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看著眼前的白衣男子,風度翩翩,氣宇不凡,身上有著一股濃烈的貴氣,雙眸之間如有星光閃爍,嘴角微微上揚,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此人是一個天生的領袖。”

李青心中暗贊道,白衣男子也在打量著李青,面容俊秀,卻又不失男子氣概,眉宇間總是透露著一絲憂鬱,這讓白衣男子不由對李青生起了一股強烈的好奇心。

白衣男子邀請李青在他旁邊的案桌前坐下,李青剛剛坐定,便有僕人取來酒食,擺放在李青面前。

白衣男子舉起手中酒樽,起身說道:“這位義士,剛剛見你與蒙將軍同車,莫非義士也是蒙家子弟?”

李青也連忙起身,回敬白衣男子,說道:“我與蒙兄算是兄弟,但我卻並非蒙氏族人,在下李青,未請教這位公子尊姓大名?”

白衣男子眼中閃過一絲奇光,笑道:“李兄,我的姓名,你日後自知,今日先與你共飲一樽,待到日後有機會,你我再聚。”

白衣男子說完,一口將樽中酒水飲盡,然後轉身離去,他一動身,整個酒樓的客人全部站了起來,李青這才發現,原來這些客人竟然都是那白衣男子的手下。

看著轉眼之間變得空空蕩蕩的酒樓,李青陷入了沉思,這咸陽城果然不愧是大秦國都,藏龍臥虎,達官顯貴難以計數,想不到自己這麼快就與這些人有了交集。

咸陽宮中,嬴政看著自己的愛子,眼中流露出不滿之色。

在嬴政面前,一身白衣的男子,竟然就是邀請李青飲酒的那位白衣男子,而他,竟是大秦儲君,公子扶蘇。

扶蘇看著生氣的秦始皇,面色不變,依舊堅定的說道:“父皇,天下初定,唯有將六國有才之士盡數攬入掌中,方能使我大秦千秋永固,而不是將他們趕盡殺絕。”

嬴政冷哼道:“朕對六國餘孽,向來寬容,但他們呢?先有荊軻

、無名行刺,這次博浪沙更是險些被他們刺殺成功,朕算是明白了,要想天下安定,便唯有將六國餘孽全部斬盡殺絕,沒有了他們,這天下便真的安定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扶蘇苦勸道:“父皇,三思啊,諸子百家,能人異士何其多,他們多與六國有關係,父皇難道也要將他們斬盡殺絕?父皇莫不是忘記了昔日韓非?我們大秦以武力統一天下,當用仁義治理,方能使六國歸心。”

聽到韓非之名,嬴政沉默了,韓非,本是韓國人,荀子的學生,法家的代表人物,昔日韓非出使秦國,與李斯的一場辯論,讓嬴政十分欣賞韓非,有心留下韓非,可最後卻因為李斯從中作梗,導致韓非下獄,並在獄中服毒自殺。

韓非之死,一直是嬴政心中的一個遺憾,扶蘇此言一出,嬴政頓時想到了那個款款而談、意氣風發的韓非,心中嘆息了一聲,嬴政揮手招來在一旁侍立的趙高。

嬴政說道:“擬旨,撤銷對博浪沙刺客的追捕,因為此事而被牽連的人也一併釋放。”

扶蘇深深的施了一禮,說道:“兒臣代表六國遺族謝過父皇。”

扶蘇走後,嬴政看著趙高剛剛擬好的聖旨,卻遲遲沒有落下手中的玉璽。

“趙高啊,你說扶蘇剛剛此言,有沒有道理?”

嬴政突然將目光看向趙高,趙高連忙低頭,說道:“公子此言,自然是有理的。”

嬴政微微搖了搖頭,將手中玉璽落下,然後說道:“通知李斯,傳檄天下。”

李青回到了蒙府,將自己遇到白衣公子的事情告知了蒙一,並像蒙一詢問,是否知道那白衣男子的身份。

蒙一聽完李青的話,臉上露出一絲微笑,說道:“這是好事啊,如果李兄能夠被那位看重,日後飛黃騰達,指日可待,不過那位的姓名嘛,既然他不願意說,請恕蒙一不便告知李兄。”

蒙一的話,讓李青更加好奇了

,蒙一的具體身份李青並不是很清楚,但李青知道,蒙一的身份一定不簡單,因為不管是匠作司還是酒坊,所有人看向蒙一的眼神中都充滿了敬重,可見這個年紀並不大的蒙一身份是何等高貴,可是就連他也對白衣男子如此推崇,可見白衣男子的身份,應該還在蒙一之上。

李青自然不知道,他遇到的竟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秦儲君,傳說中的公子扶蘇。

秦始皇大赦天下,一直帶著張良東躲西藏的黃猛總算松了一口氣,在與張良道別後,黃猛踏上了前往咸陽的道路。

李青本來還以為當了官後會十分忙碌,但後來發現,其實自己需要做的事情真的不多,馬鞍、馬鐙事關重大,秦始皇交給了章邯負責,即便是李青這個馬鞍、馬鐙的“發明者”,沒有得到手令,也不允許輕易靠近作坊,而蒸餾酒倒是已經將酒具制好,也已經開始進行釀製,不過這些李青都只需要在旁邊稍加指點,具體釀酒事宜還是交給了專業的釀酒師負責,李青只需要將蒸餾器制好,然後告訴釀酒師們蒸餾的方法便可以了。

閒下來的李青每日與蒙家兩大護衛廝混,倒是與南宮和北御成為了好朋友。

南宮,一手劍術十分厲害,而且他的一身本事都是從沙場中學來的,招招取人性命,李青最初與南宮比劍的時候,都險些被南宮一劍刺中,自那以後,李青便不願意再與南宮比劍了。

北御相比南宮,要沉穩很多,北御劍術不及南宮,但卻是一名神射手,能開八十石的硬弓,百步穿楊,李青虛心向北御請教射術,在得到蒙一的許可後,北御開始教導李青射術。

李青本來以為射箭很簡單,但是當真的接觸弓箭之後,李青才明白,為什麼軍中一名射手要比普通士兵珍貴的原因。

要想培養一名射手,花費的時間與財力絕對足以培養十名普通士兵,這是李青練習射箭第二天得出的結論。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