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格大軍撤離西安北上十天之後,陝西總督孟喬芳就接到陳倉守將急報,有漢中逃出的軍兵倉皇報信,鎮守漢中的總兵張勇,被譁變的回人部下趁著其酒醉時起事,抓出府邸外,在城門口當著漢中百姓的面砍了腦袋。

造反的回兵豎起明朝旗幟,大開城門,將跟隨張勇去漢中的兩千多西安官兵盡數繳械,割去腦後的鼠尾辮,收編了一部分強壯者,其餘的全都四面遣散,然後敲鑼打鼓,迎接從秦嶺上下來的一股明軍入城。

聽到這訊息,孟喬芳渾身的毛都炸了,伸手就將桌子上青花茶杯摔在地上,瓷片茶水潑了一地。

反了反了,這還將大清放在眼裡嗎?甘肅巡撫張文衡無能,養的都是些什麼人啊,本以為可堪大用,沒想到反而投了明朝,這張文衡一定要免職抄家,抓捕入獄。

在書房裡砸了一通,孟喬芳才稍稍回過神來,現在說什麼都沒用了,趕緊收復漢中才是正事,張文衡還得暫且放一放,留著他,從甘肅調兵和自己一道兩面夾擊,方為上策。

於是孟喬芳連調總兵馬寧、副將趙光瑞等人領關中軍馬星野疾奔陳倉,意圖從陳倉借道往救漢中,同時,遣人從固寧繞道,趕赴甘肅聯絡張文衡。

不料馬寧等人從陳倉道剛踏入鳳縣境內,就迎面碰上嚴陣以待的漢回聯軍,足足近兩萬人的大軍將陳倉道出口堵得嚴嚴實實,那一面面迎風招展的“夔州總兵”和“王”字大旗分外醒目,除了硬拼,別無他途。

一場交戰下來,馬寧陣亡,趙光瑞逃跑,一萬關中清軍死傷無數,僅有不到三千人跟著趙光瑞逃回了西安,關隴震動,一時間風聲鶴唳,孟喬芳的失眠症,更加嚴重了。

不過此戰,夔州軍善用火器的威名徹底打了出去,逃跑的清兵回去稟報道,明軍有一種新型火器,外形似普通竹筒,長短不過一尺,粗細不過手臂,扔出來卻似霹靂彈一樣會爆炸開花,聲如奔雷,方圓百丈內無人不被化為齏粉。

這時候從固原繞道的人也回來了,同樣是逃回來的,他們壓根就沒有走到甘州,在半道上就聽從那裡逃出來的人說,甘肅巡撫張文衡,在漢中造反的時候,就被身邊部將丁國棟梟首,丁國棟據甘州而復明,回人全省作亂,幾乎在一夜間蔓延向各處州縣,如今的甘肅,已經再無大清一兵一卒,遍地都是大明旗幟,凡是留著鼠尾辮的人都會被強行剪去辮子,如果不從者殺無赦。

接連兩個晴天霹靂,驚得孟喬芳頓時跌坐在太師椅上,渾身癱軟,站都站不起來,暈厥過去,左右人連忙掐人中喊郎中,一通忙亂,才將他救活過來。

孟喬芳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傾盡關中之兵,死守秦嶺各處隘口,他想明白了,甘肅的回亂與漢中的失守,並不是孤立偶然的巧合,張文衡的死也不是御下無方,這都是陰謀,是某個勢力的推動,趁豪格大軍一退,短時間內清廷不會再興師動眾勞師遠徵,一舉發力,讓自己措不及防,這等佈局和策動力,絕對不是一般人物能有的。

他躺在病榻上,強撐著處理各方軍務,清軍也有細作,夔州軍又那麼光芒四射,想知道點什麼東西很容易就能得到,很快的,孟喬芳就得知,運作謀劃這一切的,都是一個叫做王歡的明朝總兵。

此人早在豪格還在廣元時,就扼守劍閣,孤軍走陰平,殺了李國翰,然後破漢中斬圖格,得手後毫不停留,潛入秦嶺,攪得關中糧道不得安生,如鬼魅般神出鬼沒,逼得豪格被迫撤軍,幾乎以一己之力,抗住了大清西進。

孟喬芳用發抖動的手,將得到的情報一樁樁一件件寫在紙上,然後凝神細觀,仔細思量,更覺心驚,這個王歡,原來不過一川中不成名的末流人物,竟然趁著此次大清征討張獻忠,不言不語的妙手空空,似乎並不怎麼費力的就將整個四川連同隴西都收入囊中,其手筆之大,目光之深遠,執行力之強悍,前所未見。

憑著孤燈單影,孟喬芳連夜奮筆疾書,向遠在北方的清廷手寫了告急奏摺一道,言明了整個西北目前的局面,和自己所能採取的應對措施,希望朝廷能早日派出精兵增援云云。

在這道奏摺中,第一次出現了王歡二字,從此後,這個讓清廷上下寢食難安的名字,將多次頻繁的出現在清軍來往的各種公文中,並成為常態。

不過讓孟喬芳稍稍心安的是,明軍佔了甘肅漢中後,似乎就心滿意足,沒有意圖進取關中的舉動,各處隘口都沒有狼煙警報,反而在漢中修城屯田,招募流民,操練兵馬,好像要作長遠打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明清兩軍,隔著秦嶺,微妙的相安無事,彼此虎視眈眈,警惕的保持著平衡。

關中安寧下來,安康卻亂了。

賀珍本來極為高興的,與譚拜的酣戰,雖然支撐下來,卻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個中苦楚,賀珍自個兒才知道,自己差一點就被滅了全軍,如果清軍再圍上十天半個月,輸了絕對是賀珍。

所以譚拜一走,賀珍就連著犒賞部下三天,從極度緊張生死邊緣突然放鬆下來,每個人都處於一種癲狂狀態,接連三天都在縱情狂歡,無人理事,就連賀珍本人,也是日日大醉,夜夜歡歌。

三天之後又拖拉了幾天醒酒,一直到半個月後,賀珍才拉著隊伍,紅著眼睛從安康出發,想要去漢中碰碰運氣,不料還沒走多遠,就接到探子急報。

漢中不用去了,那裡已經換人了。

大明夔州總兵王歡,收服了清將米喇印,連同上萬回兵,已在漢中豎起明朝大旗,整個漢中平原各處州縣,反正的鄉紳義師隨處可見,紛紛殺清官立明旗,歸附王歡,如今的漢中,早就姓王了。

賀珍這才記起,當初送李過往湖廣時,過夔州時的確見到過王歡,當時自己就有很深的印象,不過王歡不是在夔州嗎,什麼時候到關中來了?

如此一來,情勢有變,賀珍籌措起來,自己打的是大順朝的旗號,並不是明朝的幌子,大順與明廷,可是生死不兩立,自己去漢中,必然與王歡要發生惡戰,以自己現在的殘兵,這時候碰上數萬明軍,勝算不大。

還沒等賀珍想好下一步怎麼做,去打誰的地盤,就有人找上門來了。

一支近兩萬人的隊伍,從保寧府方向湧出來,衣甲雖破敗卻氣勢洶洶,那打在頭前的大旗上,繡著一個紅色斗大的“李”字。(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