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悠然道:“我觀小官人面相不凡,身手矯健,必定是名門之後,在這夔州府中,又有幾人敢稱名門?唯我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後、石柱世襲宣慰使馬千乘一門爾,故而我大膽推測,小官人必是大明驃騎將軍馬祥麟之子馬萬年是也。”

馬萬年頓時一臉驚訝,繼而大笑道:“果然不愧是小諸葛,李廷玉叔叔沒有亂講,剛才我還略有不信,現在卻是信了。”

王歡謙虛道:“馬公子謬讚了。”

馬萬年年紀雖不大,卻極像他父親馬祥麟,性子直率,說起李廷玉,隨即又黯然道:“可惜李叔叔在大別山中捨生取義,再也不能見到他了。”

王歡等人聞言也感悲傷,正欲一同頓首,馬萬年卻又高興起來:“不過王參議安全來到石柱,卻是石柱之幸,祖母大人聽聞參議今日會到,早早就命我在此恭候,我們就不要在此地耽誤了,快隨我一起走吧。”

馬萬年情緒變化多端,王歡都有點跟不上他的節奏了,不過聽到是他的祖母派他來的,心中卻是一喜,馬萬年的祖母是誰?就是秦良玉啊,現任的石柱宣慰使,當朝二品誥命夫人,SC總兵官,明末將星中璀璨奪目的一顆,她居然令自己的孫子在碼頭迎接自己,這待遇有些受寵若驚了。

於是王歡等人趕忙緊隨馬萬年上了岸,一來到碼頭,擁立在碼頭上的人群呼啦啦的一片,頓時跪倒在地,口中大呼:“多謝王大人救我兒郎回鄉!”

喊聲鋪天蓋地,更有幾個老者,在家人攙扶下蹣跚上前,向王歡磕頭拜謝,王歡哪裡受得這種大禮,連忙雙手扶起,口中不住說道:“快快請起,折煞王歡了。”

馬萬年在一邊沉聲道:“這些都是你從揚州帶回的兵士家屬,他們原本以為自己的親人已經客死他鄉,沒有想到竟然還有再見的一天,對參議你的恩德感激莫名,聽說你要來,早上走了幾十裡路趕來的。”

祖邊看到這番場面,感慨不已,對王歡說道:“世道艱險,石柱百姓民風卻如此淳樸,實在難得啊。”

王歡連連點頭,對滿地的人抱拳拱手,口中不住喊道:“不敢當不敢當,請各位快快起身。”

人們站起身來,也道謝聲不斷,真心實意的用樸質的語言表達謝意,這濃情熱淚,讓王歡心中真切的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就連身後的許狗蛋和陳二狗也挺起了胸膛,彷彿在這一刻成了大人一般。

馬萬年的手下開路,引著王歡等人來到鎮上街道,早有馬匹備好,馬萬年擔心王歡三人不會騎馬,貼心的又叫來一輛兩輪馬車,讓王歡三人坐上,自己和祖邊等人騎馬相隨,一行人進了鎮子,後面的百姓依然魚貫而隨,不住的高呼“多謝王參議”之類的話語。

西沱鎮不大,也就一條小街,頃刻間馬車就穿鎮而過,駛上了官道,石柱地處偏僻,官道自然無法與武昌道、荊州道一類的道路相比,要狹窄簡陋得多,都是泥巴路,寬不過五尺,勉強能容一輛馬車通行,路上車轍密佈,坑窪不平,坐在馬車裡,比騎馬要難受得多,顛得王歡三人像坐在搖籃中一樣,抖個不停,王歡打擺子似的搖來晃去,幾乎要暈車嘔吐,連忙拉開車簾,看看車外風景。

只見馬車在崇山峻嶺間賓士,入目所見,到處都是山嶺坡地,高山深阡。偶爾見到一處山間平地,都有房屋聚集,匯成一處村落。山坡之上,築有一道道的梯田,種有稻子麥地,放眼望去,滿山都是層層疊疊的田地,許多農民扶犁趕牛,荷鋤仗耙,忙於田地中,梯田順山勢,成上下數層,下一層的人頭頂上就是上一層人的腳後跟,構築之妙,匪夷所思。

但是梯田雖好,卻是侷限於平地稀少而不得已為之的,受限於土壤肥沃程度,上面種植的糧食產量並不高,江南良田能畝產二石左右,梯田則只能畝產一石。

田地中的農夫農婦,都是身著麻衣,村落中也多是茅屋棚舍,罕有磚房瓦樓,跟王歡從揚州歸來一路所過的省份比起來,雖然生氣勃勃,卻要貧窮困苦許多。

陳二狗和許狗蛋長在江南,哪裡見過如此奇妙的田地構造,張大著眼睛贊贊有聲,新奇的看個不停。而王歡來自後世,自然見識過梯田的,倒不足為奇,只是心中感嘆,覺得李廷玉以前說的果然不錯,石柱地處山區,交通不便,古來謂之蠻夷之地,土地貧瘠,人口稀少,並不是雄才大略者的根基之處。

不過這時代的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但凡山區,多數蘊藏著豐富的礦脈,地下財富之多,數以億計。只是限於探礦手段,許多貴重金屬礦脈深埋地下不為人知而已。

而王歡卻是知道的,這重重大山之中,何處有金礦,何處有銀礦,哪裡又有鐵礦、石灰礦,他都瞭如指掌,這也是他信心滿滿能在深山之中發家致富的重要原因。

萬曆年間,朝廷派出礦監四出,遍佈天下,其實也是打的從地下找收入的主意,可惜那些礦監都是貪婪無能之輩,搜刮民財本事極大,探脈挖礦卻一竅不通,守著金山哭窮,白白浪費了巨大的天然財富。

王歡看著車外群山,心裡想著今後的計劃,不知不覺車子已經跑了很遠,轉過一座座山頭之後,就露出了坐落在山間谷底中的石柱縣城。

本以為宣慰司衙門在縣城之中,到了才發現,石柱縣城竟然並沒有城牆,整座縣城直接建在谷底平地中,從山道上看去,城內房屋低矮,似乎也沒有特別高大寬敞的建築。

馬萬年騎馬頭前引路,帶著馬車沒有進城,在官道上拐了一個彎,順著一條上山的路,跑上了城邊緊鄰的一座山道。

山道盤旋,卻仍然能容馬車賓士,道路也要修建得平坦一些,不多時,馬車就停到了一座山寨門樓前。

“到了,王參議,這裡就是我祖母居住的土司城。”馬萬年跳下馬來,笑呵呵的把王歡接下馬車。

王歡三人只覺渾身骨頭都散了,顫悠悠的爬下馬車,剛站穩腳跟,只覺眼前一亮,不禁驚呼出聲:“好宏偉的門樓!”

眼前好大一座門樓,巍然高聳,兩側寨牆高大,延綿而出。門樓乃木質,高八丈有餘,寬四丈,高大壯觀,比許多大城巨堡的城門都要巨大,城樓上鏤空雕花,飛簷翹角,華麗堂皇,兩側城牆上樹有十餘面大旗,上繡的“秦”字巨大無比,只此一處,就將石柱宣慰使司的威風顯露無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祖邊也覺得氣派莊嚴,不禁低聲讚道:“這土司城,倒是比我遼東沈陽城的城門還要大氣。”

馬萬年聽了,傲然道:“我祖母一生戎馬,受朝廷封賞無數,前些年皇上特旨,立此土司城,作為宣慰使司世襲衙門,我石柱軍民莫不以此為驕。”

他領著幾人,從門樓中穿越而過,繞過影壁,再經堂前廣場,來到宣慰使司大堂之前,一路上站有皮甲軍士無數,一個個挺胸凸肚,目不斜視,一副猛士形象,馬萬年也一改嘻嘻哈哈笑容滿面的表情,換上一副肅然面孔,衝堂上高聲喊道:“李廷玉帳下參議王歡一行人到!”

順著堂前石階順級而上,王歡來到了大堂中,大堂寬敞,由數根一人環抱的巨柱支撐,居中一副巨大的“虎”字書法掛於牆上,書法龍飛鳳舞,將一個字寫得栩栩如生,倒似如真有一股凜然虎氣撲面而來。大堂兩側,擺有數把交椅,左右首位各坐有一人,不過王歡根本沒有注意他們,他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坐在“虎”字下方的太師椅上,那一位白髮蒼蒼卻不怒自威的老人身上。

她就是秦良玉。(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