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這段大腦格外通暢,身心愉悅的階段,楊銘再拆開了ar眼鏡,它具備將條目跨屏顯示的功能,並且能夠捕捉人眼,智慧翻閱。

而對於他視野聚焦的專案,則能夠放大,它具備一定的智慧,在獲得聯網授權後,進行更多內容的文字註解,圖片介紹。

清醒的腦子和智慧ar技術,讓他的瀏覽效率飛起!

衛星、火箭等航天技術?可行是可行,但在中國環境想發展……政策是不允許私人從事的,他目前事業還集中在國內,所以得延後。

新時代的武器,電磁能、高能集束射線?厲害但同樣在中國的環境中不可能,私人軍事是沒有生長土壤的,尚屬禁區。

生物基因操作、生物機械融合技術?科幻一樣的領域,但它在現實和實現之間,相隔著可能是幾十年百年的技術斷層。

量子計算?生物芯片?同樣更多在於實驗室,概念性質的東西,想要發展好它,需要時間、需要大量金錢,目前任性不起來。

靠著這通暢的狀態,楊銘對每一項的推斷都十分的乾脆利落。

他目前需要的一是能夠快速商用盈利;二是技術難度相對較小,以當前科技環境,也可以實現的。

因為這不是在白日做夢,超前了幾十年百年的技術,是不可能靠當前基礎可以實施的,技術斷層你怎麼解決?

所以他青睞的都是一些具備商業前景的,比如找到了適合製藥公司發展的技術:針對心臟病、心血管疾病的藥物技術!

這是少見的技術打包售賣,也是兩億額度後才開放的,售價兩萬積分,而相對於能帶來的市場單單是心血管疾病的藥物,全球市場一千億美元!

所以楊銘毫不猶豫的買了,因為是純技術所以會進行資訊的傳輸,ar眼鏡還能夠在他授權下,遠端接管並幫他儲存資料。

“真酷!”

楊銘就喜歡這種聰明的科技,它能夠根據使用者的眼神動作、語音命令,或者積累的習慣,迅速做出判斷。

所以在瀏覽商業技術沒有太大收穫後,把目標集中到了智慧領域上,經過了一番權衡對比後,他又有了個青睞的目標:智慧助手。

極其通俗的名字,關鍵其售價多達20萬積分,將會提供一個在遵守機器人三大定律下,擁有邏輯能力的智慧。

作用如同它的名字“助手”,將會以虛擬的身份,幫助使用者解決任何它能夠兼顧到的問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可能人類的科技、實驗,說不準在更高的幾倍眼裡,就跟“幼兒讀物”一樣,作為助手,它難道還不能駕馭這些領域?

綜合考慮別的因素,楊銘也希望能夠給自己黑科技的出處,帶來更多的解釋,有了這個能高度模擬真人的助手,那就是有其源頭了!

思索一番後他還是決定了兌換。

很昂貴,但它屬於很接近的未來,他感興趣。

這是他換過最高價值的一項商品,20萬的價格一下子就讓他的底子清空了,再等待片刻後,快遞再來。

收到了一個小包裹,開啟發現裡面是一臺手機,準確說是類似手機的樣式,長方體,有點厚重,帶有螢幕。

就這不起眼的小玩意兒,便價值20萬分?楊銘碰了幾下,之後螢幕亮了起來,掌上全息投影展開。

楊銘對這一幕並不驚訝,電影了演得夠多了。但真正讓他驚奇的是,伸手去觸碰投影出來的圖形,是有輕微感覺的!

這可就不一般了!全息投影目前都已經能商用,哪怕技術宅都可以自己造一個簡易的,但它究根結底只是光影影象!

能夠產生觸感的,可能它還附帶產生了力場,模擬了給他手指頭觸碰的感覺,到這裡就真正有了高科技意味。

“使用者您好!首次使用請先進行身份繫結認證!”然後傳來了聲音,很中性,沒有情感起伏。

“ok。”楊銘做了,也不外乎是那些指紋、瞳孔聲音的,科幻電影大家都看過,不值得多說。

楊銘關心的重點是:“你能做什麼?”

“我可以在遵循機器人三大定律下,為使用者處理好一切所能及的工作,請問需要我為您陳訴三大定律和補充條款嗎?”

“阿西莫夫的三大定律?”楊銘問。

“是的。”

“不用了。”楊銘知道這方面,“那我讓你去黑掉銀行系統,給我刷錢也不可能了?”

“這屬於不正當的侵害到了他人的利益,不能為您執行。”

“噢?”楊銘眼珠子一轉,來了:“那我要你在我個人私有的計算機上,創造一個等同於銀行伺服器的系統,我定義裡面的世界都是虛假、無害的,然後所有權人的我,允許你進行攻破的推演,同時我要讓技術人員在旁邊,觀摩和記錄你每一個舉動,最終用於對計算機技術的提高,行嗎?”

它回答的速度比之前稍微慢了一些:“可以。”

“well。”楊銘聳聳肩,看來也不是絕對的聰明。不過太聰明了反倒讓人感覺緊張,害怕它不受控制。

就目前這個能夠被忽悠的程度,合適了!雖然它不會親自去做,但它會透過認為“無害”的途徑,去指導你怎麼做。

當然不是說楊銘想要去黑哪個國家的央行,這沒意義,你能黑得了,但錢你洗不乾淨,這等於把自己推上斷頭臺。

他需要的是能夠幫助自己,解決某些技術問題的助手:“接入我的ar眼鏡,來幫助我處理更多技術問題。”

“好的,尊敬的使用者。”它瞬間接管了ar眼鏡,但眼鏡沒有發聲裝置,聲音還是從機器上響起來的。

“你叫我先生吧,你既然沒有名字,那就叫智慧。”楊銘就懶得叫它哈爾了,因為感覺很多人都在這麼叫。

“好的先生。”它說。

“你一定要以來這個裝置才能運作嗎?”楊銘看了看手裡的裝置,像手機一樣也算便攜,說它是手機也沒人會懷疑。

“它是我的主要運算部分,聲音、顯示和互動的功能,如果獲得您的許可,我可以轉移到其它裝置上。”

“它相當於是計算機?”楊銘明白了,“運算能力怎麼樣?要不要我給你找個更好的環境?”

“持續一億億次/秒的浮點運算。”它回答。

“你還是……繼續待在這裡面吧。”楊銘當自己沒說,天河二號能夠持續3.39億億次雙精度浮點運算,成本超過25億元。

現在手裡的雖然比不上,但是它小體積、低耗能!大和小之間的差距,那是不能用簡單的運算能力來區別的。

計算機剛出來那會兒,重30噸,但運算能力都不如小時候玩的紅白機!現在這小小一塊,竟然能媲美沉重的超算!

這就是科技代差的恐怖碾壓!

==

ps:有月票沒用的別忘了。去玩。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