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洪幾人隨著嗣德趕往方丈的丹房。

路上蕭洪聽那嗣德匆匆地抱怨了幾句,這才知道事情的經過。

原來,在蕭洪他們來到之前數日,早有黑衣人到訪過永樂宮。

當時,永樂宮這邊,對於這黑衣人的所作所為,乃是一無所知。

這黑衣人孤身一人前來,但是行為舉止極為謙遜,所以並沒有引起十方堂號房的警惕。後來,他又不知用了什麼辦法,騙得了十方堂堂主的信任,很快就在堂主的安排下,見到了永樂宮的方丈。

這黑衣人與方丈見面時,嗣德恰巧也在旁邊。

因為這位嗣德位居“都管”,也就是說,平時他的任務,就是輔助監院,統領叢林一應大小事務。可以說,在這永樂宮中,除了方丈與監院,就是嗣德最有實權。

當時,同時在場的,還有監院與永樂宮的其他幾位高功。

這黑衣人見過方丈之後,開始還算客氣,將他自己的來意,一五一十講給眾人。這人說起話來雖是態度和善,但提出的要求卻是無理之極。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的要求,竟然是讓這永樂宮上上下下的所有道眾,隨他一道,去信奉異教的神仙。

這樣的要求,方丈與監院當然不能答應。

但這黑衣人只將手一抬,就從他的袖中,飛出許多火團。

眾人沒料到,他這邊才剛剛遭到拒絕,瞬間就出手偷襲,所以連忙施法應對。

但是,眾人更沒料到的是,那些火團彷彿陰火,哪怕是被眾人的法力逼開,也會很快再次聚集,在半空中飄忽不散。

而且,當時室內空間狹小,眾人躲閃不及,很快就一一被這陰火襲中。

王承與馮天禮聽了很是驚奇。

“咦?”王承說,“蕭道長,嗣德道長所說的這個‘陰火’,就是你之前提到的,可以使人心志迷亂的‘妖術’?”

“正是!”蕭洪答道,“就是靠著這種妖術,黑衣人已經佔據了不少道觀……我們由玉虛宮來,也是為了此事……”

嗣德也說:“說這‘陰火’是一種妖術,一點兒也不誇張……我中了這‘陰火’之後,整個人就變得恍恍惚惚,在這期間,做過些什麼事情,我也都不記得……”

“哦?”王承又說,“我還正想問你,剛才在齋醮時,還準備了不少符水,那是做什麼用的?”

“這個……”嗣德猶豫道,“我也記不太清……只是模糊有點印象,如果眾人喝下那些符水,等那黑衣人來了,就會聽命於他……”

這時蕭洪又問:“你剛才說方丈也中了‘陰火’?那他後來怎麼樣了?”

嗣德則站住腳步,用手一指前面的丹房,說道:“方丈應該就在這裡療傷……方丈中了‘陰火’之後,一直以內力對抗……那黑衣人說,料他撐不了太久,就也沒有管他……”

幾人站在門口,嗣德高聲向內通報了一聲,屋內卻無人應聲。

嗣德猶豫了一下,便推開房門,請眾人與他一同進去。

這雖然是永樂宮方丈的起居之所,卻與一般的丹房沒有什麼分別,空間不大,陳設也簡單。

方丈就在中央的矮床上打坐。矮床的一側是書架,上面擺滿了經書;矮床的另外一側,則是桌案,擺著香爐、書刀等物。

方丈身著一件普通道袍,閉目打坐,彷彿根本就不知道眾人來訪。

嗣德接連問了兩聲“方丈”,方丈卻仍然像沒有聽見一樣,對他不理不睬。

王承見狀,連忙在一旁提醒道:“方丈,這嗣德道長,已經被我們用了一桶冷水,完全澆醒了……”

方丈聽到王承這話,突然睜開眼睛,掃了眾人一眼,什麼也沒有說,就又把眼睛閉上了。

蕭洪連忙上前說道:“方丈,我是專門從玉虛宮來……來的目的,就是要想辦法,對付那黑衣人……”

方丈又睜開眼,將蕭洪上下打量一番,問道:“你從玉虛宮來?”

蕭洪點頭道:“正是!”

“那你是怎麼來的?”

“我們是乘坐一朵銅製的蓮花,渡海而來……”

“嗯?你們怎麼找到這蓮花的?”

“在父母殿後面的靠山上,有幾座大石鼓……”

“這我知道……那石鼓現在怎樣了?”

“我們將那上面的石鼓取了下來……”

“是誰讓你們來永樂宮的?”

蕭洪想到,那高璿方丈提到,他與永樂宮不和,稍稍猶豫了一下,還是硬著頭皮答道:“是高璿方丈讓我們來的……”

“石鼓也是高璿下令毀壞了的?”

“嗯……是的……”蕭洪又是硬著頭皮回答。

“嗯……”方丈聽了,似是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這麼說,高璿這次還真是下了決心……”

方丈又將蕭洪打量一番,問道:“那麼,高璿為什麼要讓你來?你是什麼人?”

“我……是高璿方丈的弟子……”蕭洪這樣回答時,顯得很沒底氣。

“嗯?”方丈彷彿有些疑問,於是命令蕭洪道,“派輩詩背來我聽……”

蕭洪乖乖地將那道譜背了一遍:“道德通玄靜,真常守太清。一陽來複本,合教永圓明。智理宗誠信,崇高嗣法興。世景榮惟懋,希微衍自寧。住修正仁義,超升雲會登。大妙中黃貴,聖體全用功。虛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龍虎交,蓮開現實新。行滿丹書詔,月盈祥先生。萬古續仙號,三教都是親……”然後他又補充道,“方丈法號高璿,依道譜應為第二十七代弟子……”

“那麼你該是第二十八代?”方丈用嚴厲的目光在蕭洪臉上一掃,然後說道,“這麼說,你與嗣德,乃是同輩?”

蕭洪有些心虛,於是小心地回應道:“其實,我是高璿方丈在清微派時,所收的弟子……”

方丈聽了又命令他道:“那你把清微派的派輩詩,再背給我聽……”

蕭洪只好又一次背道:“守道明仁德,全真復太和。至誠宣玉典,忠正演金科。衝漢通玄韞,高宏鼎大羅。仙源愈興振,福海啟洪波。穹窿揚妙法,寰宇證仙都。道守得真元,神全體自靈。三山垂救度,四海盡飛昇……若是依這一套道譜,高璿方丈應為第二十六代弟子,法號麼,恰巧也應是一個‘高’字……”(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