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也沒有辜負期待,原型車在聖誕假之前,要進行正式測試。

科幻即將要踏入現實了。

楊銘將作為老闆兼試車手,親自駕駛這輛醞釀多時的科幻賽車。他穿上了厚實的賽車服,戴上面罩,準備頭盔!

鱗片空動外殼已經安裝完畢,車身貼上了黑色的膠布,也被俗稱為“諜照”,謹防被無關人等拍攝到細節。

但楊銘能看出它的身段:寬體且低趴,前輪凸起的部分幾乎要跟駕駛艙水平,看起來像是一輛勒芒賽車。

開門方式是翻轉式蝴蝶門,車內一體式駕駛艙,沒有獨立座椅,就是在駕駛艙的碳纖維上墊了幾塊海綿,外加最嚴實的六點式安全帶。

方向盤是方形的,所有功能按鍵都在上面,全車沒有空調,沒有音響,只有一塊液晶幕顯示必要資料。

一鍵啟動電機,細微的聲音傳來。

採用撥片式換擋,油門(電門)踏板輕輕一踩,超過2200匹馬力和2500牛米的扭矩,推動它!

動力之充沛是前所未有的,踏板還沒踩到底,他就能感受到那股強大的加速度,將自己牢牢按在座椅上。

在尖銳的電動機嘯叫中,轉速飆到了兩萬,接近紅線後換擋,車速再度狂飆,眨幾下眼睛時速就300了!

這加速能力簡直嚇人!

而面對高速彎的剎車更是恐怖,大剎車一瞬間的縱向g值,飆到了4.5個g,這是f1才會爆發的力度!

在他剎車入彎後,奇景上演!

車全身的鱗片都豎了起來!就好像變形金剛啟動!

在這背後,它有著超過800+小時的風洞試驗資料,由超級計算機整合後,超過一萬五千種組合,儲存入當前最先進的ecu中!

ecu的強大處理能力,能夠再被觸發後的毫秒之間,根據速度、加速度、受力方向、電機功率和剎車效能,控制車身的所有鱗片進行調整!

以至於楊銘能夠以170的高速,穩穩當當地抓地過彎!

“holy-shit(我的天)!”

過彎後楊銘難以置信他用拉法開過這個彎,極限是100過彎,而現在是170,還不算極限!這簡直是把對手秒成渣的強大!

它的強悍表現在告訴他,哪怕它目前是賽車改裝,但這臺踏入現實的科幻跑車,優勢依然是恐怖的!

甚至楊銘還能感覺到,你開它不夠快,不夠激進的話,它都懶得啟用鱗片理會你,因為憑藉自身的抓地力就能輕鬆透過!

溫柔駕駛反而讓這頭猛獸打瞌睡!只有真正挑戰極限,它才會啟用!楊銘在接下來的每一圈中都去嘗試極限,而它每一次也都能接下招數!

激進的跑了十幾圈下來,開回來後,整個團隊都在歡呼!

“驚人的表現!這太他媽厲害了!”喬納森過來跟他擊掌。

“完全想不到鱗片能這麼猛!”

其他人也好不到哪裡去,氣動學設計師揮舞著平板,兩眼發光:“你絕對想不到剛才它的表現有多恐怖!”

“簡直是瘋了!”這些人都激動得很。

因為資料在說明一切其縱向的加速度g值,在大剎車中能達到4.8個g!這是f1才有的恐怖!

而其橫向的g值,關係到能以多少速度過彎而不打滑!他能看到2.8甚至短暫的有飆到3.2個g!

舉例子來說,尖端跑車領域裡的蘭博基尼sv,能夠達到1.7個g,破紐北圈速的保時捷918,大概也是1.8個g!

在賽車領域中,gt3賽車差不多是2.0到2.1個g!在勒芒賽車裡,2.6到2.8之間為主!空動學最好的f1,則能達到3.5個g!

同時它還帶來了0-100km/h僅僅2.0秒的成績,100-200平均下來只需要2.5秒!直線加速的能力,與f1差距很小!

圈速上更是強大盡顯,他領先自己的最快圈速是整整10秒鐘!在賽車領域,十秒鐘可以意味著十幾二十年的優勢!

若作為一臺頂尖賽車的表現,它除了彎道效能上不能真正勝過f1,但在加速、剎車方面都沒有太大區別了!

而且它還在研製中!它還有不少提高的空間!

這就是團隊如此興奮的原因!

他們製造了一臺踏入現實的神車,鱗片系統的表現讓這輛車簡直像是隨身帶著外掛!

以往都是在超級計算機上、在風洞裡進行試驗,知道它很超前,但真正去領略它在現實中的強大,心裡還是無數的噢買噶!

“這簡直是超神的設計!”喬納森激動到拍了好多下楊銘的後背。

“咳咳咳!”楊銘都有點受不了了。

“抱歉抱歉!”他笑著鬆開了被捶打的試車手,打量著滿頭大汗的他,才想起來要關心,“還好吧?”

“有點瘋狂!”

楊銘說實話,剛才在車上因為腎上腺素分泌,專心致志在速度上而沒感覺,但這輛賽車的表現堪比f1,對體能消耗很強!

比如剎車時達到的4.8個g,意味著原本若10斤重的頭盔,會變成48斤!極大地壓迫他的脖子!

還有各種左右搖擺的衝擊,他的最快心率達到了190!全程維持在150-180左右!開車時興奮無比,下車後就難受了!

“慢慢走來調整一下,拿些功能飲料來喝!”喬納森趕緊讓工作人員來幫他拿頭盔。

楊銘脫掉了厚重的賽車服,短袖短褲的走了幾分鐘,之後才恢復,然後來關心剛才的成績:“還不錯吧?”

“ok已經不足夠形容這頭野獸了!我的天!我不想再叫‘她’,它就是野獸,就是瘋狂的殺手!”

喬納森看起來比他激動多了……應該讓他駕車去跑幾圈吃苦頭的!楊銘笑著想到,不過看到團隊們的雀躍,顯然很成功!

堪稱科幻的鱗片系統,是這臺賽車的最強之處!

很多人都能壓榨發動機製造速度,但過彎和剎車才是真正考驗技術的核心!鱗片系統帶來的恐怖下壓力,克服了大把難題!

哪怕它還不算徹底完工,還需要更精準、更多的資料調整,還需要不斷的風洞測試,但今天的一展身手,讓他們努力完全值得!

不僅僅是因為電動車被壓榨到極限,更多的恐怕是這一套智能化的鱗片,它讓賽車空動學的設計,突然拓寬了一大片!

“逢誰幹誰”這個口號,不再是胡吹!這堪稱變態的機器,它還能夠繼續完善、繼續提高效能!哪怕賽道上遇到了f1,它都敢去懟上一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楊銘要的就是這種瘋狂!

它的降臨肯定會讓車界地震的!

==

ps:求票,今天努力三更,完了去碼字。

-- 上拉載入下一章 s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