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許衛國三人來到道路等車的時候。

突然一輛軍用吉普車開了過來,並且從上面跳下一位中年男人。

看著中年男人走過來,李先木忍不住問道:“衛國大哥,這人我不認識,他是來找你的麼?”

許衛國搖搖頭,“我也不認識啊....”

李先木緊張道:“該不會是咱們犯什麼事情,來抓我們的吧?”

這個時候,軍服老人開口了,“兩位小同志,別緊張,他是來找我的。”

話音落下,那名穿著軍裝的中年男人來到軍服老人面前,“領導,你怎麼跑到這裡來啊!要是出什麼事情,我們可沒辦法交代!”

軍服老人擺擺手,“在房間裡面悶得慌,我便想著出來走走,不是給你們留了紙條了麼?”

中年男人點點頭,“您是留紙條了,萬幸您沒什麼事情,現在可以跟我回去吧?”

軍服老人,“本來就是要回去的,你先去車上等我,我跟兩個小同志告別!”

“是!”

中年男人行禮後,又重新跑回吉普車上。

軍服老人轉頭看向許衛國、李先木,“兩位小同志,今天的釣魚經歷,我很開心!謝謝!”

李先木撓撓頭,“老先生,你別這麼說,我都沒做啥,都是衛國大哥做的。”

許衛國:“老先生,歡迎您隨時來咱們這個深山農場釣魚,不過一定要保密哦,要是讓上級知道我們讓你來釣魚,多半又要讓我們抄寫保密條例了!”

“哈哈,你小子還挺幽默的,好了,我就先走一步,後會有期!”

軍服老人隨即朝著吉普車走去。

就在軍服老人坐上汽車的時候,許衛國這才發現軍服老人的魚沒有拿走。

許衛國趕緊從李先木手裡拿過一桶魚給軍服老人送去,“老先生,你的魚忘拿了!”

“瞧我這記性,放在後面吧!”

軍服老人笑著道。

許衛國放好魚之後,又來到駕駛室邊上,“請問你有筆和紙麼?”

“你要幹什麼?”

中年男人有些警惕道。

“把筆和紙給他。”軍服老人直接開口說道。

聞言,中年男人只好把筆和紙都遞給許衛國。

“多謝!”

許衛國接過筆和紙,然後便在紙張上書寫起來,寫完之後,把紙條撕下來遞給軍服老人,“老先生,你按照紙條上面的抓藥,每天都要喝上一碗,對你的病情會有所幫助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軍服老人接過紙條,“小學同志,你有心了!”

“希望還有機會看到你!到時候我送你一袋貓屎咖啡!”

許衛國愣了一下,“老先生再見!”

“再見!”

....

目送吉普車離開。

李先木沒好氣道:“真是的,也不知道載我們一程,小氣!”

許衛國微微一笑,“先木,你怕是還不知道哪位老先生是誰吧?”

“是誰?多半是個退休的老幹部唄,這樣的人四九城裡面多了去了。”李先木滴咕道:“不過能有小吉普送的,這個老先生還真是不一般啊!”

許衛國看著遠去的吉普車,緩緩說道:“如果我猜得沒錯的話,那位老先生便是咱們明天要接待的領導!”

聞言,李先木愣了一會,然後才反應過來,“什麼!你說他就是那位連李處都很害怕的領導?”

“沒錯!”許衛國點點頭。

“衛國大哥,你是怎麼確定的?雖然這位老先生是有些奇怪,平白無故出現在咱們的深山農場裡面,又還坐吉普車,但這也沒辦法說明這位老先生就是那位領導啊!”

李先木依舊有些不肯定,“會不會是巧合啊!”

許衛國搖搖頭,“不可能是巧合,除了你說的那幾點,我這裡還有幾點,首先是這位老先生是湖南人,正巧咱們要接待的那位領導也是湖南人,這位老先生心臟有毛病,接待的領導也有毛病,老先生喜歡釣魚,接待領導同樣喜歡釣魚,另外年齡上也對得上!”

“而且老先生也是軍人,也有貓屎咖啡!”

“如果只有一兩個巧合,肯定沒辦法肯定,但是這麼多巧合湊在一起,那麼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聽完許衛國的分析,李先木頓時恍然大悟,“對呀!如果老先生就是老領導的話,那麼一切就能說得清楚了!”

“這位老先生根本就不是誤打誤撞找到深山農場,而是有著清晰的路線!”

“可...為啥老先生非得今天來,他不是明天來麼?而且今天都已經來了,那他明天還來麼?”

許衛國搖搖頭,“這點我也不清楚,不過不管明天老先生來不來,我們都應該做好準備!”

“還是按照原計劃來,咱們以不變應萬變!”

李先木點點頭,“反正我聽你的。”

.....

等許衛國、李先木回到四合院的時候,天已經黑了!

冬天本來黑得就早,並且他們本來就回來得晚!

走到四合院門口。

許衛國看著緊閉的大門,忽然想起來一件事情,隨即轉頭對著李先木說道:“先木,今天估計你在我家吃不了飯了,這樣吧,你先回去,等過兩天我到你家去做!”

李先木點點頭,“好吧,今天的確有些晚了,我要是回去晚了,我家大妹子又要教訓人了,不過衛國大哥,我可是等著你去我家了哈!”

“好!”

說完,李先木就朝著自己走去,而許衛國也是推開大門,走了進去。

不過讓許衛國有些意外的是,前院內根本沒有大家製作羽絨服的身影,收拾得乾乾淨淨的。

許衛國帶著疑惑的回到自己家中,沒想到屋內人還挺齊的,除了吳蘭外,婁曉娥、杜月、冉秋都在。

看到許衛國回來。

眾女立馬是看到了救星!

“衛國,你終於是回來了!”婁曉娥。

“許大哥,你要再不回來,我們可就要自己動手了。”冉秋笑著道。

“衛國,是單位出什麼事情了麼?”杜月關心道。

許衛國擺擺手,“今天接待了一位有趣的老先生,所以耽擱了些時間!你們再坐會,我就去弄吃的!”

說完,許衛國給杜月一個放心的眼神,然後便進入了廚房忙碌起來。

.....

大約半個小時後。

屋內的飯桌上便擺上了色香味俱全的美味飯菜!

“宮保雞丁、回鍋肉、魚香肉絲、還有一個蛋花湯,時間緊任務急,就吃這些家常菜吧!”

許衛國笑著道。

“哎,每次聽到衛國說吃家常菜,我都忍不住感慨,這得是什麼家庭才能吃這些啊!”婁曉娥笑著道。

“就是,我每次跟我爸爸說,我在許大哥家吃都是這些美味佳餚,他老是說是在做夢!”冉秋也跟著道。

杜月:“我的那些工人倒是清楚我家的伙食,一個個嘴都被衛國養刁了。”

哈哈——

屋內響起一片歡聲笑語。

“爸爸,小丫想聽故事!”許小丫舉起小手。

“許大哥,這幾樣菜我覺得我可以嘗試下,你分享一下制作方法吧!”冉秋也舉手道。

許衛國點點頭,“行,你們邊吃,我邊說!”

“首先說這宮保雞丁,這可是一道聞名中外的特色傳統名菜,在魯菜、川菜、貴州菜中都有收錄,其原料、做法有差別。該菜式的起源與魯菜中的醬爆雞丁、貴州菜中的胡辣子雞丁有關,後被清朝山東巡撫、四川總督丁寶楨改良發揚,形成了一道新菜式——宮保雞丁,並流傳,此道菜也被歸納為BJ宮廷菜。這道宮保雞丁甚至流傳到國外。

宮保雞丁選用雞肉為主料,左以花生米、辣椒等輔料烹製而成;紅而不辣、辣而不勐、香辣味濃、肉質滑脆;其入口鮮辣,雞肉的鮮嫩可以配合花生的香脆。”

“關於這道菜有兩個故事,一個是:說宮保雞丁由清朝山東巡撫、四川總督丁寶楨所創,他對烹飪頗有研究,喜歡吃雞和花生米,並尤其喜好辣味。他在山東為官時曾命家廚改良魯菜“醬爆雞丁”為辣炒,後來在四川總督任上的時候將此菜推廣開來,創制了一道將雞丁、紅辣椒、花生米下鍋爆炒而成的美味佳餚。這道美味本來是丁家的私房菜,但後來盡人皆知,成了人們熟知的宮保雞丁。所謂“宮保”,其實是丁寶楨的榮譽官銜,丁寶楨治蜀十年,為官剛正不阿,多有建樹,於光緒十一年死在任上,清廷為了表彰他的功績,追贈“太子太保”。“太子太保”是“宮保”之一,於是,為了紀念丁寶楨,他發明的這道菜由此得名“宮保雞丁”。由於這道菜流傳太廣,在各地有很多不同的做法,甚至還出現了將雞丁演變為肉丁的“宮保肉丁”。宮保雞丁傳到西方後,西方人還根據自己的口味進行了一些改良,使之成為符合西方口味的西式宮保雞丁。”

“這道菜還傳到西方去了?”婁曉娥瞪大眼睛,滿眼不可思議。

“這個我倒是知道,的確有這麼一回事,而且這道菜在國外似乎還很受歡迎!”冉秋笑著道。

許衛國點點頭,繼續講述起來,“這第二個故事嘛,某一日,丁寶楨身著微服帶一家僕去山東濟南大明湖一帶私訪。天近中午,已覺腹飢,突然聞到一股子香味從附近一農家院中飄出,於是信步走進院中。只見一中年漢子正在灶房內炒菜。喜愛烹調的丁宮保連忙走上前問漢子炒的是何菜,漢子答道:“爆炒雞丁”。漢子熱情地讓丁寶楨品嚐一下,丁寶楨毫不客氣地嘗了一口,味道十分鮮美,連忙又問道:“既為雞丁,為何卻這般鮮嫩?”漢子答道:“此乃取當地笨雞雞脯肉切丁,而外薄裹澱粉湖,也就是水澱粉,以利於快熟且可防味洩,再配以花生、胡椒,加上白糖、鹽、醬油、南酒、蔥、姜、蒜等調料,經旺火爆炒而成。成品色澤紅亮,雞丁細嫩,花生米酥脆,鹹鮮香辣,左酒下飯均宜。”丁寶楨撫須點頭,找出盤中一花生入口裡,細細咂摸,果真是別有滋味。這道菜令丁寶楨回味悠長,走時百般不捨,他記準了地方,回府不久就遣人重金把漢子聘為家廚。每每遠客到,必用此道菜為壓軸菜招待客人,百吃不厭,世稱美味。後來,丁寶楨奉調任四川總督,臨行徵求漢子意見,漢子感其恩重,遂攜家卷一起隨丁寶楨進川,進而把爆炒雞丁帶到了四川,他的後人透過把胡椒換成辣椒,做出了川味的宮保雞丁。丁寶楨去世後不久,宮保雞丁就被四川當地官員作為貢菜獻給皇帝,發展成為御用的名菜之一!”

“感覺這個可能性大一些。”杜月輕聲道。

許衛國繼續道:“這第二道回鍋肉,想必大家並不陌生,回鍋肉,是四川傳統菜式中家常菜餚的代表菜之一,屬於川菜。其製作原料主要有豬後臀肉、青椒、蒜苗等,口味獨特,色澤紅亮,肥而不膩。

回鍋肉起源四川農村地區。古代時期稱作油爆鍋,四川地區大部分家庭都會製作。所謂回鍋,就是再次烹調的意思。回鍋肉在川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回鍋肉一直被認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鍋肉。

回鍋肉色香味俱全,是下飯菜中大部分人會選的菜。川菜中的回鍋肉,最佳是蒜苗、仔姜、青椒做“翹頭”,而自貢家常菜中的回鍋肉,就有青椒、仔姜、蔥白配,藠頭配,幹豇豆配,蓮花白配,甚至鍋盔配。

配料各有不同,除了蒜苗還可以用彩椒,洋蔥,韭菜,鍋盔等來製作回鍋肉,“家常”顧名思義,“調料家家常有之意,”故每一家製作出的味道都不相同,這一特性,也是賦予了回鍋肉這道菜獨特的魅力。”

“傳說回鍋肉起源於清代末期,由一位姓凌的翰林偶然發明。然而,真相並非如此,回鍋肉的源頭可以追朔到北宋,具體於何時誕生、由何人炮製、自何時流行已無法考證。

古時稱為“油爆肉”,味道偏向於鹹鮮,到了明清時期,辣椒的傳入,致使回鍋肉基本定型。清末豆瓣的創制,大大提升了回鍋肉的口感和品質,使回鍋肉成為川菜中最著名的一道菜....”

“我個人還是很喜歡這道菜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