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龍空俄羅斯伏特加

如果一個人可以透過不斷地殺戮而無止境地變得強大,那麼之後會怎樣?

一、穿越方式的變化與中二的無可救藥

從網文的寫法上看,關於穿越的描述有這樣一種變化:千篇一律閃電穿—百花齊鳴各種穿—驀然回首追憶穿(名字很渣,很抱歉)

首先穿越剛興起的時候,都要給穿越找個理由,最早也最經典的是雷劈閃電穿越。

然後所有人都厭倦了,於是各種穿越方法層出不窮,捨身救人穿啊靈異電話穿啊復仇被殺穿啊最離譜的是坐便馬桶穿……總之就是“穿越,一切皆有可能!”

再後來大家又對這種穿越前必須交代理由的形式厭倦了,“反正都是要穿越的,誰在乎你是怎麼穿越的啊?”索性不去寫穿越的方式,開篇主角就已經生活在異界/古代,大不了在回憶中交代一下:這貨不是土著,是穿越者哦。

俺扯這麼一段關於穿越的老生常談,目的不在於灌水充字數(誰信啊?),而是表示非常理解林中之馬在序幕裡用了整整五章一萬三千餘字來虐主角——要知道一般都市文裡主角得到金手指之前的部分最多一個章節,了不起失戀+失業而已。

作者的意圖很明顯,為了讓所有讀者都牢牢記住一個事實:主角是個中二,是個死性不改,無藥可救,的中二。

中二從來不是個褒義詞,王直對社會的偏執導致了自己和父母還有親戚們的不幸。主角的名字寓意明確,他那個做中學老師的父親希望自己兒子將來能夠做到【正直】,可惜單純的正直帶來的是傻X和N…的行為,更過分的是王直從頭到尾竟然沒有過反省和總結——做事情前不去考慮後果也就罷了,但事情已經發生了並且結果悲催,卻不去反省自身也不去總結教訓,只是一味地責備社會的墮落和黑暗,然後依然我行我素——這種人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警言。

他回想著自己的過去。

36歲的王直,只有24年的記憶,但他一直以為自己是個讓人稱道的人,一個堅持正義,問心無愧的人。

正直難道有錯麼?正義難道有錯麼?

難道非要同流合汙,委曲求全才是對的?

我舉報壞人有什麼錯?

我見義勇為有什麼錯?

我堅持原則,說出真相有什麼錯?

可是為什麼每件事的結果會是如此?

為什麼堅持正義的結果會是讓自己遭那麼多罪?

為什麼堅持原則的結果會是讓父母那樣含辛茹苦的死去?

為什麼那些人輕輕容易就能夠顛倒黑白?

為什麼做壞事的人反而有好日子過,開名車,住大房子?

為什麼?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全身癱瘓,昏睡12年,父母雙亡,與社會脫節,多次被背叛,受盡親戚的厭惡指責,而王直的想法仍然是典型的中二:錯的不是我,是世界!(西貝貓啊,快來拯救這個少年吧!)

如果是現實世界,主角的結局幾乎可以預見是潦倒一生,孤獨終老,幸運些會在某次多管閒事後被人幹掉,當然要是黑暗文的話,主角會在若干年後乞討為生,並且一邊扣著腳丫子一邊指著見義勇為的少年說:S……!不過這裡不是現實世界。

所以王直理所當然地開始殺人了。

二、王直的虐殺路線與不存在的魔鬼

先簡單概括下主角的殺人階段:暗夜七人殺—天台正義殺—惡業無序殺(俺起名字就是這麼渣,這個就請見諒吧)

所有中二都有一個毛病,就是推卸責任,王直也不例外。

11月23日那天的晚上,王直殺了七個人,不,應該說是先殺了一個人,又殺了四個人,再殺了兩個人。

因為看書不仔細,俺沒有找出來美幸的老公究竟是醉漢張金柱還是後面沒有具名的四個便當,但從王直的角度看,那晚的殺戮是二分法的:11-23特大搶劫殺人案裡的五名死者,和養老院無人發現的兩位老人。

可事實上醉漢的死是不一樣的,醉漢被砍的時候,王直當時確實是想殺人。見血發狂後才有了後面的四個便當。

至於殺死老人從而讓自己感到神聖,只是王直的自我滿足。其實他選擇殺老人的真實想法是掩蓋自己之前的殺人惡意。

從這個角度上講,之後的一系列【天台正義殺】,都是王直潛意識裡的贖罪行為。

他(潛意識裡)知道自己在殺第一個人的時候就已經放下了自己堅持的正義,所以要用在他眼裡更宏大的“正義”去贖罪。

這也是為什麼王直在發現【天台正義殺】被政府遮蓋後迅速地暴走,衍變成肆無忌憚且不受控制的【惡業無序殺】——因為政府的掩蓋行為相當於變相地否定了他的自我贖罪。

PS1:在這裡美幸跟王直的愛恨糾葛只是起到一個引子的作用,但並不是說美幸的重要性有任何降低。

PS2:還有就是俺非常佩服的一點,林中之馬很到位地詮釋了一個**年齡36而心理年齡24的青年。很多書友評論王直的行為有缺陷,比如不夠果斷太過糾結什麼的,但正是因為這個才讓人更信服這是一個昏迷12年的中二清醒後所做的事。

去起點的書評區發現很多人認為,王直體內的【他】是本書的最終BOSS。雖然木有跟林中之馬溝通過,不知道這個【他】在後期會不會具現化,但俺認為這個所謂的魔鬼是不存在的。

魔王只有一個,就是王直自己。

之所以有對話和疑似精神分裂的行動,只是為了便於讓主角更糾結罷了。

“你是魔鬼吧?”他很驚詫的發現自己在這個時候竟然狂笑了起來,笑得連眼淚都流了出來。“你要和我籤一個契約麼?”

【如果你願意,可以這麼理解。】

這是王直首次定義體內的聲音

【抱歉,按照你的說法,我們現在是魔鬼。魔鬼只會破壞。】

然後體內的聲音就接受了這種解釋,之後一切的描述都自稱為魔鬼。

同樣很多書友說主角既然已經是非人類了,就不應該有一顆人類的心(大致意思吧,類似的看法很多)

作者給出的解釋是王直雖然能力上是非人,但心靈上還沒有扭轉過來。

但問題在於,本文的主角王直成為非人生命體的時間太短了,還不足以讓他就這麼拋棄自己既往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他對於自己的認知是一個超人。

超--人。

也就是說,還是人,只不過多了別人沒有的力量。

但俺的看法是(幾乎可以肯定與作者的看法不一致):王直其實也是有這種非人性的認知的,也就是體內強烈要求無止境殺戮的【他】,而將這種認知束縛的,恰恰是主角那糟糕的中二性格!

所以說中二能夠拯救世界?不,應該說是無論正常人還是魔鬼,對中二都很沒轍吧?(這是吐槽,真的是吐槽!)

因為中二,主角偏執著自己的正義,所以沒有無序地殺戮,而是自創了【天台正義殺】手法。

很巧妙地,【暗夜七人殺】的罪孽和【天台正義殺】的贖罪達到了一種平衡,而不斷殺戮帶來的強化也讓【他】無話可說,這個階段的王直可以說非常滿足,而且是從內到外的各方面的滿足。

當然這種平衡不可能長久有效,隨著王直的強大,總有一天平衡會被打破——【他】所謂的“那一天”,很可能就是王直終於認識到自己非人性的時候,顯然那時王直跟【他】會合二為一的——但僅僅是目前而言,平衡的王直是幸福的。

但是美幸也想幸福,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三、美幸的幸福與孫悟飯的出生

在【天台連環殺人案】這卷裡,林中之馬多次強調“原點”這個詞,做為美幸的酒吧的象徵意義。其實這裡也可以略略地分析一下,即王直將美幸的酒吧當做自己還是正常人的一個標誌。無論是在酒吧休息還是與美幸的曖昧,都可以看做是王直想擺脫【他】而做的努力,但當力量越來越強,甚至發現【他】竟然可以控制自己的時候,故事情節正好讓王直因為美幸而離開酒吧,這就象徵了王直正式接受自己無法做正常人,而在遠處守望酒吧的行動,也可以看做是王直依然對“正常人”身份的嚮往。

同時“原點”對美幸的意義則在於一次感情的開始和另一次感情的開始,無論對王直還是對馬睿有感覺,都是在酒吧產生的(馬睿在墳地對美幸的安慰只是引子,畢竟事後說明馬睿和美幸並沒有互相認識)

而無論是哪一次的感情,其實美幸最後得到的都不是幸福。

曾經龍空有討論帖,關於論證孫悟飯其實不應該能夠出生的話題,相關討論的還有悟天和特蘭克斯。

超級賽亞人的**力量可以毀星滅地,以孫悟空的情商看,在他和琪琪在做一些愛做的事情時,很難想象會控制。所以有人提出甚至在兩個人第一次的時候,琪琪就應該香銷玉滅了。

美幸其實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他知道自己愛著美幸,那種愛是真實而狂熱的,但他註定無法擁有她。當她在他懷裡的時候,他才發現她是那樣的脆弱,他小心翼翼的控制著自己的力量,因為他知道,一旦他如同美幸一樣迷失在感情中,她很有可能會全身骨折而死。

這是作者借王直的心理活動給出的藉口——沒錯,是藉口。

美幸和王直不可能的理由絕對不是因為這個。

因為王直是一個中二。對於中二來講,柏拉圖式的愛情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哪怕是看著馬睿和美幸在一起,他也可以忍受並且默默守護。一個力量強大但感情受傷的悲劇式英雄,哪個中二會不喜歡這種形象呢?

在中二的思維裡,一切事物都是符號:自己代表【正義】,政府代表【阻礙】,民眾代表【麻木】,罪犯代表【邪惡】

而美幸同樣是一個符號,一個被王直無限美化的符號,首先是她的【溫柔】,但很快一個更醒目的符號替代了這點,那就是【理解】

“你知道嗎?本市正在鬧鬼,但是這個鬼一般不禍害人,它只是讓那些做過虧心事的人終日不安,然後寫下遺書跳樓了事。”

王直在酒吧聽到這個傳聞時,差點把一口啤酒吐到美幸的臉上。

“你怎麼了?”她有些奇怪面前的這個男人怎麼會忽然變得古怪。

“你聽到隔壁桌的話了麼?”

“嗯啊?”

“你覺得可怕嗎?”

“不啊,我倒覺得這個鬼要是真的存在的話,倒真是是個不錯的鬼呢!”

那一天王直特別開心,當他照例把美幸送到小區門口的時候,他忍不住輕輕地抱了她一下。

做為中二,結合他前半生身為人類的時候,所有“正義”行為的不被認可,此時的王直只需要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就夠了。

所以主角的一系列行動,就是【正義】跨越了【阻礙】消滅了【邪惡】來警醒【麻木】,並且得到了渴望的【理解】。

這個時候作者很快意地爆出一個事實:殺害美幸的前夫的兇手正是王直本人,而且這個殺戮不是發生在正義行為當中,而恰恰是被王直潛意識裡認為是罪孽的【暗夜七人殺】裡的死者。

她的聲音不知為什麼變得有些怪異,而王直則本能的感覺到寒冷。

“我結過婚,但我沒有離婚……我曾經很幸福,我曾經住在這附近……我的丈夫很愛我,很寵我……哪怕是到了深夜,只要我說一句話,他也會毫不猶豫的到樓下去為我買宵夜……最後一次,他遇上了劫匪……別人告訴我,他就倒在這個地方……而那一晚,我看著電視在沙發上睡著了,絲毫沒有意識到,他已經為了買宵夜給我吃而死在了路邊……”

她的聲音一如往日,有點沙啞,有點哀傷,但卻很動聽。

她的聲音中流露著太多的傷心,後悔和懷念,王直知道自己本該走上前去,緊緊地把她摟在懷中,安慰她,憐惜她。

但他卻不由自主的退了一步。

“不是在那裡,而是在另外一邊。”他在心裡默默的說。“在巷子的另外一邊。”

他想起那張年輕的臉,那張洋溢著幸福笑容的臉。

原來,他是她的丈夫。

他咬斷他頸動脈時,他還緊緊握著那個不鏽鋼飯盒。他無力的敲打著他的身體,於是他暴躁的擰斷了他的手臂。

“沒有人知道他為什麼會那麼晚還下樓去……我不敢告訴別人,更不敢告訴他的父母……”美幸的聲音已經快要哭出來。她一直等待著,等待著王直的安慰,那怕僅僅是一個不知所措的擁抱,一句不痛不癢的安慰。

但他卻不知為什麼一直沒有任何表示。

“……我就是這樣一個任性的女人,被人寵壞的女人,害死了自己丈夫的女人……你,你還願意愛我,保護我麼?”她終於轉過身來,她的臉上滿是眼淚,但王直卻不在她身邊。

遠處的巷口,她隱隱約約看到了他匆匆而去的身影。

如果說七人殺裡無罪而死的幾個便當,是王直中二性格殘存的一絲弱點的話,那麼美幸的存在就是這一弱點的補完。

自己的罪孽是誅殺無罪,唯一能理解自己的人的不幸正是這一行為的結果。

同時這種結果造成的罪惡感,所造成的渴望愛情卻不可得的痛苦,被直接理解成一種特殊的【贖罪】效果。

就這樣,王直在感到痛苦的同時,他的中二性格也被深深地滿足了。

有木有一種古希臘史詩英雄的感覺?

PS1:從這一點上看,王直有著M的性格,跟天主教的苦修士一樣,可以藉由痛苦來達到某種精神上的滿足。(這也是吐槽)

在前面俺提到過一個平衡,即堅守正義的中二性格與渴望暴力殺虐帶來強大力量的【他】之間的矛盾的平衡。但因為美幸的加入,主角身上的這種平衡被打破了,直接導致的就是【他】的暴虐大大增強,主角越來越無法控制自己。

可以說他自己都沒有認識到這點,這種內心的變化對他來講非常自然。

起先的王直有著單純的堅持

那種無聲無息的狩獵有時難免讓他感到自己是一個兇手,一個被“他”牽著鼻子走的殺人兇器。

但這種經過審判,精心佈置的方式讓他感到正義感、使命感又回到了他的身體,就像是那個晚上他幫助那兩個老人時的感覺。

就像是在進行一種神聖的儀式。

然後是這樣

直到有個醉漢撞了他,他才清醒過來。

【幹掉他麼?】“他”蠢蠢欲動。

“他又不是壞人,一個醉漢而已。”王直不想終止自己的好心情。

【誰知道呢?】“他”不依不饒的繼續說著。【也許他會去開車,然後撞死幾個無辜的人;也許他回家以後會毒打老婆孩子;也許他在下一個路口會撞上另外一個人,兩人發生口角,然後一個拿出刀來把另外一個捅死。你我都知道,長年酗酒的人發生這些再自然不過了。】

王直愣了一下,但他很快醒悟了過來。“就算你說的是真的,我也不能因為一個人可能的犯罪而判處他死刑。”

【如果真的發生,那些死者將會永遠審判你。】

“他”成功地毀了王直的情緒,他回過頭地看著那個醉漢走遠,最終還是立在了原地。

“我不能因為一個人還沒有犯下的罪而審判他。”他對自己說。

繼續無聲地變化著

王直皺了皺眉頭。

想要不驚動其中任何一個而帶走另外一個無疑是件不可能的事,只好一起幹掉了。

會有這種決斷是因為王直曾經犯過一次錯誤,正當他小心的把丈夫拖走時,妻子醒了,然後發出了慘烈的尖叫。為了自保,那天他不得不殺死了整個屋子裡的人。

從此以後他決定只要是同樣的情況,就把兩個人一併幹掉。

從某種角度來說,不管發生這種關係的男女是什麼關係,既然已經到這一步,說明他們在金錢或者其他方面有了相當程度的共享,那麼,罪孽和罪孽帶來的審判也應該共享才對。這樣想來,王直便對自己的決定不再猶豫。

雖然主角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低,但還有底線,不過最後在【惡業無序殺】當中肆意地殺戮城管和發改委時,他已經有些失控了:

他殺人是為了讓世界變好。

他是正義的。

當然,無可避免有些錯手殺死的人,也有可能會殺錯人,可那些不過是正義之路上必須付出的代價。

沒有一場革命會是不流血的,何況是扭轉人心的革命。

這樣想著,他心裡終於好過了一點。

(這裡插一句,發改委什麼的真是不是對奧特曼的怨念作祟麼?)

等到王直殺戮那些特警的時候,作者沒有描寫他的心理,所以可以讓俺們盡情地猜測。

也許是當時情況讓王直別無選擇,或者說為了自衛大可以沒有顧慮地放手去殺;

但也許在當時王直的想法也可能是這樣的:

我是正義的,

阻止我的人是非正義的,

一切的非正義,都是需要我來消滅的,

所以這些人的死,

是符合正義的。

至此為止,關於王直的內心糾結,已經隨著“戊計劃”的導彈攻擊而到達極致,所以從行文的角度講,繼續主角的視線就很不合適了,故事的敘述要從另一個角度開啟突破口,比如說辦案警察的角度。

於是在偵破過程中非常搶眼的馬睿,登場了。

四、馬睿的瘋狂與虛偽的正義

林中之馬對馬睿的伏筆很深,黃遠出場時候的問話就是對下一卷【殺人遊戲】的預演。

“你從小就很有正義感,在學校的時候見義勇為30多次,抓了11個小偷。在派出所的時候變本加厲,一年就抓了200多人。”

“這難道有什麼問題?”

“當然沒問題!問題是09年年底的時候你請假回了一趟老家,結果好像就出了點事情,不知道你有印象麼?”

與之對照的是後來黃遠對馬睿關於“李元虎失蹤”一案的問話,非常長所以就不貼出來了。

在其中除了可以看出黃遠這小子很擅於戲弄人心外,也說明馬睿的瘋狂不是毫無預兆的爆發,而是早早就被埋下了引子。(需要俺再次誇獎作者構思情節的能力麼?)

(回來繼續)

【殺人遊戲】這卷過渡性和獨立性都很強,首先它是前面故事的後續交代,同時【殺人論壇】目前看又跟王直的主線不發生關係,當然這裡很隱晦地用【惡業神使帖】來聯絡,不排除伏筆的可能,因為俺說過好多次了,作者的伏筆技巧很到位。

如果他還活著,看到有人仰慕自己,崇拜自己,並且按照自己的理念在行動,他會不會出現?會不會加入這個團體?

還有就是馬睿對日期的判斷

馬睿一直在猜測,是什麼原因讓林笠他們的報仇行動升級為“淨化世界”,他們又為什麼一直在想辦法證實那個帖子的真實性。

現在他終於有了答案。

想一想林笠他們從單純的復仇變化為懲治邪惡的時間,幾乎就是在11月下旬。

因為對王直“復活”階段的描寫很模糊,現在為止無法判斷殺人論壇就真的沒問題,但字裡行間俺感覺即使有問題也不是主角的問題,王直對殺人論壇的感情很淡漠的。所以只是猜測有伏筆的可能。

這裡很有意思的一點是:馬睿之所以調查並且加入殺人論壇,是因為王直的緣故(當然後期有變化另說);而王直之所以插手介入殺人論壇,卻是因為馬睿的緣故;黃遠當初留著殺人論壇沒有處理是因為王直,而正因為黃遠的放任,才有了馬睿的瘋狂。

相比之下,殺人論壇或者說“救世騎士團”反而淪落為配角的配角(口胡一下,如果設定王直是“滅世”的魔王,那麼論壇裡“救世”的名字就很耐人尋味了,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馬睿的走火入魔是註定的,因為他一直在偽裝自己,比加入論壇還要早,比調查王直的案子還要早。

09年的時候他整整做了一年的噩夢,這讓他脾氣變得極為暴躁。他不眠不休的工作,因為只有那樣他才能忘記那些可怕的場景。他變得比從前更加不能容忍犯罪,有時候,連他自己的同事也覺得他正義感過了頭。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只是在拼命的掩飾自己。

他回去過,然後他們就死了。不管怎麼掩蓋,這終究是一個無法彌補的事實。於是他決定讓自己正直到沒有會懷疑,哪怕假設一下都不會。

可以看出來,馬睿其實更加虛偽,而這樣的不真實,必然在某一天導致他人生的徹底崩壞。

從對王直行為的一絲認同,然後假意混進論壇時的思想流露,到提議案時的狂熱和自以為掌握論壇時的歇斯底里,還有事發時的慌亂無恥——其實由於“投名狀”不是自願形式的,所以馬睿在加入裡番的時候,就變成了一個獨立而古怪的個體:警察,審判者,掌控者,他都不是,而他以為他都是……

作者對馬睿和殺人論壇互動最詳細的描寫是關於畸形人的案子。

馬睿特別要求林笠一定要保證那個房間裡所有人的死亡。

“所有人?”他還記得聽到這番話時林笠詫異的表情。

“是的,所有人。你覺得,那些畸形人活下去還有什麼未來可言?他們活著本身就是一種痛苦,現實對於他們就是地獄。”

“那些女人和孩子呢?”

“你能只殺男人卻不驚動女人和孩子?而且她們也並不是沒有罪,她們是幫兇!”

對於這種噁心的團伙,任何一個正常人都會覺得他們死有餘辜,如果說讓這些犯罪分子死去,那是正義。

而那些“生不如死”的畸形人,俺覺得任何一個人都沒有權利決定他們的死活,除非得到他們本身的認同。如果一味地認為需要果決下狠手什麼的,那麼這種“正義”就是虛偽的。

至於女人和孩子,如果連“至少嬰兒是無辜的”這種想法都沒有,只能說是得出結論的人已經站在了正義的反面。

當然,像馬睿那樣對著照片自瀆的,是變態,這個就不在討論範圍了…………

關於中二和正義什麼的,俺只想解釋到這裡,因為這種問題再爭論也沒有結果,【期望在網路上去改變一個人的想法,沒有比這更沒有意義的事情了。】所以想爭辯這個話題的,請放過俺,也放過乃自己吧。

五、黃遠與他的美少女戰士們

有點兒趕,結束得很急。本來黃遠想單獨寫一節,美女們也詳細分析一下(尤其是裡面有個蘿莉的說!)但肚子餓了(早上九點起來就木有吃東西的說~),這幾天飲食休息都木有什麼規律,所以索性就快點兒結束吧……

黃遠這個人物很大眾化,屬於那種小說裡經常出現的第一男配角:表面嬉皮笑臉,實則機智勇敢——確實勇敢,那麼直接對王直和美幸的關係進行試探,很可能會死的哦~

這個角色的定位是王直和現實社會之間橋樑,王直跟政府部門的溝通靠他,王直跟同事間(美少女戰士)的溝通靠他,王直跟美幸的溝通也靠他(假身份,各種解釋等等)

沒辦法,雖然其實王直很簡單(因為中二的緣故哦),但黃遠還是目前這個世界上最瞭解他的人。這裡的【瞭解】和美幸代表的【理解】不一樣,首先“瞭解”不是一個象徵意義的符號(俺猜測黃遠的符號應該是【交流】),而且“瞭解”這個詞也沒有“理解”所包含的正面意義。

是的,黃遠目前對王直來說沒有什麼正面意義,最多屬於中立。他跟王直“像朋友一樣地交談”也好,稱呼王直為‘你而不是‘您’也好,並不是因為黃遠跟王直真的已經是朋友了,而是因為這樣做有利於黃遠完成自己的任務:跟王直溝通。還有文中很多地方隱晦地提到黃遠受家庭影響很深,還有幾次黃遠對王直的勸誘(丫不去做傳銷真屈才啊),具體文字不貼出來了。

不過這種隱含對立和爭奪主動權的行為卻沒有招致讀者的不滿,原因應該是有兩點:

首先他的能力在偵辦【天台殺人案】和【殺人遊戲】時做足了鋪墊,屬於那種很厲害但不強勢的“軍師”,與簡單而暴力的王直形成很合拍的感覺。

還有就是他的性格,並不虛假。黃遠不是因為任務需要而選擇一種王直能接受的性格來接近主角的:

“我想起來了!原來他就是國安部三大紈絝之首啊!”小蘿莉忽然感嘆道。

而是黃遠的性格恰好跟王直優勢互補。一個中二戰士的好基友必然是一個憊懶法師。(而且該法師還會魅惑哦~)

之後故事的走向很難確定,進退兩難的應該會包括黃遠:

<代號血魔>結束,下一卷《進退兩難》,將講述暴露在世人面前之後,王直面臨的選擇,國家面臨的選擇,還有他身邊那些人們的選擇。

因為對於**上抗性極強的魔王來說,精神更容易受傷的特點讓黃遠成為了關鍵,一個究竟是信任還是決絕的關鍵。

當然,如果林中之馬狗血一點兒,讓黃遠掛點然後王直爆發的話,說不定晉江會更歡迎………………

至於那些美少女戰士們,其實目前看還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紅毛和母狐狸觸發的幾個事件都很普通,似乎是正反兩方面侵蝕主角的樣子,正面戰場母狐狸用軍人的執著和女性的柔弱來感染王直的偏見,反面戰場紅毛用個性和個性的弱點得到王直的接受(話說王直對妹子開玩笑還是第一次吧?)

所以俺覺得僅僅執行了一個任務的血魔小組,磨合還是不夠,首發任務就讓世界矚目,接下來開始異國勢力登場,是不是倉促了點兒?當然這些都是作者需要考慮的,也許林中之馬打算用這樣的舞臺展示美少女戰士的能力。

其實這種【天之驕女】很明顯身後都是各自的故事,俺個人的希望是接下來仍舊是團體的故事,而不是主角的獨角戲。

但是好像不太可能,因為在平壤事變中王直【悟道】的那段話很是“不祥”啊。

“我是誰?”

“我是世界上最強的人!”

他對自己這樣說道。

“沒有人能夠主宰我的命運,我也不會屈從於任何人。”

“我為一個國家效力,是因為我喜歡這個國家,而不是因為什麼交易,更不是因為害怕和要挾。”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我願意做一件事,是因為我覺得那樣做是對的,是因為那樣做讓我感到快樂,而不是因為什麼人或者是別的什麼原因。”

“如果有人威脅到我或者我喜歡的人,我就把他們全部殺掉!”

“我是王直。”

“我是這個世界獨一無二的存在。”

“從今天開始,我只按自己的信念行動。”

搞不好作者或者主角糾結起來,就玩眾人皆醉我獨醒什麼的了………………

PS1:其實寫文最重要是堅持本性,不要人云亦云,所以對那些認為主角腿軟啊,狗啊什麼的不去理會就好

PS2:當然同樣的,俺的看法也僅僅是俺的看法,林中之馬也不用太過理會

PS3:就當做結束吧,俺快餓死了,雖然激發俺寫長評的【平壤事變】,手拆核彈前那些燃燒熱血的文字俺都木有提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