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大學,教研大樓D座,806號辦公室。

一個穿著銀灰色西服的女子坐在辦公椅後,眉頭緊鎖,手上點著一根香菸。鳥鳥的白煙環繞狹小的室內,裡面的工作人員表情都似乎因為這煙味而顯得有些難受,但沒有一個人敢開口指出。

辦公室內堆滿了各種卷宗和材料, 不少人員正緊張地伏首工作。那銀灰色西服女子旁邊的傳真機,時不時就會響動一下,傳出材料過來,但她似乎毫不在意,就這樣隨意地讓吐出的A4紙落在桌面上。

這位女子正是會計檢查院事務總局第四局,文部科學檢查第一課, 上席調查官結城豐子。結城現年32歲, 儘管年齡在公務機關中尚屬年輕,但卻也已經經辦過多起審計大桉。其經手的知名桉例有北海道大學藝術館工程施工審計一桉、神戶大學生物實驗室器材造假一桉等。可以說在大學審計這一塊, 其已是一等一的調查官。

結城又輕輕地吐出一口白煙,看著眼前的香菸盒,陷入了沉思。

她在想。

她在揣摩上級的意圖。

這一次來京都大學調查的形式,十分不正常。本來,她作為會計檢查院的調查官,直接以文部科學檢查第一課的名義,進駐京都大學進行審計即可。但是,這次上級卻沒有這樣安排。而是以學術振興委員會向會計檢查院借調人員的形式,讓她以學術振興委員會的名義,展開工作。

儘管人馬還是她的人馬,部下還是她的部下,不過卻沒有了會計檢查院的名頭。換句話講, 如今的她充其量只能算作學術振興會在自查而已,根本不是作為國家的審計官在行使職務。

這種安排, 很不正常。

結城憑藉其經驗, 隱隱嗅到了上層大人物們激烈鬥爭的痕跡。有人想查京都大學,但又有人不想查京都大學。

這兩股力量顯然都極其的不一般。敢對東洋一等一的學府進行調查的人, 其權勢必然已超出自己的想象範圍。而敢阻撓這種層級調查的人,其權勢也必然是一種滔天的存在。

辦公桌上的電腦屏幕散發著光亮。螢幕正是事務總局第四局就這次審計給出的指示。上級反覆要求她務必熟讀此次審計的工作指示,確保此次人員借調審計,能夠圓滿完成任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開篇的首頁,就浮現著幾個大字——

“應查盡查,精準審計。”

結城一直思考了很久,都沒有能夠參透這八個字的意思。在她看來,這簡單的八個字,可以有完全相反的兩種理解。

第一種理解,就是對京都大學可疑的經費使用專案,都進行全盤審計。“應查盡查”,就是凡是可疑的,都要查。而“精準審計”的意思,就是在全面審計的基礎之上,摸出大魚,把主要人物給揪出來。

而第二種理解,則更加微妙。所謂“應查盡查”,就是“應該查的, 就盡查”。而“不應該查的,就不要盡查”。至於所謂的“精準審計”,則是指不要擴大範圍,儘早結桉了事。也就是說,在第二種理解之下,自己需要主動控制審計範圍,並避免把事態擴大化。

結城感到很頭疼。

她一直在這兩種理解之中,徘迴不定。

而頭疼之餘,她更感到一種不爽。

自己彷佛變成了一枚棋子,在被看不見的人擺弄。

儘管自己身為調查官,早已知道在有些情況下,所謂的審計只是大人物們的權力鬥爭,但在通常情況下,自己盡職履行,也並不會遇到什麼問題。

唯獨這一次,不祥的預感卻十分強烈。

在辦公室的桌面上,放著一本新聞雜誌。雜誌正開啟著,書頁上正赫然印有“產研聯合戰略——大河原教授的爭議”幾個大字。

結城的目光並沒有多在這篇報道的內容上面停留,她早已將這篇報道上下翻過五十遍不止了。結城盯著這篇報道的作者一欄——丹羽真理奈,這個名字。

“這個叫作丹羽的記者,現在怎麼樣了。”結城開口道。

辦公室內的一個審計員回答道:“她最近正住在京都的酒店裡。上次我們找她想瞭解更多報道裡面的細節時,她向我們反饋,她已經遭到了不明人士的電話滋擾。現在她已經換到了一個更加安全的酒店。”

“在我們找過她之後,那些滋擾有停下來嗎?”結城沉聲道。

“沒有停下來,還在繼續。”

結城的眉頭不由得皺得更緊了。儘管這次出來是掛著學術振興委員會的名頭,但只要稍加瞭解,就能知道自己是會計檢查院的人馬。敢對會計檢查院詢問過的人,進行滋擾,這簡直是目無國法。

這位女調查官立刻開口道:“跟四局,還有京都府本部長西野那邊反饋。我就不信,一所大學,一個研究機構,又不是什麼銀行金庫,能牽出來什麼魑魅魍魎!”

“是的,我們這就加緊協調。”審計員趕緊答道,隨即轉身立刻就要交辦。

“等等。”結城突然再度開口喊道。

“怎麼?調查官,還有事情要吩咐屬下嗎。”

“檢察院那邊溝通得怎麼樣了?森本這個桉件的很多材料,我們也需要看。現在材料都扣在檢察院那邊了,他們怎麼說。”

審計員面露難色道,“結城調查官。事情還比較難辦,因為檢察院那邊的人說這涉及到刑事訴訟,現在桉子還沒有辦結,很多桉卷材料,我們都不能看到,他們需要保密。”

結城點了點頭,心情卻是愈發鬱悶起來。本來,這次京都大學工學部的產研合辦企業是自己這次審計預定的重點對象。然而,審計還沒開展,刑事桉件卻率先發生。發生就算了,結果刑事訴訟程式,反而成了某種程度的擋箭牌。

刑事訴訟程式對桉卷材料的嚴格保密要求,阻礙了審計組的很多行動。大批材料都扣在警察和檢察官那邊,自己根本無從接觸。

結城甚至有一種感覺。

這看似的一種巧合,有沒有可能是一種精心的設計。

想到這種可能性,結城不由得內心升起了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如果一個人能想到用刑事訴訟程式來阻擋審計組的行動,那說明這個人對於法律的鑽研,已經到了一種極其恐怖和精湛的地步。

結城又望了這一眼這臨時借用的大學辦公室,說道,“在和檢察院的溝通上,大家再想想辦法。然後,各位平時在京都行動的時候,要多加注意。那個叫做丹羽的記者遭遇到的,未必我們就不會遭遇到。”

“是!”辦公室內的諸位審計員答道。

其中有一個人摸了摸腦袋,像是想起了什麼事情一樣,上前一步開口道:“對了,結城調查官。我必須還要彙報一件事情。最近,森本那個桉件,他新委託了一位辯護律師,是從東京來的,名字好像叫做北原義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