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早上六點,陸逐虎與國家隊一行人就繼續乘坐法國輪船向下一站,也是非常重要的“票倉”——新加坡進發了。

上船之後,陸逐虎就拿出了昨晚在西貢的球場中挖掘出來的“獵鷹”球鞋,分給一眾隊友。

有意思的是,大部分人穿上鞋之後竟然都覺得挺合腳,令陸逐虎覺得挺奇怪的,不過他也不瞭解這些球鞋的來歷,所以沒多想。

(難道0年參加世界盃的國腳們,鞋碼正好是跟遠在6年參加奧運會的那批球員是一樣的嗎?)

隊友們向陸逐虎詢問這批鞋是從哪裡得來的——

陸逐虎連小董小花兩個人都不知道該怎麼解釋呢!

隊友們還是要好糊弄一些,就謊稱是愛國華僑特意定製送來的……

李惠堂拿到一雙藍色的獵鷹Mania,翻來覆去看個不停,嘖嘖稱奇道:“這鞋是用什麼做的?輕!太輕啦!”

胖胖的孫錦順踩著兩雙鞋,就他有點擠腳——畢竟0年那批球員沒有誰像他這麼胖,不過也稱讚:穿著就跟沒穿一樣!(不太像什麼誇獎的話……)

陸逐虎覺得他們光是看這鞋就能看一天……

也別怪這些傢伙“土老帽”,這幾雙來自1世紀的球鞋在這時代可真是非同凡響之物!

早期的足球鞋幾乎就是防滑鞋,裝著巨大、滲人的金屬鞋釘,非常沉重,穿上這種鞋別說在球場上的閃轉騰挪了,走兩步就累!

而且這些鞋多是皮革製作的,下雨時會積水,每一隻鞋就有兩斤重,兩隻就是四斤——簡直是綁著鉛球啊!

阿迪其實比陸逐虎以為的要出現得早,198年就開始生產運動鞋了,也是阿迪在1950年生產出第一雙帶橡皮釘的足球鞋,不要小看一雙球鞋的作用,在 1954年瑞士世界盃決賽,滂沱大雨使球場泥濘不堪,匈牙利隊穿的就是老式球鞋,而西德隊穿的就是最新出品的阿迪——匈牙利隊幾乎寸步難行,聯邦德國隊卻能輕鬆射入致勝之球,爆出了足球史上最大的冷門,也贏得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座世界盃。

這就是“伯爾尼奇蹟”。

那只擁有普斯卡什的匈牙利幾乎就是神話般的球隊,而聯邦德國也曾在小組賽被匈牙利隊毫不費力的8-痛擊。

這只是現代球鞋與上古時代的一點不同——其實一雙鞋確實凝聚著方方面面的科技發展,幾乎每一面都能拿出來細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總之,陸逐虎送給隊友們這套獵鷹6代,不僅因為0年國足而在國內知名,當年的風靡全球的貝克漢姆是穿這雙,齊達內在那年世界盃前的歐冠決賽射入的絕殺球,穿的也是這雙。沒錯,就是那個叫“天外飛仙”的歐冠歷史排第一的進球。

……

雖然船上晃來晃去,但大家還是在船上照常進行每日的例行訓練,同時也正好試一下陸逐虎送上的球鞋好不好用——

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

這鞋簡直就是為踢球設計的!(廢話!)輕便不說,對球還有不錯的摩擦感,穿這個踢球實在是太棒了!

在陸逐虎的示意下,小董和小花兩個人還穿上了新球鞋,給國家隊的球員們展示了幾個花哨的動作,“彩虹”啦,牛尾巴過人啦之類的,又叫一群大老爺們連連稱奇。

確實,也是到球鞋輕便化之後,才能有後來發展出的各種華麗好看的技術動作。

換回四斤重的老式球鞋?

呃,還是算了吧……

一個意外是,小花做“彩虹”過人的時候,弧線拉得太高了,球徑直從他頭頂飛過,掉海里去了……被買球的小董又揍了一頓……

……

照例又是在海上航行了天,5月1日凌晨,陸逐虎一行抵達了新加坡。

雖然天還是黑的,但是早已經有一大群人在碼頭等待——看樣子也是等待多時了。

原來是早前回新加坡家中處理私事、入選了這次奧運會代表隊的後衛球員蔡文禮,帶著許多當地記者、攝影師以及愛國華僑們一起前來迎接的。

蔡文禮祖籍福建金門瓊林鄉,出生於新加坡,司職左後衛,效力於新加坡中華。雖然這屆參與選拔的海外華人球員也不少,但是選拔條件比較嚴苛,蔡文禮作為新加坡球員最後也是幸運地留了下來。隊友們開玩笑時說,帶著蔡文禮去柏林,就算不能上場踢球,也可以代表中國去參加田徑,搞不好還能得個牌啥的——他除了球踢得好,也是個優秀的田徑運動員,曾在191年的全馬華人運動會上一個人奪得一百米、四百米、八百米三項冠軍及兩百米亞軍,算是非常全能。

蔡文禮歸隊,這屆國家隊的人就算完全到齊了。

面對故國的來客,新加坡華僑也是非常喜悅和熱情,並安排了新亞大酒店供他們下榻。在海上漂泊了許久,終於有個不錯的地方可以休息,眾人都非常開心。

哈,感覺回到家了!

這一天沒有安排比賽和訓練,睡到自然醒之後——陸逐虎仍然是五點起,就叫小董小方兩個一道去吃早餐,吃了頗有名的咖椰吐司什麼的,又說中午要吃海南雞飯和福建蝦面,然後就在新加坡街頭瞎逛。

陸逐虎去過新加坡幾次,感覺就是——雖然大家都是中國人或者說華人,但他們沒怎麼把你當成大家是一個祖宗的來看。有點別人說的“香蕉人”,黃皮白心的意思。

不過在6年的新加坡,感受簡直是天壤之別了,聽說陸逐虎是從“國內”來的,熱情得不得了,簡直是見到親人了,再聽說陸逐虎他們是代表中國去柏林踢球的,更是振奮,買什麼東西都不收錢,還硬往他們懷裡塞。——“你們這可是代表我們中國人去爭取榮譽的,收你們的錢,死了都不好意思把墓碑朝北(故國的方向)啊!”

看似不可思議,不過想想也能理解——畢竟這個時候的新加坡,也算是“傳統華人”的一個大本營,“華僑旗幟、民族光輝”創辦了廈門大學的陳嘉庚、以及辦了海外第一所中文大學南洋大學的陳六使就都是新加坡華僑的傑出代表。

最開始來的中國人都是在國內太窮太苦、逼不得已出來做苦工的下層人民,真有一口飯吃,誰願意背井離鄉,來這麼遠的地方啊!

至於接受英式教育的新加坡“海派華人”最終戰勝了“傳統華人”,那就是很後來的事情了。

5月14日上午9時,“主教練”顏成坤也從香港抵達了新加坡。

出戰柏林奧運會的中國國家足球隊,此刻終於完整集結。

大家來到新亞大酒店的天台,拍了一張大合照留念。

最終,經過陸逐虎的“蝴蝶效應”,這屆國家隊的最終人名單是這樣的:

門將(人):包家平、黃紀良(以上香港南華)、周賢言(前上海東華)

後衛(4人):李天生、譚江柏(以上香港南華)、麥紹漢(香港中華)、蔡文禮(新加坡中華)

中場(6人):陸逐虎(日本東京第一帝國大學)、梁榮照、黃美順(以上香港南華)、徐亞輝(香港中華)、陳鎮和(上海優遊)、張顯源(荷屬東印度群島中華)

前鋒(9人):曹桂成、馮景祥、李惠堂(隊長)、葉北華、鄭季良、卓石金(以上香港南華)、戴麟經、孫錦順、賈幼良(以上上海東華)

主教練:顏成坤

領隊:容啟兆

管理:黃家駿(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