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我找老大和李二談談,應該會答應。”李世民說。

李盛唐笑言,“李二一定會答應,他自己沒有這個財力,還有江山永固啊!”

李世民很無奈,點頭道,“李二確實沒有這個財力,不過賢弟,你莊子裡也沒有這麼多人吧?”

李盛唐笑言,“山人自有妙計,你只管在長安城宣揚,說李二要在漠北建立都護府;

凡是長安城的商人,都可以運送材料過去,我會給他們開具證明,日後可以在都護府做生意。

這些商人不傻,知道其中的利益有多大,到時候,所有的材料都有了。”

房玄齡想來想去,好像李盛唐啥都沒做啊。

“小李道長,那你做什麼?”房玄齡問。

李盛唐笑言,“我出一個城池設計圖啊,還有水泥,兩個城池建成一樣的。”

李世民感嘆這小子是一個商業鬼才啊!

這就相當於,他只出了一個設計圖和水泥,就把都護府的商業經營權給買下了,然後給其他商人發經營許可證,他坐收漁利。

妙計啊!

“賢弟鬼才,愚兄莫及。”李世民讚歎。

錢姬走進來,問,“道長少爺,老李他們今日在莊子裡吃飯嗎?”

李盛唐笑言,“他們哪次不在這裡蹭飯吃。”

李世民腆著臉笑言,“那是,誰讓賢弟的飯菜好吃呢!”

錢姬下去做飯。

李盛唐說,“老李,我這有個以後要作大唐宰相的人;

我雖然不願意做官,但是碰到有才能的人,還是要推薦給朝庭的;

他在我這裡發揮不了作用,還需要你推薦給李二。”

“啊呀,賢弟,太好了,太好了!”李世民激動與感動交加,站起拱手。

這是李盛唐第一次推薦人才,李盛唐鹹魚不願為官,他推薦人也好哇!

能被李盛唐賞識的人,能差到那去,而且還是被李盛唐算定為以後的大唐宰相的人,必定有大才!

李盛唐招招手,一個丫鬟出去,把馬周帶了來。

馬周幼年失去父母,家境貧寒卻愛學習,尤其精通《詩經》《左傳》,長大後因放蕩不羈而不被鄉親尊重;

遊學長安期間,他父親和常何有點關係,剛好要去找常何,人卻不在家,被拒之門外。

他身無長物,所有錢財基本用完,本想在常何那裡混口飯吃,奈何人又不在長安,恰好被李盛唐撞見,便被李盛唐逮到莊子裡來了。

李盛唐給了他大量現代書籍看,這才把他的心牢牢拴住,從此在莊子裡邊學現代科學知識,邊教幼孩啟蒙。

馬周進來也不拘束,李盛唐叫他坐下吃飯,他就坐下,一點也不客套。

李世民問,“你叫馬周是吧,我這賢弟推薦你入朝為官,我先問你一個問題,如何讓我大唐國強民富。”

馬周打量坐對面的李世民三人,心裡“咯噔”了一聲,看這三人的衣著氣質,鐵鐵的大人物,道長少爺說過幫他入朝為官,只要這些大人物隨便舉薦一下就行。

嗯,眼下機會來了!

“回李掌櫃,鹽鐵,絲綢、布匹、糧食等主要產業由朝廷經營,保證國庫收入,防止錢流入世家口袋。

打擊土地兼併,變更土地制度,改革稅法,便社會財富向貧者傾斜,耕者有其田,確保百姓的富足。

藏富於民,民富才能國富,國力才會無窮無盡。以嚴格的手段,整治稅收,斷絕逃稅漏稅的行為……等等。

《道德經》中說治大國如烹小鮮,強調的是治理國家,不能操之過急,不能操之過慢,循序漸進。

而楊廣在位期間轟轟烈烈,無論是在軍事、政治上,展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顯然,他是一位有為之君,

只不過他辦的大事太多,造成了許多的後遺症。

舉例來說,他創科舉制,損害了士族的利益,這也為後來的士族起義埋下了伏筆,動了世家的乳酪,必然遭到世家打壓。”

乳酪?

嘶!

待馬周說完,李世民、房杜二人瞪大雙眼。

這樣的一套富國之策,如果是他們當中任何一個人說出來,都不會令人驚訝,但出自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少年之口就大不一樣了,他何來這麼深遠的見識?

李盛唐果然沒有說錯,此為宰相之才啊,有本事,需重用。

李世民道,“賢弟,厲害啊!”

得到了認可,馬周徹底對李盛唐信服。

其中一些想法,他也曾想過,但只有一個模糊的印象,沒有像恩師李盛唐說得這麼透徹、深入。

所以,經過恩師的提點,任督二脈打通,馬周一肚子的本事被激發。

如果這些舉措真的能逐步實施落實,大唐的國力能翻上幾倍,甚至還不止!

李世民呼吸急促,充滿渴望,這種大才,一定不能讓其埋沒。

每一次來李家莊,所得到的東西都會顛覆他的認知,這個賢弟似乎真的無所不能,無所不會。

不止如此,李盛唐輕描淡寫地揮揮手,“別激動,別激動,還有呢,馬周繼續、繼續。”

馬周受到了鼓勵,說道,“那我就給大家講講恩師教導的小有產者理論吧。

如果我們能夠堅持按照這個理論,實施我們的治國之策,那麼,大唐就真的能江山永固。”

保證江山永固的秘訣啊!

李盛唐終於把絕密的東西,拿出來了!

這傢伙絕對是上天指定來幫朕的,江山永固的秘訣啊,李世民熱血上頭,這可是他一直困惑追求的啊!

小有資產理論,可是一千多年後現代社會的理論,怎麼能不先進?

“各位,請看這是一個三角形,以往這最下層都是最貧窮的人,也就是庶民草根階層,這些人在以前是最窮的。

但是這種結構,它不好啊,這就是以前一些朝代二世而亡的根源,因為窮則思變,所以他們都是乾柴。

所以,只要這世上有人振臂一呼,就有許多人跟從,起來造~反;

因為有許多人,都想著改變現狀、成為有產階級,哪怕是小有資產,也是好的。

那麼怎麼辦呢?

這就需要我們,把這些佔整個社會人數最多的庶民草根,變成小有資產者,也就是讓他們也富裕起來。

這些草根有個特點,容易滿足,只要吃飽、穿暖,有屋住,就不會造~反。

也就是說,社會中擁有大量小有資產者,是社會穩定的基石;

如果這個草根階層都比較富裕,那麼他們就不造~反,這個社會就穩定,皇族的統治也就穩定。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造就草根階層出現大量的小有資產者?

其中的關鍵,是如何把社會財富向草根階層傾斜,各位有朝一日,我大唐會取消農業稅,你們信不信?

取消農業稅的目的,就是讓世間財富向最底層的廣大窮苦之人傾斜,讓農民成為富裕的人。

也就是說要在最廣大的人群中——農民階層,造就大量的小有資產者。

而取消農業稅的關鍵,則是建立大量的工坊;

以從工坊收取的稅入,補上朝庭取消農業稅的稅入損失。”

對啊,這些草根全變成了小有產者,原來的乾柴,就變成了溼柴,你點的著嗎?

你再振臂、再怎麼高呼,可就是沒人響應跟隨,你造個雞子的反!

李世民恍然大悟,我勒個草,這個理論居然是如此地先進,又是如此的簡單。

而馬周說得又是如此的通透,三言兩語,就把朕苦苦思索了那麼長久的問題,說得清楚、說得透徹。

這些草根階層,瞧瞧李家莊就知道了,許多的莊戶都富裕了,還有許多很賺錢的工坊;

至少能吃得飽、穿得暖,建得起房、有屋住;

既然生活的比較好,那他還會盲從地跟著人造~反嗎?

肯定不會了!

嗯,這個理論不能僅讓朕知道,還得讓其他宰相也要知道,這樣他們在理政之時,才能有方向。

於是,李世民就看著房杜二人,不斷地使著眼色。

明天把眾位宰相都請來,由朕再裝比一把,給他們講講這個金字塔、小有資產理論;

讓他們知道知道,治國理政、江山永固的真諦!

其實這個問題,就是李世民一直思索的;

也是李世民為什麼在選擇李承乾與李泰,在繼承大統上一直搖擺不定的問題。

那就是大唐到底應該走什麼樣的發展道路?

是像魏晉時期一般,依靠著世家大族繼續治理天下嗎?

還是改弦更張,做出一個新的選擇?

當然,這個新的選擇,也許會醞釀極大的風險,它極可能會像隋煬帝一般,最後讓這天下變成一個巨大的火~藥桶。

兩個兒子,秉性不同,無所謂好壞,終究手心手背都是肉。

在後世,人們總將李世民在兒子的選擇上,視作是維護自己統治的權術。

可實際上,他們還是太小看李世民了!

一個常勝不敗的帝王,在位期間掃清了一切敵人,軍中充斥了關於他的傳說;

所有的將軍幾乎都是被他提拔起來,百姓們在當時對他敬若神明,這樣的一個皇帝,會忌憚自己的兒子?

說的再難聽一點,他李承乾或者李泰,配嗎?

李世民有著更深沉的考慮,這個考慮,就是大唐的國體。

大唐的國體,本質是沿襲了隋朝,雖是皇帝換了人,功臣變了姓氏;

可本質上,統治萬民的,還是這麼一些人,從來沒有改變過。

甚至再把時間線拉長一些,其實大唐和大隋,再到北周、北魏、西晉,又有甚麼分別呢?

李世民知道,沿襲這樣的國體,是可以讓大唐繼續延續的;

只是能延續多久,他卻無法保證,他最怕的就是二世而亡。

內心深處,他希望大刀闊斧地改革,只是現在天下剛剛安定,人心還未完全依附,百姓們對於李唐,並沒有過於深厚的情感。

江南還懷念著南朝那些美好時光,關東的士族們只要把持著自己的利益,無論誰來做天子,他們並不會覺得有甚麼不妥。

在這種情況之下,只能選擇穩定,做出讓步。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