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歲學道,十年築基,三十煉法,遊歷神洲二十八年,歲至甲子,乃成上品金丹。

許莊學道之初,雖可稱天資上乘,但在太素正宗中,還算不上驚人。

一直以來,許莊修行穩紮穩打,駑馬十駕,三十歲煉法功成,還算不慢,成為真傳種子。三十二歲離山遊歷,行過紅塵,淌過風雨,出生入死,得遇仙緣,忽然就舉步生風,奔逸絕塵,成就了上品金丹。

金丹修士,享壽八百,元嬰尊者,壽兩千年,元神真人,長生久視……

修道人,坐看風起雲落滄海桑田,十年之期,對於壽元長久的金丹修士來說,不說彈指之間,也稱得上白駒過隙,但對於許莊尚算短暫的修行生涯來說,已經是最長的一次閉關。

“山中歲月,果然去如流水,不過轉眼,十年之期都已逾時。”

許莊從巍峨的北極閣大殿中踱步而出,外頭春日正好,十年有餘未見的暖陽,不能刺痛許莊的雙目,卻帶來一絲恍忽。

不過些許感懷,轉瞬便置於腦後,十年歲月固然不長,北極淵峽,也不是苦牢,但強制的禁足,和自己的抉選終究不同,一種自由的暢快,從許莊心中升起。

他抬首一眼,瞧見藍天湛湛,雲絮朵朵,突然抬手屈指一彈,一道白虹劍氣倏爾飛射而出,直射雲天,去勢驚人,直似要將天也斬開一般,剎那間便斬中雲層,卻忽然沒入其中,還不如滴水入湖,卻點滴波瀾也未掀起。

許莊微微一笑,縱身乘風而起,飛入雲天之中,過了第一層雲,一道長縱百千丈,分開重重雲層,將天也被斬開一豁般的劍痕忽然躍入眼簾。

太素劍氣,變化形質之有無,可以無形,也可以無質!穿過第一重雲,斬破其後雲天千丈,未傷前者分毫!

許莊暢快一笑,他在北極閣中,得到了洞中前輩修士的修煉心得,這位元嬰大修,簡直將《太素有無形質劍氣》的質之變化,闡述的淋漓盡致,叫許莊獲益無窮。

是以許莊補全《太素有無形質劍氣》了後不久,便煉成了這質之有無的變化,這層境界,在太素正宗門中修行這門劍術的許多高手中,也十分罕見。

只是礙於北極閣中不便,許莊還從未施展,一經試手,果然神妙非常。

設想日後許莊若再與人鬥法,一劍殺去,任憑敵手如何防備,許莊劍氣忽然變化無質,穿過層層防護,忽然在對方身前,又變化有質之劍!簡直無從防範。

只是施展這般變化,耗費法力也實在劇烈。

許莊略作試手,耗去的法力,已經堪稱巨量,而這不過變化劍氣一道,若御使劍丸,乃至分光十數如何?況且自己這枚劍丸,乃隕鐵金精煉成,看似小巧圓潤,實則重逾千斤。

以此劍丸,施展各種劍術,以許莊的法力,尚且遊刃有餘,但若要將如此質量變作無物,卻不知將是何等困難。

他忽而就明白了,這枚劍丸為何在門中法物寶閣躺了許久,才意外落到自己手中,原來這枚劍丸的屬相,與門中的高深劍術,並不十分相合。

不過若非劍丸伴身,一路走來,又不知有多少艱辛,或甚今日又是另一番境況,誰又能分說。

許莊不要再回想,便架起遁光離去,不著急趕路之時,他甚少劍遁飛行,乘風飛遁還別有一番滋味,而且如今他乘風飛遁之速,也可稱非凡。

這是因為許莊不施展劍遁時所使的遁術,如今也更上一重樓,自然遁速飛漲。

許莊閉關十載,收穫可不算寥寥,如今不比往日初成金丹之時,不僅法力圓滿,劍術大漲,還將曾經煉法境界時常使的手段都修煉了一番。

道法玄奇,不同道術的奧妙之處,威力強弱雖然各不相同,但都同樣分為九重圓滿,修煉道術,短則三五日,長則百千年,對於任何修行者來說,都與修行一樣是一條走不盡的漫漫長路。

這世上,也從來不缺少痴迷道術玄奇,卻忽視了根本的修行者。

許莊年少之時,曾修行許多道術,但後來修行到第三重境界的,就只有十幾種最合用的傍身道法,更進一步,達到第四重境界的道術,更一門也沒有。

不論何種道術每進一重,難度和威力,奧妙都是成倍番漲,對許多修士來說,除非金丹無望,在煉法境時耗費時光將道術修煉到第四重,實在不算聰明之舉。

而如今許莊天資大漲,又煉成了上品金丹,再次修行起道術,卻在翻掌之間,只是十年間的修行之餘,便將幾門以往最常用的道術修行到了第四重。

第一門便是如今許莊所使的五行遁術,五行做為玄門學說中的物質基礎,五行遁術向來是玄門最常見的遁法之一,雖不強調飛遁之速,但妙用無窮,也是許莊的常用遁法。

還有一門道術,喚作一氣千鈞,也是門中所學,是著重質道之術,能攻能守。

不過此術雖然是號稱‘吐氣成千鈞’,但實質威力,自然是需看修行者的道術境界和法力水平,若如今許莊再施展此術,那恐怕不是‘千鈞’之力可以囊括,或能壓塌山巒也未可知。

一門覓跡,追蹤,鎖定之法,功能簡單實用,名字也十分尋常,喚作小覓跡術。

再有一門無名曈術,是許莊在曾經獲得《三相六印九竅凝丹秘錄》的仙府中一同得來,神秘非常。

這門曈術雖然因為來歷特殊,被許莊著重修行,但與尋常曈術,望氣之法卻沒看不出什麼區別,無非看破環境虛實,隱秘禁制之類效用,還不如許莊曾見識過的玉霄派高深曈術,能從雙目突兀射出雷光,威力還非同小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最後是一門雷法,叫做赤火罡雷,不是太素正宗所傳,而是許莊與玉霄派弟子交往學來,能別傳他派,這門道術,自然不是十分高深的道法,威力也不如何。

但這門雷法,卻有一樁妙處,可用火屬雲砂,煉成半法器半道術的雷珠,一發罡雷,威力不如何,千百發罡雷,可就威力無匹。

許莊曾經便煉製了許多罡雷,如今都還剩下許多,只是三階赤火罡雷的威力,已不合他用,後來都賜給了李長風傍身。

說來他這便宜弟子,拜入他門中,雖得了些好處,但卻實在沒受他什麼指導,自己倒是十分勤奮修行。

許莊閉關十年,也只收到幾次李長風訊息,第一次是七年之前,李長風向他彙報了衝雲峰修繕完畢一應事務,以及自己的修行進度。

自從突破七十二道清濁之氣的關隘之後,便一路順遂,終於煉成八十一道清濁之氣圓滿。

到了這一地步,只要清濁合一,煉成法力,因根基圓滿,從此也算門中的真傳種子了。

不過真傳種子,從來只是一個俗成的稱呼,其實還是內門弟子,而太素門人萬千以計,真傳種子實在不算少,修為高低差距也十分之大。

於是在苦熬五年之後前,李長風總算突破了煉法境界,卻沒有感到自得,反而越發緊迫。在自感穩固了修為,又修成了幾門傍身的道術後,便走上了許莊這師尊的老路,出了山門遊歷去了。

這也是許莊收到的李長風最後一次傳訊,就在小半年前。

此外這十年之中,還有韓望來信兩次,一次來信是送來一枚符籙,稱是門中元嬰尊者所煉製的除魔符籙,賜下助許莊除祛魔邪之擾,不過功效並不十分喜人。;

第二次來信,卻是發生了一件罕見的事兒,竟然不知從哪裡冒出來一個魔道金丹妖人,敢在太素正宗所轄地界上屠殺凡人,散修煉法,還重傷了門中前去除魔的一位金丹修士。

千百年來,神洲大地一直由玄門正宗把持秩序,承平已久,從沒什麼魔道妖人,旁門左道存活的空間,更不用提太素正宗所轄地界。

所以說這件事兒稀罕非常,還十分惡劣,於是韓望只得親自去處理此事,而查詢天魔感召解法之事,也暫時沒了後續。

不過許莊如今倒沒感到十分急迫,在宗門之中有洞天大陣守護,於北極閣閉關十年的修行,都十分安穩,至今也還未真正感受過魔邪的影響。

而許莊如今也才煉成金丹不久,雖經過了短短的閉關修行,但還遠未觸碰到瓶頸,自感上無可限,正是銳意進取的時候。

反正左右無事,倒不如回去瞧瞧衝雲峰現狀如何,再閉關修行一段時間。許莊是修道的性子,若一味坐關能提升修為,其實他並不介意閉門修行,一口氣修煉到金丹大成,甚至煉成元嬰,跳出生死玄關,成就元神才是最好。

若真有這一日,什麼天外魔邪,俗事糾葛,哪裡還能使他困擾。

正自想著,許莊只覺靈識勐地一滯,眼前一黑,勐地將遁光一停,抬首望去,天好似忽然烏雲壓蓋,暗澹無光,旋即天旋地轉,整個人好像落入旋渦中一般,不斷‘向下’沉去,許莊正全力穩住身軀,耳後似乎極近之處忽然響起一個刺耳笑聲,好似金石擊擦,詭異非常。

“誰!”許莊勐然回頭,身後卻空空如也,再恍然反應過來,上下四周竟然一切如常,藍天湛湛,白雲朵朵,再往雲層下方一瞧,衝雲峰已經遙遙在望,自己的遁光似乎沒有一刻停留,一切不過幻象!

“天外魔邪!”許莊臉色一沉,顯出難看的神色,沒想到上一刻自己還作魔邪無害之想,下一刻便受外魔入侵,雖然轉瞬即去,但已絕不能再視之無物!

“明明在宗門洞天大陣之中,本該無恙,過去北極閣十年修行之中,也未受干擾……”

思及此處,許莊悚然一驚,是否未受干擾,全是自己一家之想,魔邪侵擾,自己全無所查呢?還是因著方才心中想到魔邪,感召之下,自己才首次受魔邪之害?

各種猜想一經產生,便如魔根深種扎入許莊心中,許莊知道無論是如何,自己確實已經心境受擾,忙閉上眼睛,祭起心劍,將各種雜念一併斬去,臉色才回覆沉靜許多。

“大自在玄君六妙玉濁天子!”許莊默默咀嚼著這個繞不開的天魔尊號,心中一寒,“洞天大陣,都不能完全隔絕此魔?這天外魔邪的道行和恐怖,恐怕遠遠在我和韓師兄的理解和猜測之上。”

許莊對天魔感召之害瞬間產生了深深的忌憚,對解決之法的渴求,也急迫起來。

他看了眼遙遙在望的衝雲峰,心中已再沒了半點回返洞府閉門修行的想法,忽而將五行遁法一收,催生劍光,調過頭化作一道白虹,竟是過衝雲峰而不入,又往雲中去了。

——

琅嬛樓第三層平日裡其實甚少有人踏足,近日卻受了打擾,許莊連落到懸臺上的功夫也不肯浪費,憑空立在藏書壁前,雙眉微鄒,全心翻閱著一本黃紙書籍。

若叫人瞧見這一副身心投入的模樣,定以為是什麼精深的道藏,然則其實許莊所閱的並非什麼道書,只是一本雜記而已,以許莊閱讀之速,數十萬字轉眼便讀完,一個位元組也沒遺漏,他想要知道的訊息卻只不過寥寥提及幾個字眼。

許莊自從北極閣出關後,便突兀受到天魔感召之擾,沒來得及回返衝雲,便先去見了掌教真人。

不料他到了那雲宮之中,還沒見著元化真人的面,童兒便迎了上來,照面便吟道: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道心蓮。

還未等許莊仔細琢磨,童兒便問道許莊是否還要面見真人,最後許莊還是沒有步入雲宮,折返直奔琅嬛樓而來,寄希望這藏書無數中,能找到助他驅邪祛魔之法。

這已經是他第六日來到琅嬛樓,翻閱的書籍不知幾數,然而卻收穫寥寥。

這琅嬛樓中,要說剋制旁門左道,魔道妖人法術神通之法,那是數之不盡,驅邪祛魔之法,也不知道有多少,但許莊嘗盡了十餘種書中所載的有用之法,卻沒有一門能夠奏效。

如此下去,難不成將恆沙之數的驅邪祛魔之法盡數嘗試一遍不成?

許莊失望的合起手中書籍,喟然一嘆,心中隱有所感,縱是自己將琅嬛樓翻上一遍,恐怕也不會有自己想要的收穫,外魔之事,恐怕還要另尋他法,難不成最後還是要去求見元化真人?

須知道玄門正宗對魔障、劫難的看法並不是真的避之而不及,求道從沒有順風順水能走到盡頭的說法,經歷劫難,並不是一件純粹的壞事,真能修行有所成就者,哪個不是一路披荊斬棘?哪怕成就元神,號稱長生久視,也都還有三災之擾。

而玄門正宗對弟子的培養也一向遵從此理,從不吝嗇,但也絕不溺愛,不是有宗門依仗,便什麼事兒都能解決。

便是一門真傳又如何,在外與同輩鬥法,技不如人被人殺了,或許會有同門,親友替你尋仇,但絕沒有宗門震動,請動元神真人替你報仇的道理。

所以不到最最後關頭,許莊並不想行此一著,這也是真人童子沒有真個拒絕他求見掌教真人,他卻最終折返的原因。

可若不能驅去魔邪之擾,更不可能靜下心來修行,如今許莊已經略略陷入兩難之境。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