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王城是幸運的,千年未燃戰火的它這次順利的挺了過去,南疆未定,北疆在光武皇帝的手裡,天下彷彿以黃河為界已經一分為二。

但啟元皇帝有信心戰勝光武皇帝,原因無他,南方終究要比北方富有,國與國之間的較量,國力才是放在第一位的。

哪怕光武皇帝手裡的軍隊再精銳,只要他耗盡了糧草,也只有輸之一字,更何況還有北疆那些草原人,南夷雖強,比起北疆韃子,卻是狼群與羊群的差距,就讓草原人去消耗司馬延手裡的叛軍吧!

更何況,如果這些國家都是佛教的信徒,而自己將佛教立為國教之後,有聖僧在,這些國家被文化侵略,宗教侵略以致化為王土也不是不可能,胡蘿蔔加大棒的把戲永遠不會過時的。

啟元皇帝雙眼微眯,一副宏大的藍圖已經出現在了他的腦海裡。

那裡是從極北之地到海濱椰林,從東海碣石到帕米爾高原,如果一切都能實現,大晉的版圖將會擴大整整一倍甚至兩倍!

這是一種令啟元皇帝戰慄的榮耀,如果一切成真,那麼自己即便是將國號改為梁,想必也無人敢反對,光復大梁,便不再是一句空話!

啟元皇帝喃喃:“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似笑非笑,目光炙熱,如果一切成真,他將會給大晉的歷史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伴隨著光武皇帝的北上,大晉迎來了詭異的平衡,明眼人都明白大勢已定,於是那些站在幕後的大佬們便需要再次站到談判桌上,道藏再次將聖僧邀請到了北邙,這一次,聖僧依舊是一個人,但所有人都明白,他不是一個人。

不得不承認,道教有著他本身難以否認的缺點,譬如固步自封,譬如消極避世,譬如淡然自在,譬如不具侵略性。

不然在兩千餘年的傳播裡,道教為何沒有能夠像佛教一樣向著四面八方蔓延?如果此時草原信奉的是道教,那麼天下必定是道藏的!

但是現在,強弱相易,青城山敗局已定,北方雖然依舊在光武皇帝手中,但經歷隴西與草原的聯手進攻之後,北方必將成為將傾之廈。

僅僅半年,司馬延雖然有軍隊的支援,有道藏幫助收攏人心,但真正開始了戰爭,對手還是隴西遊牧與草原韃子,慘烈的戰況和戰損時刻牽動著百姓們的內心。

他們已經慢慢的發現,沒有南朝啟元皇帝的幫助,哪怕能勝草原以及隴西,北方的經濟也必將就此破產,社會也將倒退不知多少年。

儘管對於啟元皇帝奪取皇位的卑劣手段怨憤未消,但真正出現情況,百姓們發現,自己能希望與祈求的,仍是啟元皇帝的幫助。

但即便是啟元皇帝,現在對於北方的形式也沒有一個準確的判斷,事實上他也沒有能力去管北方,解決掉青城山一派八萬之眾才是第一要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青城山一派已經被逼上絕路,八萬兵馬在被李登科蠶食掉一萬餘人之後,又有一萬餘人逃營,青城一派愧疚的很,因為夷州的司馬昭舊部五萬兵馬一個沒逃,那被蠶食的一萬兵馬大都是夷州軍,他們為了掩護青城派以及戰友的撤退,一萬之眾愣是拖住了兩湖兩廣六萬人馬!

要知道這是阻擊戰,水路陸路不知有多長的沿線要防備,六萬士兵渡江南下,一萬兵士的戰線被拉長到五百餘裡,平均每裡地只有兩個十夫長,然而他們面對的,將是十倍或者數十倍於他們的渡江軍隊,他們騷擾,狙擊,夜襲,以命搏命卻沒有人後退一步,給了青城山以及夷州軍寶貴的三天的撤離時間。

然而那些拿著最多的餉銀,拿著最好的兵器,穿著最好的裝備的青城山收羅的寶貝士兵們,卻在洞庭湖的晨霧裡奪船而逃,裹挾著糧草與財務,消失在茫茫湖面。

李道一的臉上自然掛不住,他一怒之下下令殺了百餘名逃營的士兵,卻激化了其餘青城軍的逃營心理,於是當抵達益陽之時,青城軍只剩下不足一萬,而夷州軍卻依舊有四萬之眾。

更可笑的是,青城軍的糧草輜重竟然在滾滾逃營之勢裡沉水的沉水,被搶的被搶,現在反而要依靠夷州軍的軍糧度日。

要知道,青城軍的軍糧儲備佔了聯軍整整七成。

李道一發了狠,決定誓死不退一步,卻也不是他不想退,只是益陽是他最後的翻盤機會,如果能在這裡吃掉李登科的六萬人,他未嘗不能絕處逢生,吐蕃雖強,卻不熟悉中原環境,暫時還威脅不到自己,司馬煜那個只會渾水摸魚的混子,不足為慮,只要吃掉李登科,一路北上,哪怕吐蕃趁機佔領了蜀郡,甚至象郡,也可作為啟元皇帝的罪證,引狼入室,尾大不掉,到時候看他們如何收場!

西南與北疆不同,北疆素來是大晉命脈,而西南窮鄙,最豐饒的蜀郡已經在吐蕃的手裡,其餘地方皆是雞肋,自己回去和吐蕃硬幹一場,又將便宜誰?

司馬煜還是李登科?

這筆賬,不管怎麼算,都划不來,倒不如現在,趁著吐蕃還未站穩跟腳,司馬煜又在巴陵裝死,如果能就此吃掉李登科,那麼自己真的有機會讓光武皇帝反敗為勝!

李道一想著,於是他立刻飛信李登科,同時通知了夷州軍,召開了一個包涵著雙方高級將領在內的緊急會議,在益陽佈下埋伏,將李登科的湖廣軍隊一網打盡!

不禁有人質疑,五萬人怎麼吃的下六萬人?

卻見李道一神秘一笑,自己自然是吃不掉六萬人的,但自己還有一手底牌未露。

道藏之所以能夠左右天下,不光是因為他是天下道家意志的代表,更深處的原因是,他有大晉大大小小的財閥以及家族的支援與滲透,譬如齊家,譬如王家,又譬如李家。

李登科是兵部尚書不假,卻也姓李!

這意味著一個很淺顯的道理,他是李家的人,而作為代表李家坐上道藏那十個位子裡的一個的李道一,是他需要孝忠的物件,不為別的,他是自己的大伯!李家的掌權者,他當初把自己一手送上了兵部尚書的位子,現在自己需要做些什麼來回報於他。

李道一的勝負手便押在李登科的身上,孝於忠,他必須選擇一個,是啟元皇帝還是自己,全在李登科一念之間。

(本章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