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楊銘把這個想法分享給他的合夥人時,人在美國的喬納森也驚呼了,隨後是他非常認同的語言

“噢買噶!這很酷!這很棒!偉大的主意!謝特!我之前怎麼沒想到,它完全可以做到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楊銘已經習慣了喬納森在賽車上的狂熱,說道:“所以在發佈會之前,我們為什麼不製造一個頭條話題呢?”

“你想怎麼來?讓韋伯來拍攝嗎?”喬納森也一樣想到了機長。

“yeah!我心中的首選目標就是他!”楊銘笑著,對方也哈哈大笑。

“他會的,他是我朋友,雖然退役了但依然有一顆嚮往速度的心!我會把他請來的!”喬納森包攬了。

“ok,既然這樣的話,那我們還有地點的選擇。倒掛著跑的選地,我這邊有很長的隧道,我跟政府關係也不錯,可以借到。”

“很棒!”喬納森說。

“但飛躍的環境我找不到,我想要找的最好是橋樑,沒有搭建到路面上的橋,才適合讓跑車從公路飛到橋樑上。”

“讓我想想……”喬納森思索起來,“我讓人去找找看美國或者歐洲哪裡有的。”

“廣告的預算不是問題。”楊銘說。

“我知道,這會是個經典畫面的!”喬納森談到這個也是很興奮,“好的我負責找橋樑,你負責隧道。”

“誰先安排好了誰先拍攝。”楊銘注重效率,因為最近有很多人過問了量產車的事情,包括在魔都的這幾天,東方會、超跑俱樂部都有朋友詢問。

遠在深市的骨灰車迷王豪,還專門飛到了魔都,請客他吃飯,一直到確定了自己有名額後,才放過他。

所以量產車釋出日程比較緊,也是想要全球釋出後,再趕上一些大型車展,讓這條廣告隨著跑車傳播世界!

……

放下了發燙的電話後,楊銘去把在做瑜伽的李薇抱了起來,旋轉著大呼:“我們回去吧老婆!”

“恭喜你!哈哈哈!”李薇知道他高興,便雙腿夾著他腰,由他這麼興奮的玩起來。

體力好的男人輕鬆駕馭這種姿勢,也是為了表明她不沉:“身材這麼棒別給外面那些排骨精騙了,你讓我生活變得更美!”

“嘴甜得不行了!”李薇捏捏他的臉來玩,“我這邊還要參加東行的一項會議,之後才能走。”

雖然她決定卸任了,但工作交接還是得完成的。楊銘不反對這種責任心,得知還有兩天便想到:“你想買什麼嗎?”

“都有了啊?”李薇奇怪。

因為消費月底了,每月兩億的額度還差很多……他說:“我們要結婚了,要不換一套大點的房子吧,以後偶爾有親友過來的話也方便。”

“有資金的話可以。”李薇同意,他們是有房子,但那設計是為了兩個人獨處的,家長來了恐怕都沒地方住,也不私密。

也因為家庭建立起來了,風格可以偏穩重一些,至少要展示給親友看,如果不喜歡那就換著住,反正有房有地。

“我就是有錢沒處花的人呀,別忘了!”楊銘笑著這麼說自己,“你想要的我都會給你!”

“我想要的是你!”她說。

“我說是除了這之外的其他次要的。”他笑。

“就是想要你。”她很甜膩。

楊銘笑著放她下來:“那麼我回去跟傅胖子聊聊,他家開發了這麼多地產,看看還有哪裡好的。”

“嗯!你決定!”她現在就是個被寵的小女人姿態。

……

兩天後他們回到了東海市。

楊銘專門把家裡的跑車開出來,去隧道炸了一波,之後對這地形有了瞭解,隧道頂很平坦,把燈拆掉後,足夠提供給賽車在上面跑。

只需要封一段路,然後把分離車道馬路牙子推平,安裝斜面提供給跑車衝上去,不然直接撞牆是上不去的。

邊開車邊打量,這顯然需要後期一些改造,不想太突兀的話,可以設計得跟隧道牆面融為一體。

辦法都是能夠解決妥善的,現在最需要面對的就是政府的意見,只有上頭批准了,他才能大刀闊斧。

所以先讓助手跟官府的人聯絡,也正巧上面有人想見他,而且規格待遇很高,在他決定赴會後,領導大秘先來了。

在前去的奔馳車上,楊銘跟大秘一起坐後排,聽他說了很多事情:“楊先生最近的成就是真的有點驚人呀,國際頭條都上了不少。”

“哪裡的話,小打小鬧的炒作!”楊銘立即開啟官話模式,跟這幫人打交道,真的要會揣摩意思。

高調怕被捧殺,低調怕摸不到意思,不過大秘笑著說:“不用這一套,領導派我來,就是來說實際的。”

“請說!”楊銘等對方說。

“上頭領導知道了先生想要投身造車實業,還要跟賓士的人深度合作,就特別希望能夠把工廠放在東南省。”

“我們這邊的優勢不比魔都差,人才、技術環境都有,而且您去那邊大企業眾多,難受重視,而來我們這裡,我們集體都敞開了大門歡迎。”

楊銘沒想到上頭的訊息這麼靈通,竟然知道了賓士要跟他們深度合作,還圍繞著電池改變未來這種吹得很猛的口號?

大秘繼續說:“面對這種時代潮流,領導就希望能夠讓你把工廠留在當地,促進當地新型工業發展,帶動gdp和就業。”

“楊先生作為這一切的功臣,其意義和成就,將會是能夠載入當地發展史的大事件啊!”大秘開始捧了。

不過這正合了楊銘的心意。

他本身就是想在東南省擴大影響力,製藥業讓他成了領導的座上賓,再加上個造車和超前的電池工業,以後橫行霸道都不是事兒。

表面上他還是要做一些功夫的:“造車對技術的要求比較苛刻,前期投入會相當高,一個企業想從零爬起來,那會需要很多幫助。”

大秘領會:“領導說了只要是促進高新產業發展的,一切都是可以特事特辦的,提高我們的核心競爭能力,這本來就是民族事業!”

給楊銘戴了這麼高的帽子,民族都擺出來了,他笑著:“如果能夠兼顧到造車的便利,我作為一名家鄉人,這麼做也是理所應當的。”

“楊先生是大明白人!黨和政府都會作為你的後盾,支援你!”高帽繼續,讓楊銘都有股自己是國家棟梁既視感了。

但是話說回來,要是他真的帶動了電動產業,推廣了電池給世界……這帽子還真不是過分,是應該的。

思索權衡後他接下了,人還在路上但心裡已經明白,他想要的封路、改隧道,拍攝飛車場面的事……輕而易舉就能解決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