者各種機器。”

“在這個跳動的畫面中,所有的東西都在以閃電般的速度發生變化,最後......”畢方指著自己的鼻子,“我出現在了你們面前。”

【糙,雞皮疙瘩起來了】

【這畫面感是怎麼回事啊(抱頭痛哭)】

【這是文桉吧,一定是文桉吧!】

【老方現在直播都開始打草稿了嗎】

“咳咳,其實我想說的是,哪怕是你從路邊隨手撿到的一塊石頭,它也可能擁有超過幾千幾萬年,千百萬年,甚至是幾億年的歷史,但這樣的自然歷史對我們而言,並無任何價值。”

畢方拍著石像笑出了聲。

“真正有價值的,是我們面前這些,有過真實生物參與的,具有濃厚人文歷史的石頭。”

“它們見證了時間跨度上的一部分,穿越了無盡的時空與現代人對話,讓我們能從某些細節窺探到古人類思想的一角,證明他們來過,存在過,鮮活過。”

“不過介紹就那麼多了,大家要是真感興趣以後如果有機會可以來島上看看,我們要開始今天的主體。”

簡單介紹了一番島上的神奇景象,畢方覺得自己對得起智利的官方推薦要求了。

拿了人家的證明,自然要辦好旅遊推銷工作。

“今天我來到這座島上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找到合適的木材,建造一艘合適的木船,然後利用它,橫渡整個南太平洋,穿越過尼莫點。”

【尼莫點,尼莫點是啥】

【所以這和沙漠到底有什麼關係啊】

【海島上也有沙漠嗎】

不出意外,尼莫點這個詞語一處,許多觀眾都蒙圈了。

別說瞭解,連聽都沒聽說過。

“所謂的尼莫點,便是‘海洋難抵極’,而它的地理位置是在南緯48度52.6分,西經123度23.6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畢方介紹了一下什麼是尼莫點,以及距離它最近的三座島嶼,還有自己為什麼會到復活節島上的原因。

眾人這才隱隱約約明白一些,畢竟這是一座旅遊熱門島,實在不像是有什麼值得冒險的地方。

總不見得時隔三月,又來一次央國划水行吧?

未免太對不起觀眾了。

“在各種旅遊和探險類的文字中,人們常會提到世界的盡頭,比如南北極、珠穆朗瑪峰、撒哈拉沙漠、西伯利亞等等。”

“事實上,這些地方的人氣都比尼莫點要‘旺’很多。”

“珠峰即便不考慮每年的登山者,山腳下也生活著上萬名夏爾巴人。”

“撒哈拉沙漠的邊緣和西伯利亞雖然人口密度很小,但也有居民生活。”

“南極點和北極點倒確實沒人住,但南極洲上還是有科考站的,北極圈內也有不少城市。”

“但是以尼莫點為圓心,半徑3000公里的範圍內都沒有任何人類定居點。”

“距離尼莫極點最近的有人類,可能不在陸地上,而是在太空中。如果我在正確的時間經過尼莫點,那麼距離我最近的人類,應該是在300多公裡高空中空間站裡的宇航員。”

畢方指向頭頂湛藍的天空。

許多人情不自禁的跟隨著畢方的動作抬頭向上看去,直到瞅見自家天花板才意識到自己只是在看直播。

尼莫點,一個會讓人享受絕對意義上孤獨的地方。

“本次直播內容的前半程,就是要在十五天內做出一艘合格的船隻,然後我會駕馭著它,穿過這個星球上最孤獨的海洋點。”

畢方的話語擲地有聲。

【真他媽牛皮,就是這個味!】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