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尼與秦回到夢境監控組之後,秦不停地在與曼洛在討論馮所提到的內容。

對於《仙名道義》與馮**得到的資料有關的說法,曼洛顯得很感興趣。他琢磨著,怎麼才能對《仙名道義》的開發過程有更多的瞭解。

而奎尼則顯得心事重重,基本沒有參與秦與曼洛的話題。

治安組一直在追查託維奇的下落,可他卻像消失在空氣中一樣,無影無蹤。

一直到了這天晚上,奎尼又一次提出,他準備再回《仙名道義》看看。曼洛雖然並不贊同,但也沒說什麼。畢竟,又是一天過去,現在除了夢境,也沒有進一步追查的線索。

……

蕭洪睜開雙眼時,覺得陽光刺得眼睛生痛。

他發現自己正站在一座涼亭的中央。

他走出涼亭,抬頭看看涼亭飛簷上的匾額,上面竟然寫著“望仙亭”三個大字。

蕭洪很努力地回想了半天,這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

他記起老君洞,記起高璿方丈,記起兩人之間對話的內容。

他不知道,高璿方丈去了哪裡,也許他離開了洞天福地,也許他真的飛昇成仙了?答案無從知曉。

從望仙亭往玉虛宮去,還有相當長的路途要走。

蕭洪一路向山上走去,一直行至父母殿上,連一個人影也沒能碰到。不只在幾道城門處,沒有道士值守,就連十方堂等處,也都不見人影。他又去東院的丹房看了看,付道士和魯道士等人,也都不在。

蕭洪不知道,自己離開的這段時間,這玉虛宮,到底又發生了什麼事。想到自己離開時,本來還在老君洞內,於是他就又往山上走去,想去看看那裡又有什麼變化。

去往老君洞的路上,原本有片竹林,此時卻已燒成一片焦土。

等到了老君洞,情況更是糟糕。

洞口的空地上,一片狼藉,一堆碎石,將洞口堵住了大半。而那依洞而建的大殿,已被完全損毀。

最讓心痛的,是洞口兩側的石壁。那上面,原來佈滿了各種石刻與浮雕,現在竟然被人鑿得坑坑窪窪,根本無法辨認其中內容。

至於老君洞右手側的那條巖壁畫廊,更是遭人徹底損毀。原來供人通行的走廊,已經不復存在,站在畫廊入口,一眼就可以望到下面的山谷。而那崖壁上巖畫,則更是沒有留下一塊完整的地方。

從老君殿的門口,往殿內看,裡面的建築也已坍塌,根本就讓人無處立足,更不可能進一步走近殿後的丹房。

蕭洪又在附近轉了轉,也沒有發現更多線索。他在想象,到底是什麼人,竟然將這裡毀成這樣。

蕭洪準備下山的時候,卻突然發現,曼兒正沿著那“玄”字形的石階,氣喘吁吁地攀上山來。

曼兒顯得又驚又喜,連聲說道:“哎呀,終於見到你了……幸好我沒有直接去望仙亭,而是先去丹房看了一下……結果我發現,門扣上的浮灰,被人抹掉了……我猜測,可能是你回來了……而且我猜,沒準兒你會來老君洞,所以我就找過來了……”

“浮灰……?哦!那你觀察得倒是挺細緻……”

“什麼呀!”曼兒笑道,“那些浮灰,是我專門用了細沙,小心地撒在上面的……而且,每次察看,我還會撒些新的……”曼兒說著,又嘆了口氣,“現在整個玉虛宮,除了我,就只有魯道士和付道士幾個人……我怕你來了找不到我們,可又沒法兒變個分身,去四處守著,所以,也就只能用點這樣的辦法……”

“出了什麼事?”蕭洪聽了,連忙追問曼兒,“老君洞這裡,怎麼變成了這樣?玉虛宮裡,怎麼又只剩下了你們三個?”

曼兒回答說:“哎呀,我們剛剛發現不見了你的蹤跡,那個袁建功就糾集人手,殺了回來……他不光救走了袁建德,還專門把這老君洞破壞迨盡……”

曼兒說,發生了這件事情之後,監院的態度也起了變化。他也勸說眾人,不如各自迴避,免得落入紛爭,壞了修為。大家雖然心有不甘,但最終也都各自離去,只有魯道士與付道士留了下來。

他們覺得這玉虛宮的地位實在重要,若是再有什麼事情,他們留在這裡,也能第一時間知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曼兒說:“魯道士也過來了,只是他走的慢,落在了後面……”

果然,又過了不一會兒,魯道士也跟了過來。

那魯道士一見到蕭洪就說:“哎呀,我就說呢,像蕭道長這樣,就算遇到些變故,也一定會回來的……只是監院說了,你若是再回來,也會先到望仙亭,怎麼你直接到這裡來了?”

蕭洪於是解釋說,自己確實先到了望仙亭,但是後來又一路穿過玉虛宮,來了這裡。

魯道士說:“哎呀……你看看這裡,竟被毀成這樣……幸虧高璿方丈有先見之明,將那本經書提前給了你……不然,你看這巖畫完全被毀,我們可又該怎麼應對此事?”

蕭洪聽魯道士提起經書,這才記起,高璿方丈交待的事情。沒想到,魯道士竟然還惦記此事。

魯道士問:“蕭道長,關於那部經書,你從方丈那裡,到底問出些什麼?這周圍道觀的希望,就都在你身上……”

魯道士這樣一說,蕭洪倒是有些驚訝。又聽魯道士解釋了幾句,他這才明白,那袁建功又殺回來,將這老君洞及畫廊毀掉,更讓包括真德觀道士在內的眾人相信,高璿方丈給的那部經書,就是對付黑衣人的關鍵。

而大家又都知道,那一部經書,現在就在蕭洪手上。若是蕭洪又能從高璿方丈那裡問出資訊,那就更加成為眾人的希望所在。

但是,蕭洪還沒能想清楚,那高璿方丈的意圖,要如何才能實現。

所以,面對魯道士的詢問,他只是含糊地答道:“高璿方丈告訴我,我手中的這一部經書,叫做《老子八十一化圖》,它最早是由全真教所作。如果能夠找到全真教,請他們幫忙,我們也許就能找到對付異域邪道的辦法……”(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