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別說,聽了江寧的話後,陳副市長竟然思考起來。

看樣子,是真打算那麼幹了。

這一次,他真的被“專家”噁心到。啥也不懂的人,冒充專家,領了一年多的工資,然後在暴露之前成功跑路。

等回去,他覺得有必要將之前招來的專家做一次考核、篩選。

那些濫竽充數的,必須給點顏色他們看看才行。

黃鎮長等人自然也是恨得牙癢癢。

那混蛋,害得他們好些村子虧了本。

“雖然家具廠我來搞,但木凋之類,你們也可以搞點小作坊。來的時候,我跟陳市長談了,市裡會聯合銀行,對手工藝作坊進行扶持,比如低息貸款等……”

凋琢等手工藝,工廠是做不到傳承的,很多時候就是靠純手工。

純手工的效率肯定沒有工廠的流水線高,但世界上就有相當一部分人喜歡純手工的東西,價格也高。

像島國,人家的工業不發達嗎?

但人家還是將一些手工藝術傳承下去,沒有刻意用機器代替。科技發展和傳統繼承,應該是沒有多大衝突的。

“不能工廠生產嗎?更快。”有人問。

凋一件作品,短則幾個小時,長則幾個月,甚至超過一年。

“工廠生產出來的,都是一模一樣的。手工藝品之所以貴重,能被稱之為藝術,就是因為它是純手工打造,甚至獨一無二的。

工藝品在國外也很受歡迎,有些人就不喜歡工廠生產的,覺得完全沒有藝術可言。

在島國,一些傳統老店,他們始終堅持純手工。”

江寧給他們舉了一個例子——錘起銅器。

據說,每個銅壺要經過10萬次的敲打。

在過去,手工藝人稱為工匠,而在手工藝大受追捧的時代,每一位工匠都是創造師,在玉川堂,手工藝人們每一件器具的製作,每一錘每一下都是一場與銅器的對話,每一件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都是心力和汗水的孕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說起來,他們的錘起銅器工藝,原本也是源自我們中國,明代的時候傳過去的。

純手工打造的銅壺雖然耗時久,但人家一般都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一件錘起銅器的銅壺,能賣到四五十萬日元,也就是三萬元左右人民幣。

所以我說呀!傳統文化其實很值錢,我們應該重視起來。”江寧跟大家說道。

陳副市長本來還覺得純手工的工藝品沒啥前途,但聽到一件作品賣三萬元左右,頓時改變了態度。

其他人更是目瞪口呆。

三萬元在這個時代是筆巨大的財富,一年賺一千元都算是有本事的,三萬元就要三十年?

“這麼貴?”

江寧微笑點頭,刺激大家積極性的最好辦法,當然是金錢呀!

再說,江寧可沒有騙大家。不用很久,國內的藝術品價格也會飆升到一個恐怖的水平。別說幾萬元,幾十萬都是小意思。

陳副市長表態了。

對於這種產業,市裡會大力扶持。

此時此刻,已經有不少人動了心。尤其是像柳師傅這種,手藝技術過硬的人。

接下來,黃鎮長他們請江寧到金銀花田去,給大家斧正一下,提提意見。

“一個地方,適合種什麼藥材,其實很好斷定,完全不需要什麼專家去建議。比如響石鎮的橋頭村,你們都聽說過吧?”江寧開口道。

黃鎮長等人點頭。

怎麼可能沒聽過?靠著種蘑孤發大財的村子,誰能想到呀?

“一個地方,野外生長最多的,肯定就適合種植發展。我就是看到橋頭村野外自然成長蘑孤多,長勢好,才選它搞高階食用菌種植的。

還比如雲開村,適合牧草生長,在領導的支援下,退耕還草,發展畜牧業。”江寧補充。

這時候,一位小幹部忽然說道:“我的村子有不少野生的茯苓,那是不是應該種茯苓?不知道價格怎麼樣。”

江寧朝他看過去:“那肯定最適合種茯苓呀!雖然茯苓的價格不高,我們藥廠收購好像是一兩塊錢每斤,但它的產量也比很多藥材高。

聽我的,回頭勸村民,改種茯苓。

當然了,茯苓種植也要科學。比如栽培料準備、菌種培養、接種時間、下料、封窖、栽培管理、採收等諸多環節,都有要注意的。

具體怎麼搞,過幾天我派個人過來,教大家怎麼做。

鎮長,到時候你們幫忙組織一下大家聽課等。”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茯苓屬於真菌。

菌絲體呈白色絨毛狀,幼時白色,老時澹褐色。菌核是茯苓的休眠器官,又是貯藏器官,菌核發育到一定階段,向上膨大增長,露出土面,菌絲在菌核表面生長擴大,頂端菌絲不斷向外生長,發育成子實體。

鎮領導們大喜,覺得江寧派來的專家,肯定要更靠譜一些。

“放心,我們會安排、招待好的。”

此外,黃鎮長心裡在想,明天開始,對全鎮各村做一個野外調查才行。也不是非要一個鎮全種一種藥材。

“屆時,我們乾脆將相關的知識,印成冊。”

來到種植金銀花的一片耕地,江寧當即指出幾點。

“選種很重要,這一片金銀花,我就看到了三種不一樣的,你們怎麼搞的?沒有專門培苗的嗎?”江寧吐槽道。

正常來說,育種不是那麼容易的。

要以優良金銀花品種和傳統的樹形金銀花為基礎,利用多倍體技術,經過多年的連續選育、淘汰,最終培育出的一種性狀表現優異、遺傳性穩定的新品種。

但大家肯定沒那個耐心去等。

黃鎮長苦笑:“為了找這些苗,我們都花了很大精力。”

哪還管得了是不是同一種的呀?只要是金銀花就行。

“今年起就要注意了,哪一柱的表現好,就做好標誌,用它做母本培育。”江寧提醒。

金銀花可以用種子栽培,也可以枝條扦插繁殖。

“這我們懂……”

江寧他們一直聊了大半天,然後在黃鎮長等人熱情的款待下,吃了一頓,離開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

陳副市長沒有立即回市區,而是跟著江寧到響石鎮。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