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維指著面前的解剖圖和三維模型,說道:“嗯……現在你們也都看到了,在最外面的這部分,叫做‘耳廓’,其實那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耳朵’。

“而耳廓往裡連著的,也就是這裡的一小段,‘S’形的彎曲管道,就叫做‘外耳道’……

“‘耳廓’和‘外耳道’兩部分全稱‘外耳’……

“你們還記得吧,剛才我說過,‘外周聽覺系統’包括外耳、中耳、內耳和聽神經,其中‘外耳’這部分,我們平時看得見、摸得著,所以並不陌生。

“你們看看吧,這耳廓和外耳道,它們連在一起的形狀,就好像一隻喇叭,它們的主要作用,就是收集聲音和辨別聲音方向。

“耳廓不是平的,它的前面,總會有一些凹陷的部位,這些凹陷,能夠起到聚焦和反射聲波的作用。假如耳廓特別大,比如就像兔子那樣,估計聚焦和反射聲波的作用也會更強,聽覺就會更靈敏……”

說到這裡,莫維故意揪起自己的一隻耳朵,給奎尼和曼洛幾個人看:“但是,你們可以仔細看看,我並沒有那樣的大耳朵,它跟普通人的耳朵相比,外形一模一樣,是不是?”

說到這裡,莫維故意停頓了一下,看了看奎尼幾人的反應,見到幾人都沒說話,才又繼續說道:“想必你們也都明白,問題並不在於外耳部分,因為還有中耳和內耳呢!好吧,那我就繼續解釋一下……你們看,這外耳道的長度,根本沒有多長,最多也就兩釐米多一點兒……到了外耳道深處的盡頭,那就是鼓膜——鼓膜是一層薄膜,是外耳和中耳的分隔面,由鼓膜再往深處,就到了中耳……”

莫維一邊說著,一邊對著三維投影圖,一陣指指點點,這裡是鼓膜、那裡是聽骨鏈,這裡是鼓室、那裡又是中耳肌肉和咽鼓管,把中耳的解剖結構,滔滔不絕地講解了一通。

與此同時,“概念樹”也向曼洛推薦了一些補充資料,供他閱讀。

曼洛透過這些資料知道,與外耳道相連的鼓膜,正像鼓面一樣,具有傳聲的作用;聲波先經過外耳道到達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然後這振動又會透過聽骨鏈,進一步傳向內耳。

所謂的“聽骨鏈”,是由錘骨、砧骨和鐙骨這三塊聽小骨組成,三塊聽小骨相互連接,在鼓膜至內耳之間,很巧妙地組成了一組機械鏈,構成了一個十分精密的槓桿系統。來自鼓膜的振動,經過這套槓桿系統的傳導,聲壓將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放大。

至於莫維說到的“鼓室”,又稱為“中耳腔”,其內充滿了空氣;而咽鼓管的功能,就是調節鼓室內的空氣壓力,使其與大氣壓力保持平衡;而內耳的肌肉,則可以在遇到較強聲響時,透過其反射作用,保護內耳……

這些資訊似乎並不重要,曼洛也就沒有進一步深入閱讀。

莫維又說:“如果你接著看一看,有關內耳的資料,你就會發現,在內耳的結構中,與聽覺相關的,其實只有耳蝸……”

根據莫維談話的內容,“概念樹”又向曼洛提示了一些新的概念。

曼洛看了一眼,在“內耳的生理結構”這一選項下,可以看到,原來內耳主要是由半規管、前庭和耳蝸這三個解剖結構組成。

曼洛又進一步查閱了這些內容,結果發現,在這三個解剖結構當中,半規管和前庭主要是與人的平衡機能有關,人們透過半規管和前庭可以感受到自身位置和速度的變化,這樣才能進一步協調自己的動作;而真正與人的聽覺相關的結構,其實就是耳蝸。

在這一點上,莫維說的倒是沒錯。

曼洛一邊閱讀這些內容,一邊找到了內耳結構的三維圖譜,把它也投影在大家面前。

“看到了吧?”莫維指著這幅三維結構圖,說道,“耳蝸是人類聽覺的感受器。

“一個人如果想要感受到來自外界的聲音,就要把聲音,從原來的聲波訊號,轉換成人腦可以感知的神經衝動,這個換能過程,其實就是由耳蝸來完成的……

“因為那些來自自然界的聲響,性質異常豐富多彩,人在感知外界聲音時,還需要將這些複雜的聲波,分解成一系列頻率訊號的組合,所以,耳蝸也具有機械頻率分析器的功能……

“耳蝸能夠完成這樣的功能,這與它的特殊結構,還有相應的機械特性有關……”

秦與曼洛都在認真聽莫維講述,而奎尼則不耐煩地在屋子裡踱著步子。

莫維瞥了奎尼一眼,又說道:“哦,對了,有件事情,剛才忘了說了……你們想要知道,為什麼我的聽覺更為敏銳,不是嗎?

“其實,與這個問題有關的,無非就是兩個方面,一是聲音的強度,再就是聲音的頻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也就是說,跟你們這些人比起來,我所能感知到的聲音,聲響更加微弱,音訊的範圍也更大……

“我先來給你們解釋一下,我為什麼能聽到極其微弱的聲音……”

莫維說著,用手指了一下三維投影中耳蝸所在的位置,對曼洛說道:“你把這部分結構,放大一下看看……”

等曼洛把耳蝸的結構放大之後,莫維說道:“你們也看到了,在耳蝸的內部,有捲曲的管腔……

“耳蝸底部的管腔較粗,而頂部的管腔較細,管腔螺旋狀地盤旋上升,捲曲兩圈半左右,就形成了這種與蝸牛殼相似的形狀……

“如果我們把這個盤成螺旋狀的耳蝸管腔展開,就會發現,這個耳蝸,其實可以看成一個密閉的管狀器官,一端較粗,而另一端較細……

“當有聲音向耳蝸傳導時,會由較粗的這一端傳入,傳向較細的一端……也就是說,聲音是從螺旋狀耳蝸的底部傳入,傳向耳蝸的頂部。”

接著,莫維示意曼洛,轉動耳蝸的方向,然後,他指著這個蝸牛殼般的結構,提示大家注意它底部顯露出來的一個開口,說道:“你們看看這裡,有兩個小窗一樣的結構,看到了吧?耳蝸底部的這兩個視窗,分別叫做‘卵圓窗’和‘圓窗’……”(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