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架下的較量

第六十一章 風箱裡的老鼠[1/1頁]

沈鵬與張一鳴面對面坐著。.org張一鳴拋給沈鵬一支煙,自己點燃了先深深吸了一口,朱相省長的話卻湧上心頭,“江州基礎好底子厚,城市規模,經濟總量都很大,可是城市建設,產業發展都極大的落後了,鄰近幾個兄弟城市建設都在快馬加鞭,大有後來居上之勢,可是江州,卻依然邁著八字步,不緊不慢的向前走,我心裡著急啊!江州要想取得跨越式的發展,就必須要配備一位既有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又懂城市建設和管理的領隊,我認為這個人選非你莫屬了!”

官場之中話,總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所以對於朱相省長的話,張一鳴本能反應地將其視為安撫的話,他譏諷自己,自己對下屬幹部的調動還不是慣用這樣的伎倆嗎?

他很清楚知道,自己是戰敗將軍,並不是敗在發展一個城市的建設革命中,而是在政治較量中失利,每次想及至此,他內心中的那根弦總是繃得緊緊的。

原本他以為在江州能為他收復在省委大員心中的失地,可是他到江州就任一個多月,在市四套班子和中層幹部中他可如裡薄冰,他突然想起某本說中的一個句子,“任命書只是給了你掌握權力的理論依據,並不等於就給了你全部權力。”

當他來到江州著手全市大局的時候,他重閱那書的時候還不經意地寫下“任何人,如果沒有切實有效的辦法打破盤根錯節的權力網,建立起新的權力平衡,他就永遠只是孤家寡人。”他突然記起和任副市長的沈鵬的微妙關係。

此刻,張一鳴很平靜的說:“老沈,還記得我們上一次喝酒是什麼時候嗎?”

沈鵬說,“也有好一段時間了。”

張一鳴點點頭,說“四年了,足足四年了。”說著他端起酒杯,“走一個。”一揚脖子把酒幹了,接著說,“可那些事就像昨天才發生一樣,老沈,你還記不記得,當時我們就像小學生去春遊一樣唱著歌曲給帶進局裡。”

沈鵬怎麼可能忘記,那次可是他頭一次進公安局,兩人喝得不清醒,差點把餐館也砸了,餐廳的老闆報了警,還好那次處理的派出所所長認識作為省委書記秘書的沈鵬,把事情壓了下去,還私下賠償給餐館,現在想起來也心有餘悸,要是這事見報,估計正涉身**的沈鵬的政治生涯也到頭了。

可此刻,沈鵬還是微微一怔,頭腦中的弦繃得緊緊的,他深知,官場之中為尊者諱,按理說,張一鳴如今的地位不可能再談及以前的那些陰暗的往事,可如今他卻直言,那只有一種可能,張一鳴在拉攏自己,於是他說,“是啊,時間過得真快。”

張一鳴突然話鋒一轉,說,“老沈,你對市委撤銷主題公園建設項目的決定怎麼看?”

張一鳴的意圖顯露,這沈鵬有些發窘,他夾在程子坤和張一鳴兩個人中間左右為難。他們兩人一個是江州市的絕對一把手,一個是自已的頂頭上司,偏偏他們兩人之間又意見相左,自已還真是難以應對,於是說,“考慮到交通壓力的問題,市委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了專案調整,我覺得這個決定是正確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一鳴直視著沈鵬說,“老沈,這就讓我有些糊塗了,你有沒有想過,這可是個國家級重大建設項目,它落戶於我們江州,帶來了巨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這不僅直接帶動了江州市市的經濟發展,對於整個江東省的經濟發展也具有重大的意義。”張一鳴又端起杯子,獨自喝了一口,接著說,“我也清楚江州交通壓力的問題,你看啊,基於我們江州現今的交通環境,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我們可以重新規劃一下我們的交通網絡,把我們境內的修路,把我們臨近的兄弟城市的高速公路也連上,甚至我們可以擴建我們的火車站,再加上江州市緊靠隴江具有天然的水運優勢,等時機成熟我們籌建一個屬於我們的機場也未嘗不可,到時形成了水陸空立體交通運輸體系,這樣更好更快的融入了全省乃至於全國的經濟發展大潮中,實現了走出經濟騰飛的戰略構想。”

沈鵬心裡一怔,盡力壓著內心的激動,於是他也端起了酒杯,說,“張市長,走一個。”他與張一鳴的發展思路也是一致的,可是他也很清楚,他們的目的卻又有差異。

其實在沈鵬心中看來,在江州構建一個主題公園這個構思確實也可行,寧山市的城市中心廣場這建造也就是一個前例,他深信張一鳴對城市的建設和管理能力,當年張一鳴在寧山力排眾議,堅持上馬修建寧州城市中心廣場,並以此為契機硬是把一片荒無人煙的郊區荒地建成了繁華熱鬧的新城區,成了現在的寧山市商業文化中心,寧山城市中心廣場可以說是寧山城市建設的點睛之筆。

沈鵬甚至洞察到張一鳴此舉是為招商引資的奠基石,百業待興的江州市確實也需要一個讓人側目投資環境,而主題公園的建立正也好打造江州市城市品牌。

張一鳴這樣的工作魄力,在整個江東省的黨員幹部中不能說是絕無僅有,但也是屈指可數的,可是他在江州遇上了程子坤。

程子坤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對於打旅遊城市這張牌他也是認同的,他首先想到的便是封邑縣,封邑縣由來不得不一提封邑山,封邑山高三百七十米,面積三十二平方公里,峰巒疊翠,橫亙百里。

封邑山的得名,據傳是因為遠古時候修仙者在此山隱居修煉,得道成仙,並在天宮被天皇大帝封為位置極高的真君。民間傳說這得道者駕鶴昇天之時曾在附近作過短暫停留。常行助民間,扶貧濟困,百姓為感其恩德,乃流傳封邑。

此山歷史非常悠久,相傳上古時常嚳高辛氏展上公修煉於句曲山伏龍地;夏禹巡視天下,也曾在此研究治水之策;商周、春秋戰國諸帝王和秦始皇也都來此尋求神仙和延年益壽之物。

除此之外,封邑山中還有個“神水泉”。此泉循巖而出,只要以掌相擊,泉水就沸騰飛濺,形似氣冒珠滾,狀如萬斛吐玉。據傳禹帝在此發現並開掘此泉,覺得它甘甜沁人,有潤物補氣之效,嘆為“神水”,後人便稱之為“神水泉”。當然這也只是野史,無從考究,神水泉沈鵬也去看過,那次他陪同程子坤一同前往的,可在他眼裡神水泉與平常泉眼別無異樣。

程子坤置身封邑山,望著神水泉精神煥發,滿面笑容,有感地說,“這樣陽光和空氣就這樣擱置著,多Lang費啊!這是的巨大財富啊。”他深深呼吸了一口空氣,若有所指地說“與其花巨資打造一個主題公園,還不如深化開發市內的天然旅遊區域。”

此時沈鵬感覺自己就向一隻風箱裡的老鼠,夾在張一鳴和程子坤之中,他也能理解張一鳴的心情,畢竟主題公園的構造換來的除了經濟帶動,還能出政績,反觀封邑打造旅遊品牌,其經濟輻射性實在有限。

沈鵬心裡感嘆著,“江州經濟要是想北海,哪怕像寧山一樣那多好啊,這樣兩個專案也能上馬。”他也沒有就這個話題說下去,連自己的想法也打消了,他很清楚,以張一鳴的個性,是不會就這樣認輸,可這裡不是寧山,常委會上的話語權顯得很蒼白,於是,他說,“張市長,總有解決的辦法。”

突然一個想法冒出來,籌資,他首先想到的是黃天錦,但是很快又閃過了姚志勇,他記得蔡敏和他提及過,省裡的工作組離開江州,逸昇案就轉移到了市裡,他試探著問,“張市長,逸昇案你怎麼看?案子也該結了,總拖著也不是辦法,影響我們舊城改造進度啊。”

張一鳴先是一怔,後來微微一笑,“是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