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雙河村,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述說著自己在首都的所見所聞,個個手裡還拿著從首都帶回來的手信。

還別說,就連村裡的大人們都有點羨慕了。

這些小屁孩的人生經歷,竟然比他們都要精彩。

要知道,村裡也還有不少人沒有去過首都的呀!別說首都,沒出過他們建水市的,也不在少數,尤其是老一輩,以及婦女。

年輕人還好,村裡的青年,幾乎都是往外跑的。

當然了,那些小家夥們還沒得意太久,就高興不起來了。

因為老師佈置了作業,寫一篇遊玩首都的感想。

……

貴州一山區的農村,一位郵差帶著信件進村。在他們這裡,唯一跟外界聯通的渠道,就是郵差。

村裡沒有電話,甚至連電都還沒用上。

郵差進村,也可謂是跋山涉水,非常不易。

“葉村長,你的信,加急的。”郵差喊道。

這個村叫千石寨,算是苗寨,但也不全是苗人。

“哦?小劉來了呀?快進去喝口茶,吃飯了嗎?”對於郵差,村裡人都很熱情,畢竟這是他們和外面交流的重要渠道。

小劉是繼承自己父親的事業,以前他父親,也是一名郵差,給大山裡的村民送信之類。村裡又不認識字的老人家,還幫忙念信。

而有些老人不會寫字,但想要寫一封信給外面的親人,他們郵差也會幫忙。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葉村長,這是信,我喝口水就行,吃過東西了。”小劉連忙說道。

一開始,他不理解自己父親。但跟父親一起往大山裡送過一次信後,他逐漸理解了,體諒了父親這些年來的不容易,也慢慢喜歡上了自己這份工作。

葉村長何等人呀?一眼就看出這小子沒吃東西。

他朝屋內喊道:“小琴,給小劉熱一熱飯菜。”

然後,把小劉推了進去,自己開啟信封,是孫女寫回來的。孫女走出大山,在外面當老師,是他一手促成的。

他清楚,窩在這大山裡,一輩子就差不多是這樣的了。

讀完了信件後,他又驚又喜,捏著信封,就去找人。

孫女在信裡說道,現在有一項希望工程,是幫助落後貧困地區修建希望小學之類的,讓村裡去申請。以後村裡的孩子們,就可以在村子裡上學。

這是好事呀!

他們村能自給自足,餓不著。但教育是一大難題,想要讀書,孩子們就要到五公里外的學校。平時還好,一旦碰到下雨天,家裡人都提心吊膽的。

前兩年,就有孩子在過河的時候出了事,屍體都找不回來,可憐呀!

也正是這樣,現在他們村的孩子,基本上要八歲才去讀書。因為太小的話,家裡放下不下。

如果能在村裡修建一座小學,那實在是最好不過啦!

“村長,什麼事?”

看村長這模樣,好像還是喜事,誰家生孩子啦?或者誰家娶親?沒聽說呀!

“阿生,去喊人開會,有件很重要的事,對我們村來說。”葉村長笑道。

聽村長這麼說,阿生雖然好奇,但還是跑出去,通知各家,集中開會。在他們千石寨,一年也沒有幾次集中開會的。

既然村長這麼說,那一定是大事。

不久後,村裡各家都有代表來了。村民們議論紛紛,都猜測是什麼事。而村長正在跟兩位村幹部聊。

沒錯!他們村其實就只有三位村幹部,還是加上村長的。

事實上,他們千石寨的事很少,也沒必要搞那麼多的村幹部出來。說實話,他們這些村幹部不是特別正式,沒有工資拿的。

別說他們這種偏遠的地方,哪怕是沿海的地方,村幹部的工資都很低。

即便是後世,有些村子的村幹部的工資還不如外出進廠打螺絲的,也是讓很多年輕人望而止步,不感興趣的原因。

另外兩名村幹部聽完村長的話,都激動起來。

“五叔,這是真的?”其中一名村幹部連忙追問。

“廢話!這是小倩寄回來的信,加急的,能假嗎?這次,我們村要捉住機會,讓孩子們早點接受教育。”葉村長說道。

另外兩人看到村長手裡的信件,立即相信了。

葉倩是他們村第一個走出去的師範生,值得信任。那娃兒有出息了呀!

這年頭,師範生很吃香的,師範專業有優惠,工作分配好,收入穩定等等。

他們可聽說了,葉倩現在月收入超過100元,一個人頂得上他們村十個人。沒錯,就是十個人。他們村,收入來源很少,畢竟跟外界沒怎麼溝通,自然也談不上什麼收入。

一個人,一個月能存十塊錢,就算可以的。

當然了,他們花錢的機會也少,畢竟自給自足嘛!

“這個好,這個好!要真是能在我們村建個小學,小倩的功德無量。”

“我早說了,年輕人就要多出去走走。不然像這種資訊,我們根本接觸不到,要不是小倩及時寫信回來,我們村就錯過啦!”

“你說得輕鬆,沒有點知識,沒有點技術,你出去幹什麼?討飯吃嗎?小倩是有知識的人。”

……

看到他們吵,葉村長阻止了他們。

人都到齊了,那就開始吧!他先把事情講一遍給大家聽,說明情況。

“孩子的教育很重要,我們這一兩代就算了,後代不能繼續這樣。”村長說道。

他們這兩代人,已經沒有搶救的必要性。可孩子不能繼續像他們這樣,一輩子在村裡子碌碌無為。

村民們聽後,也全都期待起來。

別的不說,有個學校的話,孩子去上學也方便,起碼下雨天他們不用擔驚受怕,擔心孩子回不來。

至於知識的重要性,他們也懂。畢竟村裡已經有了葉倩的先例。

葉倩現在的生活,是他們村各家都羨慕的,每個月寄回家的錢都超過五十元呢!看村長家,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前段時間,村長的兒子還從一位堂老表家過繼了一個孩子,不怕斷了香火。

總之,葉倩已經成為很多家長口中的標杆孩子,教育自己家孩子的時候,就把葉倩掛在嘴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