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屆遠東運最後的冠軍也是由中國隊對日本隊的比賽決定,中國隊也延續了主力陣容,17歲的李惠堂連續為國家隊出場,因為主力中鋒黃柏松的存在,李惠堂早期在國家隊只能出任內鋒,這場比賽他倒是沒有取得進球,但是在組織串聯方面同樣做出了不少貢獻,而且近距離大力射門,擊中對手門將胸口導致日本門將暈厥被換下場,“李鐵腿”“踢死人”等綽號也是從這時候流傳出去的,只能說年輕小夥腳下的確沒有輕重……

最終中國隊也輕鬆以5比1的比分橫掃日本,成功繼續衛冕東亞冠軍。

要說這場除了小李有什麼可以說道的——

還真有,一是中國隊的葉九皋上演了帽子戲法,二是自從日本隊自組隊以來終於進中國隊球了——第15分鐘因為中國隊禁區犯規,日本隊由清水直右衛門主罰點球命中,扳回一球,這是中日國家隊交戰史上日本打進的第一球。

還有就是,開場僅1分鐘,中國隊就取得領先,黃柏松用胸部將球撞入球網拔得頭籌,打入他國腳生涯的第一個入球……

是的,這位國家隊鐵打主力,在巔峰時期一直擠壓李惠堂無法踢中鋒,頭球也完爆小李的“大牌球星”,連續參加了1919、191、19的遠東運動會,也是直到這時候才進了國家隊的第一球,反而沒有17歲的小李進球早,可見即便是在那個進球如麻的年代,想取得進球也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強者恆強。

那屆遠東運動會閉幕式暨頒獎典禮是在大阪中央大禮堂舉行的,由日本內務大臣為奪得錦標的中國男足頒獎——也是李球王為中國隊拿下的第一座錦標。

後來中國隊最年輕國腳和最年輕進球記錄的獨創趙煦日,進球時18歲零4天(小李當時則是還有三四個月滿18歲),這讓李惠堂從集中營出來後很有興趣看看這位取代了自己“地位”的“趙一腳”,不過看了本尊,還曾替代對方上場之後,老李吐槽說,這傢伙看起來不像才歲的樣子,明顯比他歲的樣子要老不少嘛。

難道他也有年齡造假的嫌疑?

小李那年成名的速度可以說是非常驚人的,原本還只是三隊的青年球員,可剛代表國家隊就有驚人表現,自然引起業界的更廣泛關注,中國隊隨同遠東運代表團乘坐日郵船輪迴到國內,停泊上海,應邀與上海隊進行比賽,也算是彌補此前沒有搞國內選拔賽的遺憾。這場比賽直接就讓小李出任主力中鋒,開場僅15分鐘司職中鋒的李惠堂就為球隊打入第二球,最終南華以四比二獲得勝利。到場的上海球迷第一次認識到這小孩前途不可限量,初次在上海灘揚名。打完這場比賽,南華本計劃啟程回港了,但上海足球想挽回輸球顏面,邀請再比賽一場,聲稱將“盡起上海華人精英出戰”,算是把比賽搗鼓成“區域之間的大對抗”了,南華自然不能推卻,四天仍在上海公共體育場進行對抗。由於首場的精彩,加上上海球迷“同仇敵愾”(打國家隊旗號時自然是支援國家隊,變回香港球隊就成了地方間的競爭了)那場購票進場的觀眾非常多,場內擁擠不堪,盛況在上海球界難得一見。面對上海足球精英組成的聯隊,南華也不敢怠慢,排出了遠東運奪冠的原班主力,黃柏松也出戰,把小李擠回內鋒的位置。比賽雙方互有攻守,打成均勢,南華由黃柏松先開紀錄取得了領先,但不久上海隊就利用點球把比分扳平。比賽僵持到比賽臨近結束時,李惠堂高高躍起,頭球破門,反應不及的守門員無所適從看球入網——為南華奠定勝局。

很顯然,這就是李球王一生僅進過的兩個頭球其中的一個了(在陸逐虎的影響下,頭球變成了……三個),讓上海球迷誤以為這傢伙不僅腳下了得,項上功夫也十分不俗,堪稱全能,自然是喜愛有加。比賽壓哨時黃柏松梅開二度,顯示自己還是帶頭大哥,三比一完場。上海的寧波、紹興兩同鄉會及廣肇會專門製作了大銀盃贈給南華,上書“我武維揚”四個大字,以表彰以南華為主體的中國隊五奪遠東運動會足球冠軍之舉——當然後來隨著李惠堂出走上海,以後的中國隊開始有了更多全國各地甚至是海外的球員。

就是因為這時候在上海有了“群眾基礎”,兩年後李惠堂與青梅竹馬的女友為了逃婚而“私奔”時才會選擇上海作為目的地,並在上海足壇打拼出了屬於中國人的天地,基本上生涯最巔峰的狀態都獻給了上海的球迷。

這年是比賽相當密集的年份,除了遠東運動會外,還有中國隊遠征澳洲的比賽——沒錯,李惠堂現存於世的比賽錄影,“連過四人”,臥地跌射,“萬人聲裡呼球王”都是從這次遠征中出來的。

陸逐虎“親臨其境”體驗後知道,在李惠堂的那批國腳中,“遠征澳洲”是一個經常性的足球交流活動,還曾在比賽中發掘出了陸逐虎的好基友周賢言,結識巴薩前歷史射手王阿爾坎塔拉,“澳洲李惠堂”波魯克……當然這其實也是有當時的背景的,起初甚至只是一個誤解……

誤解的源頭就是那兩個足球的詞彙,“soccer”和“football”之間的區別……

學過初一英語的都知道,soccer是美國人為足球運動特別命名的,用來區別在美國被稱為football的橄欖球,而澳洲也是這樣,澳大利亞超級聯賽之前的聯賽就叫“NationalSoccerLeague”嘛。

19年的時候,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的橄欖球聯賽組織方,以為遠東運動會足球比賽是橄欖球賽,覺得中國隊能稱雄遠東,實力一定不俗(誰知道中國到現在都沒什麼像樣的橄欖球隊),於是派紐西蘭著名的體育評論員亨利?米勒還有橄欖球教練庫比特等人來中國,計劃邀請一支大學橄欖球隊訪問澳大利亞。(米勒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率領一營華人戰士支援法國前線對華人的感情非常深厚。戰後米勒回到澳洲,常在報張上宣揚中澳友誼,還對中國體育發展有濃厚的興趣,算是很早一批的國際友人了。“戰地1”遊戲中那個老傳令兵可能是以他為原型的。)

結果“澳洲土老帽”一行人抵達香港時,才發現他們搞錯了狀況,中國還沒開展橄欖球運動,也不會有什麼橄欖球球隊——但足球已經發展得紅紅火火了。於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米勒既然來了,肯定就不會白來一趟,一方面去電橄欖球會說明情況,另一方面又轉向澳大利亞足球總會提議邀請中國足球隊訪澳。獲准之後,米勒和庫位元向中國方面提出邀請,希望中國能選拔華北、華東、華南三地的球員組成國家隊訪問澳洲,並且費用由澳方承擔。

最終中國隊選擇7名華東球員,6名華北球員及4名華南球員組隊,前任的“大總統”黎元洪也鼎力贊助。經過現場觀摩,米勒對中國隊的水平也大加讚賞,認為和澳大利亞實力相當。最終敲定行程。華北球員因為一些原因最終並沒有加入,不過初出茅廬便大放異彩的小李肯定是在列的。(後世回顧的話會覺得很有意思,因為這次的名單裡甚至混進來一個“韓國人”——當然那時候朝鮮半島已經被日本吞併了,並沒有韓國的國家了,許多韓國人都流亡在中國。這位叫“申國權”的上海後衛,也是中國隊歷史上唯一一位韓國籍國腳,當然他一開始是中國國籍,等韓國獨立建國後才搬回去去。學生時就讀於上海交大,先後任職於交大和韓國延禧大學(延……延禧攻略?),19年和1948年還分別作為中韓代表團成員兩度參加奧運會,19年那次是以中國國立交通大學(上交、西交兩校共同前身)的體育館主任身份,成為中國隊第十屆奧運會代表團成員,也因此成為第一批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的人物之一,當然雖然有一個團隊,但運動員只有悲催的劉長春一個人……)

這次出征直接就讓李惠堂從國家隊新星成了中國足球未來二十五年(甚至可以說是四十年)的領軍人物,抵達第一站悉尼後於8月11日對陣澳大利亞最強的地區球隊新南威爾士隊,40000觀眾抱著好奇心來現場觀戰,在傳言中都覺得中國人還是清朝末年那種生存狀態,並不相信中國隊的足球有什麼水平,大多是獵奇心態。結果面對勁敵中國隊毫不怯場,先是隊友的勁射被對方門將撲出,李惠堂補中。之後又獲得任意球,李惠堂一撥一射洞穿人牆入網。開場10來分鐘便由李惠堂梅開二度,給主隊一個下馬威,讓現場觀眾大為驚愕,並被中國隊如此年輕的球員卻有這樣的創造力而讚歎。不過澳洲人的身體一向是超強的,下半場一上來就掌握主動權,不但很快將比分扳平,而且還乘勝追擊將比分反超成三比二。如果不是中國隊歷來門將出色(那時候的主力門將是南華的劉慶祥)高接低擋,恐怕還會繼續丟球。但最後還是17歲的小李站出來拯救了球隊,上演帽子戲法,最終把比分定格在三比三完場。雖然中國隊沒有贏下比賽,但其賞心悅目的傳接踢法,少年天才的驚才豔豔還是得到各方的讚譽。中國隊也是用一場球賽改變了細膩當地人隊中國人的刻板影響。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直到11月17日,在澳洲長達個多月,中國隊各地巡迴訪問比賽,這才結束行程從悉尼出發回國。在澳洲進行的全部4場比賽中,李惠堂全部首發,個人獨進0球,佔了全隊總進球數的一半,展現了超級得分手的得分爆炸力。

還有一個事件是8月18日中國隊到澳洲的第三場比賽是在悉尼皇家農業球場對陣澳大利亞國家隊,按照後來的國際足聯的統計方法,這是一場國際A級賽事,不知道是因為統計數據還是別的問題,在國際足聯的統計中,把李惠堂對澳大利亞國家隊上半場比賽的進球算作他的第一粒“A級賽事”進球,事實上此前他已經為國家隊進了很多球了,難怪後來郝大炮才是國家隊歷史射手王——不過沒關係,這也足以令小李成為國足史上A級賽進球最年輕的球員了。四戰澳大利亞國家隊,李惠堂就打進4球,在徵澳過程中才滿了18歲,球迷們心裡自然掂量得出來這是什麼水平,這種進球能力就是擱現在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至今除了世界盃和世界盃預選賽期間的陸隊長,也還沒有其他中國球員能做得到。當時澳洲報紙紛紛稱讚他是國足表現最出色的球員,小李也憑藉此受到當地少女的追求。

也許是在澳洲踢過了癮,澳洲的最後幾場比賽有單場進6球,帽子戲法的瘋狂,回國途徑東南亞,連續兩場上演大四喜……進球水平一下子上了一個臺階,在那之前的中國球員的資料都是普通資料,在他之後的中國球員的資料也是普通資料,只能說小李的確是一個異類了。

在那之後的195年第七屆遠東運動會,狀態正佳的李惠堂上演了他的巔峰之作,首戰日本就包攬兩球,之後與老對手菲律賓的焦點爭冠大戰又戴帽,面對兩大勁敵兩場比賽獨進五球,得分能力之強已堪稱亞洲無雙了。

要不是後來他因為私奔到上海賣了一段時間的……保險,恐怕這個勢頭還要瘋狂增長下去——第七屆遠東運動會結束後,為了逃避家裡的包辦婚姻,李惠堂和青梅竹馬的鄰家女孩廖月英私奔到了上海,並登報結婚,開始在華安人壽保險公司做保險員,業餘時間則經前國家隊隊友張錫恩介紹才當了復旦大學足球教練,而且目的也是為了養家餬口而不是提高球技……基本上是大家都在勸,考慮了很久之後才加入樂群足球隊,參加195-196賽季中華聯賽,可是一出手就不同凡響……

率隊以不敗戰績奪冠了……

在那之前可沒有中國人的球隊在該聯賽中奪冠過……(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